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不同体裁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小学语文不同体裁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初探

罗秋萌

南宁市五里亭第一小学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通过语文课堂实现的,在常规的语文课不同体裁教学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识字教学; 二、古诗文教学; 三、革命传统题材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不同体裁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既是历史,更是经千锤百炼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16年9月开始使用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做出了很大的改变,提到了新的高度。增幅达80%,古诗文的文体也更趋多样化。这套明显加重了传统文化分量的部编教科书,从2019年开始全面推广使用。语文老师怎么帮助孩子们在这一成长成材的关键时期,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通过语文课堂实现的,在常规的语文课上,如何才能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呢?

 识字教学 

汉字,很多是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在教学这类汉字的时候,可以抓住汉字的形象性、直观性去教学,通过画出事物的形象变迁,让学生逐步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从而使了解几千年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探索热情。如“火”就可以从甲骨文中火的书写进行引导,“秋”就可以从“禾”和“火”字义入手进行解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个时代汉字书法的图片展示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文字进化之美,感受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

成语故事也是让学生学习汉字重要载体。小学课本中有许多成语故事。例如《亡羊补牢》《狐假虎威》《自相矛盾》等成语,教学时,可以先借助多媒体绘声绘色地讲解成语,当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完的故事后,老师就适时地出示四字成语引导学生识字。这样,学生就很快学会并记住汉字书写。成语故事都可以运用这样的办法去识记生字,在课堂的识字教学中学生了解了故事,认识了成语蕴含的深刻道理,还巩固了汉字书写的记忆,收到一石三鸟的教学效果。

  二古诗文教学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哺育着我们华夏子孙,教育中国人要爱国、要自强、要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古诗文有激情、有温情、有悲愤、有赞叹,小学语文老师要抓住古诗文韵律美、格调雅、感情充沛的特点,引导学生多多诵读、理解古诗文,完成古文化的内化积累,获得情感上的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精巧,通过“品韵味,赏音乐、品想象,看画面、品意境,”多种角度和方式,充分展现了课文内容的美感。《江南》一课,从《江南》文本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多种方法的诵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课的教学,具体体现在语言美、诵读美、画面美和吟唱之美这几方面。《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画面,意境,品味诗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追寻真善美的精神家园。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收录了许多抒发爱国情怀古诗文,老师停留在要求学生背诵名句,在考试中能够拿到分数。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关心国家、民族前途、人民命运的爱国爱民思想情怀。以教学人教版六年级陆游《示儿》,在学生广泛朗读、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引导了解陆游的生平,领会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和生前未能看到祖国统一的悲痛心情,进深度理解诗的内涵和情感。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文《将相和》教学中,语文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着重去理解体会蔺相如是如何以国事为重,吧个人的名利置之度外,巧妙而机智地化解廉颇将军对自己的误解,从而和廉颇一起强强联手,共同保护国家。

三、革命传统题材教学

革命题材的课文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忠诚教育的载体。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教材中选取了很多讲伟人故事的课文,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十六年前的回忆》等等课文,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服务、勤劳勇敢、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优秀品德。教材中也选取了许多特殊时期革命英雄事迹的篇目,如《狼牙山五壮士》《手术台就是阵地》《金色的鱼钩》、《王二小》《小英雄雨来》,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并铭记革命英雄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和不怕流血牺牲、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激励学生把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教好这些课文,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本身是一件光荣的任务。

教育的形式是多样性的,不局限于课堂的教育教学。在课外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耳濡目染,激发兴趣。

如古诗伴我行诗歌朗诵会、我们的传统节日知识竞赛、我爱中国字的毛笔字书写比赛、声临其境传统的声乐比赛等

总而言之,我们要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最终使语文课堂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 学术期刊 《小学教学参考》 2013年6期《用革命的光辉浸润孩子的心灵》

2.学术期刊 《新教师》 2019年8期《从审美视角谈小学语文革命传统教育题材作品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