天嘉明宇豪雅(五星级)酒店空调系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天嘉明宇豪雅(五星 级)酒 店 空调 系统 设计

崔江江

天水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741000

摘要 根据五星级精品酒店综合体的的设计理念,本文介绍了天嘉明宇豪雅(五星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包含室内外设计参数的确定及集中空调冷热源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 自控系统设等的设计,旨在创造出温湿度适宜、环境清新的旅居环境。


关键词 酒店 冷热源 空调 通风 绿色节能 抗震


1 项目概况

天嘉明宇豪雅(五星级)酒店,是按五星级标准设计的酒店综合体。总建筑面积为43583.35m2地上24472.9m2(酒店24085.7m2,商业387.2m2),地下19110.45m2,建筑高度为99.5m,客房数量为201间,。该建筑地上二十二层,其中一~五层为裙房,地下三层,地下为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及后勤用房。一层为酒店大堂、大堂吧及沿街精品店,二层为后厨、全日制餐厅及餐饮包厢,三层为宴会厅及餐饮包厢,四层为多功能(会议)厅及酒店行政办公用房,五层为健身中心、水疗、游泳馆,六层为棋牌,七层为职工餐厅及客房,八~十八层为客房,十九、二十一层为客房及总统套房,二十二层为设备用房及观景天台。

2 空调冷热负荷

根据计算设计参数如下表:

建筑面积

m2

设计冷负荷

KW

单位面积设计冷负荷

W/m2

设计热负荷

KW

单位面积设计冷负荷

W/m2

24085.7

1838

76.3

1734

72


3 空调冷热源系统

主体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本着节约能源的设计理念,本工程冷热源采用夏季采用电动冷水机组+冷却塔供冷,冬季采用常压燃气热水锅炉+高效智能板式换热机组供热。制冷及制热机组集中设置在地下一层能源中心内,通过地下一层管道输送至酒店楼内。五楼游泳馆空调、通风系统为独立的风冷热泵恒温除湿空调系统,具有室内制冷、制热、除湿、送风、排风功能。

地下一层制冷机房设置两台高效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提供冷源,每台机组装机冷量为956.5KW(272RT),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工作压力为1.6MPa。在五层裙房屋面设置两台横流低噪声玻璃钢冷却塔,每台冷却塔冷却的冷却水量为202t/h,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裙房区域的酒店配套会议、餐饮、棋牌、水疗、游泳的冷负荷基本占整栋楼的的1/3,且客房区域上客率变化也就大,平时螺杆式冷水机组采用变频控制,调节方式可根据冷负荷变化情况,先进行台数调节后进行变冷量调节效果更为显著。冷水泵、冷却水泵均分别设置三台(两用一备),每台水泵流量与螺杆式冷水机组相对应,均变频调速。过渡季利用冷却塔免费供冷(冷水机组作应急备用),系统节能、环保、运行可靠。

地下一层锅炉间内设置三台燃气冷凝真空热水锅炉,每台锅炉产热量为1400KW(冬季空调供热需两台,生活热水需1台,三台锅炉互为备用), 供回水温度80/55℃,设置三台热水一次侧热水泵(两用一备),均变频调速。热源采用冷凝真空热水锅炉,有效防止炉内酸腐蚀,降低烟气排放温度,具有节能、运行简单、占地面积小的特点。换热机房内设置两台热水换热器用于冬季空调系统供热,一次侧温度80/55℃,换热后提供温度为55/40℃的空调热水。独立设置三台二次热水泵(两用一备)变水量系统。

空调冷热源在空调系统总造价与运行费用方面均占有很大的比例。建筑空调冷热源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不同的冷热源形式,其造价、对建筑空间的要求、能源消耗质与量、对环境的影响、运行管理方式与费用都不同。空调冷热源的选择应结合当地的能源条件与价格、建筑的性质与条件、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的情况、投资与运行费用、安全与环境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所以在项目进行前,对于如何做好一个项目,对于更好的满足甲方需求,都是非常有必要在冷热源的方案选择上仔细斟酌的。

