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丹参多酚酸盐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肌僵直的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3

针刺配合丹参多酚酸盐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肌僵直的治疗效果观察

包忠蕾 刘江华 郑文鑫 孙鑫瑶 史庆艳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摘要】 目的 分析针刺配合丹参多酚酸盐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肌僵直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9年9月-2021年8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口服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实施针刺配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丹参多酚酸盐方案应用在帕金森综合征肌僵直的治疗中,对疾病症状改善效果显著。

【关键词】 帕金森综合征;肌僵直;针刺;丹参多酚酸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alvia miltiorrhiza polyphenolate on muscle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syndrome. Method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from September 2019 to August 2021. 70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syndrome with muscle stiffnes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pided into 35 cases by random lo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ral medoba,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alvia miltiorrhiza polyphenolate.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UPDR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alvia miltiorrhiza polypheno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muscle stiffness in Parkinson's syndrom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disease symptoms.

[Key words] Parkinson's syndrome; Muscle stiffness; Acupuncture; Salvianolic acid salt

帕金森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老年群体是受累最多的人群【1】。目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导致该疾病发病人数不断提升。肌僵直是帕金森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大,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家庭负担加重【2】。因此,在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中,需要重点加强对肌僵直的治疗。中医针刺治疗及中药治疗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将其应用在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9月-2021年8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3-83岁,平均(72.8±5.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65-85岁,平均(73.2±4.5)岁。纳入标准:均明确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临床检查见肌肉僵硬,姿势不稳,行动不便;本研究获患者及家属同意;排除标准:辅助检查见重要脏器损伤者;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精神病等不能参与研究者。研究受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分组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以美多芭片(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98)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次125.0mg,口服一周后,增加125.0mg/次,且每间隔2周,增加125.0mg。每天最高剂量控制在1.0g内,每天分3-4次口服。口服治疗6周。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可适当增减。观察组采取针刺结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针刺选穴双侧天柱、哑门、风池等。常规消毒表层皮肤,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及深度,每穴停留30min。间隔2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持续治疗3疗程。并以丹参多酚酸盐(生产厂家:上海绿谷生命园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246)200mg与250ml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

1.3 观察指标

评估治疗效果,选择以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为评估工具,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其中,显效:肌僵直症状消失,UPDRS减分率达到50%以上;有效:肌僵直症状明显改善,UPDRS减分率达到10%-50%;无效:肌僵直症状未见改善,UPDRS减分率不足10%。将显效及有效计入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62bc0f8a49cb5_html_ad6e85f1782d4ab2.gif ±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5

20

13

2

33(94.3)

对照组

35

15

11

9

26(74.3)

X2





5.285

P





0.022

2.2 UPDRS评分对比

组间治疗前UPDR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UPDRS评分对比(62bc0f8a49cb5_html_ad6e85f1782d4ab2.gif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5

49.3±12.0

43.0±8.6

对照组

35

49.5±10.6

48.0±9.4

t


0.074

2.322

P


0.941

0.023

3 讨论

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发现【3】,该疾病与生理性多巴胺神经元退变有关,以肌僵直为主要躯体障碍表现,也是导致患者残疾的重要因素【4】。为提升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针对肌僵直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中医研究对于经络受阻疾病有针对性治疗效果。针刺治疗对应的俞穴刺激,能够降低多巴胺神经元退变程度,可达到较好的疏通经络作用,因而能够调节阴阳,可改善因风痹受阻,气滞血瘀导致的肌僵直症状【5】。丹参多酚酸盐有较好的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作用,可清除患者体内氧自由基,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因而能够降低血栓形成造成的血管淤堵情况【6】。可提高机体供氧、供血,改善机体麻痹情况。从本次采用针刺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的效果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肢体僵硬、行动不便及行动迟缓等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且治疗具有针对性及彻底性,是针对经络受阻及血液循环不畅而制定的治疗方案,能够彻底改善机体内血液运行情况,因而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综上,在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刺治疗可疏通经络,改善筋脉阻痹情况。丹参多酚酸盐有疏通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因而能够避免血管狭窄、堵塞导致的肢体麻痹情况。通过联合针刺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伴肌僵直,对疾病症状改善效果好,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陈罗文,杨学成,黄捷,等.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60-62,142. 


  [2]陈永平,商慧芳.2016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7,37(2):124-126. 
  [3]关韧.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6):746-747. 
  [4]高英,安鑫.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2):170-173. 
  [5]林小娟.依达拉奉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9):3087-3088. 
  [6]卫晓娅,王凤霞,刘强,等.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脑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4):1665-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