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城区雨污水分流改造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浅析老城区雨污水分流改造施工管理

袁彬

扬中市碧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镇江 212299

摘要:实施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意在改造旧有的雨污合流管道,从合流管内分流出污水并向专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输送,一方面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并优化城市的水体环境。本文以老城区雨污水分流改造施工管理为探讨主题,分析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前期准备与施工前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阐述在管道开挖、铺设、检查井的砌筑以及路面恢复等环节进行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施工

推动老城区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施工,是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老城区普遍建设年代较为久远,排水系统与设备设施等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不仅影响着居民住户的日常生活,也对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改造旧有的排水管网,从源头上分离合流管中的污水和雨水,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截断污染源,保护城市河道的水体环境。

1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

组织开展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应重点掌握整个施工场地地下管线的实际分布状况,了解改造作业区域内地质地形等环境条件。组建专门的改造工程施工调查组,普查场地范围内存在的河流管网,在此基础上明确源头,为雨污分离施工方案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加强与各管线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准确把握各类管道线路的具体走向、高程等主要信息。委托专业的设计单位负责老城区雨污水分流改造施工设计的相关工作,综合考虑经济因素与可行性,对初步施工方案予以拟定。以初步方案为基准,设计人员应深入到分流改造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获取更为全面准确的测量结果。保证沿线各排污口得以顺利地接入到新建管网中,最大限度内减少对其他管线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把控各类管道线路间的安全距离[1]

2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组织开展现场施工前,施工方应进入到工地内,全面勘察现场作业环境,对于正式施工阶段内可能面临的困难或问题予以详细记录,比对设计图纸与施工环境,然后再与设计单位进行对接,共同会审雨污分流改造施工图纸,逐一解决准备工作阶段内的疑问。除此以外,还应加强与其他管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获取有关其他管道线路的图纸,进行现场标记,一是为全流程施工工作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是避免因盲目开挖等作业问题引发安全风险或意外事故。以工程合同与设计图纸为基准,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与此同时,将施工时间等信息及时告知改造工程周边区域的居民住户,合理化布设安全文明围挡,严格把关渣土运输,避免因管理不当出现二次污染等问题现象。

在材料进场阶段,管理人员应重点加强对材料质量、数量以及各项性能参数的检查,尤其是在铺设雨污分流管道前,需在监理方与业主方的监督下对所用的砂石料、管材等施工材料进行送检处理。对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明等仔细核对,确保所用材料质量水平满足改造工程施工标准要求,再投入到正式使用中[2]

3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3.1管道开挖

参照设计图纸,将具体的开挖施工路径在路面上明确地标注出来,结合各管线部门提供的有关其他管线的图纸资料,也在施工场地内对关键信息予以重点标记。开挖探沟施工阶段,首先需对管线高程加以核对,避免在后续展开大面积开挖施工作业时对现有的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如表1)。若是因开挖操作失误损坏到煤气、强弱电等危险性较高的管线,很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现场开挖作业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做好沟槽支护,还应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有效保护沿线现存的其他管线,例如利用钢板桩与脚手架等进行支护,防止在开挖阶段内发生坍塌事故。管道高程与原有管线高程存在冲突,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管道开挖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因而在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应及时联系有关的设计人员,到工程现场进行仔细查看,可以通过变更设计方案、对管线的铺设高程予以改进和调整等方式,解决高程冲突问题。若是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无法妥善调整高程,则可以与原管线的权属单位进行沟通,针对管道的迁改问题进行协商[3]

表1:沟槽检查验收细则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槽底高程

-30,0

水准仪检测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值

挂中心线用尺量、不小于3点

槽底坡度

不小于规定值

用坡度尺检查

3.2管道铺设

完成沟槽开挖施工工作后,施工人员需复核、修整沟槽两侧和槽底部分,对沟槽管底换填20mm厚度的中砂。使用HDPE双壁缠绕管进行管道铺设,严格控制管道垫层厚度和坡向,通过人机配合的方式缓缓吊起管材,并稳定放入到沟槽内。在此过程中,应加强防护沟渠的边缘部门,防止其出现坍塌现象,以设计高程的标准要求为基准,进行调整,待回填至管中高程位置后,即可进行检查井的砌筑作业,完成闭水试验,检测分流改造管道和检查井在实际使用阶段内是否存在渗漏现象。待实验合格后,回填中砂并分层夯实即可。

3.3检查井的砌筑

以设计图纸中标记的井位为基准,首先整平井底,将内部的淤泥虚土全面清除,然后再进行夯实施工,一般采用20cm厚度预制底板,在做好降水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检查砌筑。在老城区雨水分流改造工程施工中,为了有效降低过往车辆碾压产生的噪音,并避免破坏路面井盖,选用砖砌井的形式构建人行道上的检查井井墙,选用模块检查井的形式构建路面上的检查井井墙。利用遇水膨胀的胶密封圈密封处理检查井与管道相连接的部位,与此同时,通过现浇C20混凝土,对连接处予以进一步加固,防止运行污水管道的过程中因连接处密封不当导致出现污水外渗的问题现象。对于砖砌井的构建,主要是砌筑小区住户出户管的方形检查井,粉刷井壁的内外表面即可。对于现浇井的构建,主要是参照设计图纸,将模板安装至预留井座后的路面标高位置处,再进行浇筑施工。在选择井盖时,应充分考虑到路面情况,例如将钢纤维等轻质井盖选作人行道上的井盖,将强度较高的重型球墨铸铁井盖选作混凝土路面上的井盖。

3.4路面恢复

恢复原设计的路面结构,应以板块为基准,划分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过机械破除的作业形式破除大面积路面,并结合人工破除法处理板块分隔的部位,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规范机械操作,避免破除过程中损坏其他板块,引发大面积断裂。完成混凝土垫层的浇筑施工后,需对其予以及时养护,优化布置连接筋,完善井边配筋,提高面层的浇筑质量。参照管道路径,切割沥青路面,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浇筑施工,做好一系列的养护工作。对于细粒式、中粒式以及粗粒式等不同粒径大小的沥青材料,应予以分层铺设。

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常选择将牵引管施工工艺应用到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有利于节约工程材料,缩短现场施工工期,优化污水管道的铺设质量。

结束语:加强雨污水分流改造施工管理,是全面提升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基础条件,也是进一步完善市政管网系统的关键。在组织开展老城区雨污水分流改造施工中,需重点做好实地勘察、现场标记等准备工作,掌握其他管线的走向与布设情况,将严格的施工管理贯彻落实到各个作业环节中,提高雨污水分流管道系统的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市政雨污水管道分流改造工程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80-82.


[2]何国杰.试论市政雨污水管道分流改造工程相关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64-65.


[3]胡明华.雨污分流对城市污水处理的意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0):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