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李锐莉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 吉林 长春, 130021

要:胰岛素属于一种多效性激素,不仅能够对血糖有调节作用,还能够调节多种生物代谢,参与细胞的生长、繁殖及分化。胰岛素抵抗属于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属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重要因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脂质代谢


胰岛素抵抗属于胰岛素作用下一些主要器官组织针对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所发生的生理效应比正常水平低的一种状态形式,其属于一种代谢综合征的核心[1]。能够引发心血管疾病、血糖异常、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等疾病或者生理紊乱,属于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胰岛素抵抗属于由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发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以后的缺陷导致。本文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进行研究和阐述。

1.胰岛素生理功能

1.1 胰岛素生物学特性

胰岛素分别由A条、B条氨基酸肽链构。胰岛素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①血糖浓度,这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在早期快速相表明葡萄糖能够使存在的胰岛素得到释放,延迟迟缓相显示胰岛素合成及胰岛素原转化为胰岛素;②可以从含有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中把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得到提升,促进胰岛素分泌。赖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等,对胰岛素的分泌均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③肠-胰岛轴。患者用餐以后,其胃肠道激素,包括胃泌素、胰泌、胰泌素等经过血流到达β细胞上对应部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2]。④自主神经功能情况能够对胰岛素的分泌带来一定影响。主要由于迷走神经兴奋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而在患者进食的时候,会使迷走神经受到激活;从而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胰岛素的分泌受到抑制。

1.2胰岛素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胰岛素调节靶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利用两条信号通路完成:(1)丝裂原激活蛋白质激酶路径,能够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和移动,促使纤溶酶激活抑制子活性得到增加、使细胞外基质增生等;(2)胰岛素及其受体中存在多种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是调节胰岛素和促进受体结合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该信号系统可通过调节GLUT4在胰岛素对葡萄糖的社区并将其细胞结合肌糖原减少血糖浓度,且在减少过程中还可促进细胞增生、分裂、生存、抗凋亡等作用,广受临床学者关注。

1.3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1)关于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能够对组织、细胞及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使葡萄糖快速合成为糖原,储存在患者的肝与肌肉当中,对糖异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存储在患者脂肪组织当中,致使患者血糖值有所下降。当胰岛素发生缺失时,患者的血糖浓度会有所升高,如果高于肾糖阀,那么患者尿中会有糖出现,引发糖尿病的发生。(2)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有助于肝合成脂肪酸,转移到脂肪细胞实施储存。由于受到胰岛素的影响,脂肪细胞也能够合成较少的脂肪酸。胰岛素还有助于葡萄糖摄入脂肪细胞中,在能够合成脂肪酸的基础上,还能够转化a-磷酸甘油,然后脂肪酸和a-磷酸甘油共同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同时,胰岛素还能够使脂肪酶的活性得到抑制,使脂肪分解得到降低。(3)调节蛋白质的代谢:胰岛素能够对蛋白质的合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体现在蛋白质合成的每个环节上:①能够有助于氨基酸经过膜转运到达细胞;②有助于细胞核转录及复制过程的加速;③受作用在核糖体内,能够使翻译过程加速,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除此之外,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及肝糖异生。

2.1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1. 一般治疗:患者饮食方面的控制、体重方面的控制、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锻炼、肥胖者减轻体重以后,能够恢复胰岛素的敏感性。

  2. 药物治疗:①双胍类药物:主要药品有二甲双胍。这种药物能够抑制肝脏糖异生,使肝糖输出降低,有助于脂肪、骨骼肌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改善患者机体的敏感性。同时二甲双胍还能够使血浆游离脂肪酸降低,降低血浆及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作用,因而尚有潜在的抗动脉硬化作用。②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阿卡波糖,通过对小肠上皮绒毛膜刷状缘上的双糖酶的抑制,使葡萄糖消化吸收减少或者延缓。③降压药:当前常用降压药中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类、血糖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T-1拮抗剂)和a-受体阻滞剂有肯定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敏感性作用。ACEI 及a-受体阻滞剂增加机体INS敏感性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扩张血管来增加骨骼肌血流量,从而提高骨骼肌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有关研究表示,AT-1拮抗剂能显著降低INF-a,I-6等因子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钙拮抗剂只有持续作用的缓释剂型才有INS增敏作用。临床上从胰岛素抵抗角度考虑,降压药选择ACFI最为理想[3]。④纠正脂代谢失调:当前常用药物包括烟酸衍生。

2.2胰岛素抵抗机制

很多研究表示,胰岛素抵抗当前在全世界都属于流行状态,但是胰岛素抵制机制还没有的完全阐明。当前临床认为,胰岛素抵抗发生的主要机制内容包括:①胰岛素基因变异,致使胰岛素结构发生异常,变成异型胰岛素,虽然能够与胰岛素受体特异相结合,但是其自身生物活性比较弱,或者因为胰岛素原不能完全转化成胰岛素,导致胰岛素受体不能受到胰岛素的激活,从而使胰岛素外周的作用下降,引发胰岛素发生抵抗;②患者的血液中具有对拮抗胰岛素生理作用的物质,比如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抗体等。

2.3胰岛素抵抗具有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抵抗属于多种代谢有关疾病,尤其是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共同所需的一种物质。为此,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可能会为认识及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相关代谢疾病提供有力契机。胰岛素抵抗的预防与有关糖脂代谢发生紊乱,有关研究表示①胰岛素抵抗属于心血管疾病中一个比较关键性的危险因素,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因素多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引发各种心血管类疾病。②高血压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概率远远高于普通群体,有关研究显示,者具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并存,血脂发生异常,其InsR的发生率会达到95.2%,也说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的发生会一直存在关联。③胰岛素抵抗会引发脂质代谢发生异常,主要有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等,这些都属于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部分。④胰岛素抵抗会引发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多发。

2.4 吸烟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很多流行性疾病病学、病例分析和研究都表明,吸烟属于糖尿病的一种比较危险性因素。吸烟能够致使胰岛素发生抵抗,与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定关联,可引发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吸烟人群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比非吸烟人群高,这说明,吸烟属于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一个危险性独立因素。然而,社会方面因素并不是胰岛素抵抗的完全危险因素,它经过各种因素,比如生活方式、心理情况等影响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发生。

结束语: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与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人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远离疾病。然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发病率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发展。胰岛素抵抗能够引发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等相关代谢疾病,如果在这些相关疾病发生之前,对胰岛素抵抗给予干预和预防,就能够防止一些相关疾病的发生,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此,人类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要重视起来,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颖,惠蓉,张艳,等.胰岛素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2):179-181.

[2]赖伟华,罗思婵,陈广树,等.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治疗非昏迷高血糖危象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6):719-723.

[3].林婷,吕琦,冯敏,陈舒毅.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胰岛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9):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