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防水质量管理关键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防水质量管理关键点分析

陈玮

江苏弘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10000

摘要现代社会建设与发展,促使城市建筑工程数量日渐增多,这也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各界关注。其中防水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重要环节,要求防水施工质量必须达标,才能保证各个施工环节顺利进行。对此,本文通过阐述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防水质量管理内容及其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原则,并就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防水质量管理关键点展开了探讨,希望此次分析能够提升防水质量,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防水施工;质量管理;关键点


引言:随着各类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防水施工质量在其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对建筑整体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必须保证施工质量,才能使得建筑整体达到预期效果,获得相应的效益。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各个环节入手,做好全过程的质量把控,从而确保施工整体质量,从根本上避免各种质量问题。其中防水施工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容易发生一些质量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到其他施工,因此,有必要针对此展开分析和探讨,明确防水施工质量管理关键点,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整体质量。

一、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防水质量管理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质量管理内容

建筑工程结构防水施工中,一般常见的渗漏部位包含了地下室,如底板、顶板、侧壁、电梯井;还有卫生间(图1),如底板、反坎根部、排水管吊洞处;而厨房、阳台、屋面、露台的底板也容易发生漏水。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防水质量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着建筑后续施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对施工效果具有巨大影响,直接关乎着建筑整体使用寿命。因此,通过施工管理,加强防水效果,防止建筑结构出现渗水等情况,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实际开展防水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从施工结构分析、施工设计、防水材料选用、防止处理、防水质量管控各个方面入手,加强对防水施工质量管理力度,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结构防水施工整体质量、效果达到预期建设目标。

  1. 防水质量控制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防水施工环节至关重要,防水质量水平关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多数建筑工程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看,都经常出现渗水问题,影响着建筑整体质量,对后续使用者带去不良影响,如果是严重的渗水问题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使用寿命。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防水施工质量管控,确保施工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使得各个施工环节质量得到保证,认真做好防水施工,尤其是注意加强管理施工薄弱点,进而杜绝后续发生渗漏情况,引发严重施工质量问题。在防水质量管控过程中,除了注重管理之外,还应当制定相应的防水措施,进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可靠。

62bd06142c007_html_56518934667edcf1.png

1 卫生间防水施工

二、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防水质量管控原则

(一)规范化管理

为保证防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得以全面有效落实,首要原则就是保证规范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制定出符合实际施工需求、要求的防水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防水施工管理措施和方法,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从工程结构施工内容、具体施工范围等内容出发,综合考量加以制定,从而为防水施工提供基础保障,推进防水施工工作顺利开展,促使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此外,在工程防水施工实践中,为有效落实规范化管理工作,应当将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内容融入到施工各个环节,均衡处理出现的各类情况和问题,保证管理工作有效性,进而逐步使得防水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总的来说,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能够确保防水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有助于发挥防水施工重要作用,进而凸显出质量管理的价值,为后续施工建设安全性提供保障。

(二)精细化管理

分析当前部分建筑防水施工情况可知,出现各类质量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合理的细节管控,进而导致施工工序混乱,施工人员不注重质量控制,缺乏安全意识等,导致防水施工问题颇多。因此,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在明确质量管理制度基础上,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遵照规章制度施工,强化其防水质量控制意识,从而最大程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需要注重各个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查好防水设备,加强维修水平,从而确保建筑整体防水性能达到标准,在后续建筑使用中能够避免渗水等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防水工程施工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落实相应的制度、措施,从而有效提高防水施工效率,保障整体施工质量管理成效。

  1. 制度化管理

防水质量的控制需要依托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的约束更好的管控施工各个环节。因此,防水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将相应的制度作为工作基础,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要求,科学合理的开展防水质量管控,保证施工合法、系统,为质量管控工作的落实提供基础保障。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当保证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方针要求,而后结合当前企业防水施工质量管理内容加以优化和完善,并根据实际施工管理方案落实情况,不断优化,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1]

  1. 节约化管理

绝大部分建筑工程的主要特点都是,建设周期长、成本投入较高、施工内容复杂、人员数量多,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管控,必然会造成各项资源的浪费,因此,在防水施工质量管控过程中,还要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加强对各项资源的利用,进而提升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此,应当遵循节约化原则,明确工程建设长期效益目标、短期效益目标,从而采取适宜的手段,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工程建设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上解决资源。

三、建筑工程结构防水施工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一)掌握施工结构

在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过程中,全面分析、了解并掌握施工结构具体情况非常关键,会直接影响到防水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落实。当质量管理人员掌握基本施工结构情况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管控,进而防止发生建筑施工后渗水等问题。明确施工结构后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水质量控制要点,而后要求施工人员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开展工作,从而有效避免施工结构变形等情况,降低建筑工程裂缝发生几率,进而切实提升工程防水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二)加强施工设计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施工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良好的施工设计也是提升防水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设计有效性、可行性,使得施工工艺水平得到提升,借此提高防水施工效果,保证防水施工质量[2]

(三)注重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质量情况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质量,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整体质量,关键在于控制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此,管理人员应当从施工材料选购、入场、保管、使用各个环节入手,确保材料质量达标,避免因为材料质量问题而影响施工质量。

(四)加强后期维护

防水施工竣工后,必要的维护和管理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建设单位容易忽视的环节,完善有效的维护工作能够保证防水施工质量,提高建筑整体防水性能。四、加强建筑工程结构防水施工质量管控水平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防水处理方案

在建筑工程结构防水施工中,除了注重强化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之外,还要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科学有效,可操作的防水处理方案,切实增强防水施工质量。由于工程项目建设普遍规模较大,结构复杂,所以防水施工环节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必须由专业人员制定相应的防水处理方案,从建筑结构各个施工环节入手,确保防水施工工作顺利开展,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二)选择优质防水材料

由上文可知,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防水性能,因此,必须保证结合施工具体需求与要求,择优选择良好的防水材料,保证各环节的材料质量达标。比如止水钢板、止水螺杆、混凝土、套管等材料,必须在实际入场前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各类材料具备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只有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场使用。其中部分关键材料应当通过第三方见证送检,获取相应的检测报告后再投入使用。此外,对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当从混凝土搅拌站入手,加以管控,保证材料出厂质量,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及时测量其塌落度,必须保证与设计要求相符合。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标号,而墙柱节点施工部分也必须保证符合规定[3]

(三)加强质量检查工作

结构防水施工后,必须注重质量检查,加强验收,从而有效减少大面积的返工而造成经济损失。比如,可以对卫生间、厨房、阳台几个结构进行闭水验收;还需要对顶板、阳台、露台等结构进行试水实验,由于顶板、露台结构闭水和卫

生间非常相似,因此,质量检验可以等到结构拆模清理干净后,按照5厘米高度防水,等待48小时后再进行验收,确保无渗漏情况,再交由第三方验收。

(四)增强施工人员素质

首先,为保证防水施工质量,应当在人员选用时,选择技术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人员,保证防水施工队伍整体能力达标。其次,应当注重对现有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人员工作责任意识,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最后,企业可以借助相应的激励机制,增强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促使其能够投身到防水施工质量管理中,进而保证整体施工质量。

总之,为保证建筑工程结构防水施工质量,应当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重要性,明确防水施工关键点,而后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管控,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结构防水施工质量,强化工程防水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蓉.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2,12(03):143-145.

[2]王伟.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质量管理关键点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23(12):27-28.

[3]童 智凯.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J]. 工程技术与发展,202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