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管理课程的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3

油料 管理课程的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闫莉 1 王新科 1 苏超 1 雷传超 2

1武警后勤学院 2.郑州联保中心天津综合仓库

摘要

分析了油料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含义和特点,提出了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并按照阶段划分介绍该教学模式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教员、学员、院方在各环节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并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思考,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鍵词 油料管理;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

引言

油料管理是一门综合理论性强、实践性要求高的专业学科,它的理论与管理思想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不断完善、升华[1]。这种高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油料管理教学工作要以学员胜任岗位、完成工作任务为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但是从以往油料管理的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员通常采用理论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员在课堂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学员好像也听明白了,但在学员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学员课后就忘,学习成果的巩固也以突击性死记硬背为主,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2-3],更无法胜任岗位能力的工作需求。这种“口授+黑板/多媒体课件”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油料管理教学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模式,针对教学模式的特点,深入研究教学过程的诸种矛盾,揭示教学客观规律,寻求教学最佳程序和途径,构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色鲜明的、易于操作的、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综合教学手段方法体系,引导并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到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去[4-5]

一、传统油料管理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模式与油料管理工作要求脱节

油料管理课程是油料岗位人员任职前的必修课程。油料管理专业具有跨专业、跨学科、高度融合等特点,油料管理内容多、装备器材型号杂、物资消耗大、涉及范围广。尤其是新体制下,油料管理工作实践性强、标准要求高,涉及各类油料装备、器材的具体操作及维修,技术要求高。同时油料管理工作与相关政策法规结合紧,油料工作人员必须要紧贴油料管理政策法规变化,科学、严谨、规范地解读其中内涵,开展油料管理工作。目前油料管理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员是课堂的中心,过于强调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弱化了对岗位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可避免会出现学生课上似乎听懂了,到了工作岗位,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与油料管理工作的要求严重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学员个体的学习兴趣激发不足

根据以往的教学和培训情况,学员的油料知识一般储备偏少,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偏弱。加之,学员学习和培训时间较短、油料管理课程涉及点多面广,仅仅依靠教员在课堂的讲授,学员不能获得真实的案例以及实际工作任务的驱动,容易产生厌学抵触情绪。整个学习过程,教员是主角,学员是配角。学习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学员学习的兴趣低,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如果不改变枯燥乏味的理论教授模式,学员甚至直接就放弃学习,考前再采用突击性死记硬背的策略应付考核。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交流研讨、团队协作,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员更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训练提高技能。

二、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含义和特点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是将任务驱动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具有案例教学、任务驱动两种教学优点的综合型教学方法[6]。油料管理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是将任务作为学习和巩固知识的重点,以任务进行驱动,以案例作为载体,通过对油料管理真实案例的演示和讲解,使任务融入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油料管理中的工作重点。通过案例反馈调节,引导学员更好地细化各种油料管理方案,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任务与案例有机融合

典型案例引领,任务驱动学习。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通常将整个课程设计为由一系列子案例组成的综合型案例,所有的教学案例由一个成多个任务组成。对于一些小案例,本身就是一个具体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案例,进行反馈调节,使学员真正掌握真实油料管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二) 注重发挥学员主体作用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注重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强化学员的教学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学员是教学的中心、教员是组织者、设计者和服务人员。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既不是教员的独角戏,也不是学员的单打独斗,而是在教员全过程支持下的主动探索式学习。可见,实施该教学法既需要教员下大工夫,做足“功课”,还要做到灵机应变,调控和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三)强化案例教学引导作用

课程知识体系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其难度在于多数学员没有这方面的实践体验,对一些简单的知识点也很难理解。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就是让学员充当案例中相应的角色,以任务的形式倒逼学员主动完成课前预习,提前进入学习状态,然后通过油料管理实际案例,使学员真正掌握油料管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升学员课堂吸收和教学效率。