4 空调系统

本工程大空间公共区域设计单风道定风量一次回风式全空气变频调速空调系统,酒店客房、餐饮包房、小办公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所有空气处理机组(空调箱)均采用VHC型滴下浸透气化式加湿器(湿膜加湿器)进行加湿。所有外墙风口均安装防雨百叶风口。

4.1 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变频一级泵变流量空调水系统,单体内空调冷热水系统分区(环路):主系统分为三个区(环路),分别为后勤和公共区域的风机盘管水系统、客房区的风机盘管水系统、组合式空调箱/新风空调箱水系统,各区(环路)均采用同程式系统。

后勤和公共区域的风机盘管水系统、组合式空调箱/新风空调箱水系统,主立管为上供下回同程式系统,每层设水平同程式支干管系统。客房区的风机盘管水系统,充分利用客房间需水暖井的需求,采用上供下回同程式竖向水系统,仅在系统顶层梁底设置水平向供水主管,在系统底层下一层梁底设水平向回水主管,在客房区域每层梁底无水系统水平主干管。可使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g)的区域,在确保走道净高的前提下,节约走道吊顶内空间,合理降低层高,在相同建筑高度内增加建筑层数和使用面积,最终增加效益的益处。

4.2 空调风系统

4.2.1 全空气空调系统

一层酒店大堂、大堂吧,三层宴会厅及四层多功能(会议)厅,均属于层高为5-10m的高大空间公共区域,均采用单风道定风量一次回风式全空气变频调速空调系统。采用卧室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集中设置于二层空调机房内,采用竖向风道送至各空调区域,各区域气流组织形式均为上送下回的方式。四层多功能(会议)厅装修后层高大于8m,送风口选用可调叶片旋流风口,其它区域装修后层高为4m左右,采用方形散流器送风。

一层酒店大堂、大堂吧空调系统为独立的全空气空调系统,一层酒店大堂、大堂吧作为酒店的中心及枢纽,室内空气环境直接影响酒店的形象,且为全天候工作区域,因此需为独立系统。三层宴会厅及四层多功能(会议)厅是酒店的重要部门,具有使用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冷负荷大等特点,均按活动隔断划分的区域,均分别设置两个空调独立的空调系统,可根据使用区域情况,开启相对应区域的空调系统,

本工程卧室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送排风机均选配静电式空气净化过滤器、TiO2健康空气杀菌器,并在空调系统的总回风管上设CO2浓度传感器,及时根据空调区域内的实际人数调节系统新风量,且采用电动对开多叶调节阀调节排风量保证室内正压,通过以上措施来充分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且节省运行能耗。

4.2.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八~二十一层客房等面积较小的房间,均采用风机盘管(静音电机)加新风系统,便于室温独立控制,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上回或侧送顶回。排风为设于卫生间及其它部位的,管道式静音排风机+排风口+竖向风道+屋顶无动力风帽排至室外,可消减部分空调、通风系统噪音、使排风更有利,最终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5 自控系统

本工程采用直接数字式监控系统(DDC系统),它由中央电脑及终端设备加上若干个DDC控制盘组成。在控制中心能显示打印空调、通风、制冷等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主要运行参数,且能将给排水和电气设备等一并控制。

6 暖通绿色、节能

空调冷热源均采用节能环保产品,其制冷性能系数COP、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均大于限值要求。空调冷水系统耗电热输比ECR-a为0.024<0.027,空调热水系统耗电热输比EHR-a为0.022<0.023。燃气锅炉热效率不小于92%。空调冷热源进行能量计量,能量计量包括天然气锅炉的燃气耗量(燃气计量表)、制冷机的耗电量(专用电表)、补水量(专用水表)。空调水系统及风系统采用变流量系统,以节约输送能耗。宴会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及其它人员密度相对较大的房间,设置CO2浓度检测装置,采用CO2浓度联动控制室内排风量、新风量及空调系统的运行。

7 结语

该项目为了达到绿色一星建筑标准及五星级酒店运营需求,除了文中提及的节能措施外,还另考虑了其他一些措施如室内采 用调节方便、能独立开启、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空调采暖运行时的冷热损失等。绿色建筑设计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 JGJ 62-201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4] JGJ/T 229-201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