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护理预防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护理预防研究进展

1作:王新缘 2作:李佳芮 3作: 刘志新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86

摘要:静脉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是由静脉输液所引起,不仅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做好静脉炎的护理预防工作成为近年来各大学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主要对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护理预防开展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炎;护理预防

静脉炎的诱发因素有很多,例如药物的浓度或者药物的刺激性都会引发静脉炎,有时同一根静脉多次穿刺也容易诱发静脉炎。静脉炎患者临床症状十分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同时对治疗周期也有很大影响。近年来临床开展了大量的试验对静脉炎防治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改善。

、静脉炎的引发原因

(一)药物因素

静脉输液中由于药物的浓度不同会引发血浆中的PH值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正常人的血浆ph值一般维持在7.35-7.45之间,超过该范围就容易破坏血管内的新陈代谢,从而引发静脉炎。当人体在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内的渗透压会逐渐增高,导致血管内出现坏死的情况发生。部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也会伤害血管内膜,导致静脉逐渐缩小变细。

(二)机械刺激及感染因素

在同一根血管中如果进行数次穿刺也会引发静脉炎,反复穿刺会加重血管的炎症症状,很容易形成淤血加重患者的痛苦。当硅胶管在体内长时间留存时也会加重炎症的发生概率,从而引发化学炎症反应,或者外界温度的影响未及时更换敷料,从而发生真菌感染引发静脉炎。在临床中穿刺部位消毒不到位也会引发静脉炎,部分药物中含有少量的微粒,由于错误的配液操作也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

二、静脉炎的护理预防措施

(一)根据药物特性来调节滴入速度

在临床中药物的滴入速度对诱发静脉炎有很大影响,必须按照规定来调节低俗,在配液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药物的能读,无论哪种药物在开始滴入时都应该放慢速度,例如喹诺酮类药物,一般以慢滴为主,在输液一段时间后若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可以适当加快。医护人员应该控制患者的用药间隔,两次的用药间隔应该长于6小时,在输液过程中若药物浓度过高应该调节滴入速度,快速滴入高浓度药物极容易引发静脉炎。通常可以使用一些消炎剂来减轻静脉炎的症状,在临床中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滴入高渗液体前应该小剂量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降低渗透压可以有效防止静脉炎。

(二)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静脉穿刺

尤其是高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穿刺技术要求较高,穿刺时定位准确进针快速能够提高成功率,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容易损伤静脉壁。在滴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尽量选择弹性较好的血管进行穿刺,防止在穿刺过程中出现药液泄露的情况发生。在穿刺时尽量选择下肢血管,因为下肢血管血流速度慢,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了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可以在临床中使用套管针,套管针相对柔软,对血管的保护性较强,且长时间留置不容易引起药液渗漏。但是通过临床数据可以发现,留置时间越长越容易诱发静脉炎。减少机械性损伤有多种渠道,例如挑选合格的针头,提高穿刺技术等等,还可以通过扩张血管的方式来预防静脉炎。

(三)减少物理因素或自然因素对血管的刺激

临床中一般通过加温的方式来减少药物中的结晶,加温也可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通过加温输液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加温温度也可以根据具体药物以及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来说输液的温度不超过35°C最佳,温度过高容易损伤血管内膜从而加重患者病情。以甘露醇为例,通过对一百名临床患者的研究发现,温度在37-40°C时能够有效缓解并发症发生。

(四)预防微粒因素

药物中的异物也会引发静脉炎发生,通过增温能够适当减少微粒产生。一般在临床输液中,在加药时用75%酒精消毒以及采用一次性针头能够有效过滤微粒,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在配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对药品仔细核对,检查药品是否存在漏液或者微粒物。

(五)加强护理工作

在患者输液后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巡查工作,若发现药物有外渗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检查,或者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不适时,应该暂停注药工作开展,输液过程中不能出现回血继续注射。在工作过程中若发现药物渗漏,针头不能迅速拔出,首先要处理针头中的药物,然后向患者注入少量的生理盐水,虽然会造成患者的局部肿胀,但是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会立即减少,从而减轻对局部的刺激。当出现渗漏时,24小时内采取冷敷措施,并给患者进行包扎,待红斑消退后可以通过松软膏或者理疗来减轻症状,患者没有冰袋也可以通过土豆片贴敷来环节静脉炎,将新鲜土豆洗净后切成薄片,两小时进行更换一次即可。

结束语

在临床实践中对静脉炎的护理预防研究一直没有停下过,静脉炎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一般会出现肿胀感、灼热感,有时还会出现全身怕冷的情况,部分患者可触摸到硬条结节。在临床中应该不断摸索静脉炎的诱发因素,从多方面进行护理预防,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概率,这样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现如今也出现了许多新型技术来预防静脉炎,也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双凤, 王芷彤. 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护理预防对策研究[J]. 智慧健康, 2020(25):3.

[2] 孙彩玉. 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J]. 糖尿病天地,2021,18(2):280.

[3] 陈娟. 静脉输液导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 36(6):3.

[4]吕春艳. 观察优质护理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J]. 饮食保健,2019,6(17):134.

[5]刘美青. 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8):177-179. DOI:10.3969/j.issn.1674-4721.2017.28.057.

[6]唐征. 优质护理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4):120. DOI:10.3969/j.issn.1005-8257.2018.2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