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研究

颜通

350122198412150137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也是开展施工建设的保证。本文对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研究

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开展材料检测的工作,才能让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以此让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

1.1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在保证施工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其全面推广应用非常关键,因此,需关注材料检测机制的建设,同时需适当加大检测力度。结合相关调研可以发现,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建筑材料检测力度的不断提升,行业内部的质量问题数量和严重程度均大幅下降,这同样能够证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

1.2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支持

在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极高。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的材料检测计划编制涉及钢筋性能、混凝土终凝时间等内容。如在实验室条件下检测混凝土终凝时间,检测对象选择42.5硅酸盐水泥,默认温度、湿度分别为24℃、80%,共进行30次试验,得到5.56(±0.09)h的平均终凝时间,同时获得0.15h的平均差,这说明水泥选择能够满足质量控制需要。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

2.1科学处理检测数据

为科学应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应做好检测数据处理工作。对于存在一定分散性特点的检测结果来说,检测数据的合理规划与取舍需结合实际情况。以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检测为例,最终结果应为至少6组数据的平均值,如其中1组数据低于或高出平均值10%,必须剔除对应数据,一旦需要剔除的数据达到2个,需要重新进行检测。剔除不合格数据后得到的测量结果为49.1MPa。此外,检测数据处理还需要关注设备质量、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保证误差更好得到控制,提升检测精确性。

2.2科学控制检测气温和湿度

对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来说,检测结果还会受到气温和湿度影响,如开展钢筋抗拉性能检测,检测过程中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3±2)℃区间,如温度高出该区间,将会得到低于标准结果的检测结果,具体下降幅度在3%左右。如温度低于该区间,会得到高于标准结果的检测结果,具体提升幅度在3.5%左右。必须在一定区间内控制检测环境的气温和湿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3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3.1水泥试验检测

在建筑工程中,水泥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因此要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要求来进行水泥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如果发现其质量存在缺陷,坚决不予使用。水泥材料进场要验收,检查水泥的品种、级别以及稳定性强度等信息。在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时,如果发现水泥生产已经超过3个月,要对其进行复查,检测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后才能进场使用。通常情况下从水泥数量方面来看,需要综合考虑水泥的级别、生产厂家以及品种等信息,一般袋装水泥检测批次不大于200t。如果是散装水泥,则每批次不大于500t,并且要以工程实际为考量,多次进行水泥材料的质量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采取抽样检测、平行检测等方法。一般来说,同一批次水泥中取样时的取样点要大于20个部位,并且混合试样重量不能小于12kg。

3.2砂石试验检测

砂石也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材料,采用堆料取样法对砂石进行取样,要保证随机性和均匀性。在取样过程中要将表层砂石去除,在不同处取8份砂样品和16分石子样品,混合而成新样品。试验检测过程用筛分析,如果检测项目中有不合格之处,需要将取样倍数增加,同时复检砂石。在试验检测之前,通过四分法缩分来处理砂石材料样品,当缩分处理后材料量比试验检测所需要的量稍多时结束。四分法缩分的操作为:在平板上放置砂石样品,保持环境潮湿,对其均匀搅拌,堆为厚度为20cm的圆饼状,然后将圆饼按照两条垂直线分为四份相同样品,将对角两份重新搅拌,再次堆为圆饼状,将上述步骤重复实施,直到样品缩分为所需用量为止。要考虑到建筑工程具体情况,对砂石原材料进行多次不定期检验,确保质量满足要求。另外,对于建设和监理单位来说,可以进行平行抽检,实现多方位保障。

4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与现场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4.1加强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施工企业必须加大检测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同部门之间定期进行技术和施工问题的交流。要重视检测人才的培养,提高高端技术人才的薪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积极性,扩大人才招聘,做好人才储备,保证人才竞争的公平性。

4.2合理控制加荷速度

加荷速度对于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从检测人员的角度,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减少检测误差,需要结合材料的实际情况对加荷速度进行合理控制。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为例,在试验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依照GB/T50081—201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加荷速度进行人工控制,设置专门的加荷速度指示装置,确保加荷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4.3合理控制检测误差

建筑材料检测环节,需要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和实际需求做好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检测设备的规范操作,尽可能降低检测误差。首先,应对材料的检测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进行重点管控,尽可能避免误差的产生;其次,应要求检测人员对各种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将其作为后续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如果在后期检测结果分析中发现其存在较大的误差,则可以对照检测过程中的记录信息判断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做好检测结果的校正工作。

4.4提升监管水平

完善检测监督机制,切实提升监管水平,以此保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实施效果。建筑工程材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建筑材料在使用中有不同的质量要求,从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角度,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程序切实做好监管工作,推动检测监管机制的贯彻落实,要求检测人员能够严格依照建筑材料质量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做好检测工作的全流程控制。

4.5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试验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相应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试验,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及合理性,这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才能得到保障。从检测单位的角度,实践环节需要对相应的检测制度进行完善,如建立相应的试验室检测规范体系,对试验室检测和进场检测的职能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各种材料的检测限值,为后续材料检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定责依据。同时,需要对试验室检测技术以及相应的流程进行完善,切实做好材料检测管理工作。

结束语

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其中的重要资源,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材料检测工作的开展,让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并且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还需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加强一些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从而才能让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得到有效的促进。

参考文献

[1]罗威.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居舍,2019(24):35+15.

[2]张波.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8):116+118.

[3]宋莉.关于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实验室中技术管理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47):33-34.

[4]武斌,崔冬.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3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