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预防及治疗方法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静脉炎预防及治疗方法概述

杨丽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操作在疾病的诊治、营养的补给同时也会对外周血管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此文旨在对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方法进行概述,为临床查阅提供方便。

关键词:静脉炎;预防;治疗

国内学者将静脉炎定义为:静脉炎又名为输液性静脉炎,它是指炎症发生在血管内膜处,由于炎性反应血管变硬甚至呈条索状改变,观察发现患者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发红、肿胀;部分病人伴有发热或疼痛,少数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等,极少数患者穿刺点局部有脓液渗出。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1] 将静脉炎分为4级:1级:穿刺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 级: 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或水肿;3级: 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到条索状静脉;4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疼痛,可触及到条索状静脉,其长度>2.5cm,脓液流出。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血管穿刺难度,使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而且还影响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如何提前预防及发生后如何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文献,现概述如下。

1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研究显示[2],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包括:①药物方面:药物PH值偏低、浓度偏高、渗透压高,一次输液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配置过程中产生微粒;②输液器具方面:穿刺针与血管不匹配,输液器滤网孔径较大;③患者方面:年龄偏大,血管条件不佳,无保护血管意识,输液时肢体活动度大,留置针侧肢体持重物;④医护方面:操作技术不熟练,选择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同一根血管,穿刺点无敷料保护,配液环境污染,预防意识差,宣教不到位。

2 预防及治疗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2.1 严格遵守输液流程

固化的输液流程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犯步骤颠倒等低级错误的机会,强调了预防静脉炎发生的重要性,强调了巡护、观察对预防静脉炎的意义。同时,詹丽娜等[3]研究发现,门诊优化输液流程,着重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可以明显减低静脉炎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2.2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静脉的选择

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与留置针的型号、材质以及留置时间等导管因素息息相关,有研究发现当留置针导管型号与患者血管管径粗细不相符时,留置针内套管会损伤血管内膜引发机械性静脉炎。选套管针时,尽量选择使用聚氨酯材料的导管装置,尽量选取前臂粗、直、弹性好的穿刺血管,避开关节部位、瘢痕和硬结存在部位,选择健侧肢体静脉即血液循环通畅血管以减少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其次,静脉输液治疗选择静脉通道时,禁止使用血管透析的端口或瘘管的端口进行输液,以免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堵塞血管,形成血栓性静脉炎。使用型号较小的留置针时,内套管可漂浮于血管内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摩擦,因此可减轻炎症反应。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穿刺完毕后以无菌透明敷料固定。研究表明[4],随着 PVC 留置时间的延长,留置针尖端处的炎症反应最严重,因此在拟定临床静脉炎治疗措施时,重点治疗的部位应该是留置针尖端处。

2.3 使用药物外敷

临床目前常用的外敷药物及材料有喜疗妥、硫酸镁湿敷及水胶体敷料。有研究显示[5],湿敷 50%硫酸镁时,由于纱布中的硫酸镁容易在空气中挥发结晶,纱布会变硬与皮肤贴合不紧密;为了保持疗效患者需要不断地更换纱布,操作流程过于繁复,患者治疗期间无法正常活动,患者依从性较差,不建议长期使用。而喜疗妥治疗脂肪乳致I级和II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水胶体敷料治疗脂肪乳致Ⅲ级静脉炎患者的效果最佳;喜疗妥药膏可有效缓解脂肪乳致I级和II级静脉炎患者的疼痛;水胶体敷料治疗脂肪乳致Ⅲ级静脉炎患者疼痛的效果显著。

2.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对于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刺激性药物对血管可能造成的伤害,取得患者理解,避免医患纠纷,使患者增强对静脉炎的预防意识;②置入留置针前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使用要点,取得患者配合。告知注意事项,增强患者保护留置针意识,降低静 脉炎发生;③指导患者保持留置针局部清洁、干燥。留置针局部清洁、干燥可以减少局部细菌聚集,避免留置针活动将大量细菌带入血管内引发细菌性静脉炎[6];④尽量避免留置针侧肢体下垂、睡眠时受压,减少血液回流障碍。肢体下垂可以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局部血小板、凝血因子升高,形成微小血栓;⑤输液侧肢体不要剧烈活动,输液侧肢体剧烈活动,可以带动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移动,损伤血管内膜,引起机械性静脉炎;⑥输液侧肢体或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及时通知医护人员;⑦当留置针敷贴脱落、卷边或被污染应立即告知予以更换[7]

3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防止套管移位和药液渗漏,延长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保证了临床静脉用药和重危患者的紧急抢救,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Vassilomanolakis M, koumakis G, Barbounis V, et al. Prevention of vinore

lbine phlebitis with cimetidine. Support Care Cancer[J], 2001, 9: 108-11.

[2]程城.预防性干预措施对降低盐酸胺碘酮等药物静脉炎发生率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

[3]詹丽娜,郑小洁.优化输液流程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143-145.

[4]闫鲜艳. 经外周静脉持续输注全营养混合液导致静脉炎极限时间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0.

[5]赵蓓.不同药物外敷对治疗脂肪乳致静脉炎的效果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

[6]留会,吴洁华.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的风险与对策[J].实用临床学,2013,14(06):92-94.

[7]魏翠,赵清石,候利娜.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有血痂的透明敷贴更换时间分析[J].贵州医药,2018(0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