(四)过程考评与结果考核并重

当学员学习的内因驱动不足时,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就是激发学员学习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实践表明,只重视结果考核的,容易陷入应试教育;只偏重过程考核的,会助长学员的惰性,使教学变得无足轻重。采用过程考评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虽然会增加教员的工作量,但对提升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本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过程考核成绩比重不得低于50%,减少学员考前突击背诵等“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基于《油料管理》实践性强的特点,摒弃理论答题的考核模式,采用任务式的结课考核方式。课程开始布置课终考核的任务,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研究任务,收集资料,广泛调研,撰写报告和方案,形成学习成果,并将该学习成果进行PPT汇报,学员和老师共同学习交流,互评打分。有助于学习成果的升华和沉淀,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三、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

(一)课前精心备课

油料管理教学涉及点多、面广,实践性要求高。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集成优质师资力量,形成教学创新团队。团队教员在课前开展集体备课,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好学员学情分析,学员是否已经具有相关的岗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任职时间、岗位工作经验、学员的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等等。准确掌握学员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意愿。将学员情况分为4类:有基础,学习动机强。有基础,学习动机弱。无基础,学习动机强。无基础,学习动机弱。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实行差异化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收集教学研究过程中或油料管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精心创作案例和设计驱动任务,归纳整理成《油料管理》课程资源库。教员推送课前学习内容设置课前思考问题,引导学员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预习功课。同时布置课上要进行的任务和案例。学员接收学习资料和任务案例,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并把课前预习中获得的感悟、体会,以及困惑、疑问带进课堂,以便在课堂交流中即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二)问题分析、解决阶段

问题的分析、解决阶段在整个环节中起着左右成败的关键作用,教员应针对学员预习情况讲解课程基本概念、内容,教员的讲解应简明扼要,但要抓住内容的关键点,为所授内容打好理论基础。留足充分时间发动学员走上讲台,各组学员应积极利用平台发表本组学员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全班可以开展交流大讨论。交流应不止于学员与学员之间,还要在学员与教员之间双向展开,各组间既要抱着积极学习的心态,博取众家之长,又要坦言相告,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建议。教员也可以通过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发现问题所在,掌握学员的思维误区,有针对性地穿插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重难点问题。同时,教员、学员也要在课后开展调研、交流工作,根据油料管理实际工作情况对课前问题进一步补充完善,使其更加贴合油料管理工作实际。

(三)拓展启发阶段

教员根据学员课堂发言交流表现,判断学员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情况,首先由教员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各组或对全班交流形成的共识性结论进行概括。对已有答案的案例,可以把案例的真实处理情况或结局交给学员,但这不是简单地告诉一个结果,而是重在讲清理由,帮助学员以案论理[7]。教员的总结往往采取引而不发,留给学员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因此,把握好总结的分寸感非常重要。为了启发学员主动思维,进一步巩固提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课前所设置的问题进行包装,改头换面,作为课后作业,进一步加深学员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员要积极协调学院各方资源,开展学术沙龙、油料管理知识讲座、油料岗位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员的学习劲头。

(四)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是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要注重全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教员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系统如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动态跟踪学生在课程的发言情况、发现问题的数量、利用资源或平台解决问题的质量以及任务完成和案例分析汇报的深度。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记录,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和依据。课终考核不再是一卷定成绩,需创新课终考核方式。《油料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开始布置课终考核的任务,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收集资料,广泛调研,研究任务,撰写报告和方案,形成学习成果,并将该学习成果进行PPT现场汇报,学员和老师共同学习交流,互评打分。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员学习的成就动机。

(五)课后教学反思

课后总结反思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油料管理》教学团队通过学生过程考核、课堂学习、课后的交流、学员的建议等方面,及时发现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案例的情景是否贴近油料管理实际工作,任务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未能达到,如何改进。及时收集整理学员交流讨论中好的想法,学员的学习成果,补充到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资源中。同时教员自我反思,如何处理课堂的随机问题,如何更有艺术地做好课堂的引导者。梳理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62ba5715dffa9_html_a73a79502541efca.png62ba5715dffa9_html_9f587f395089b44b.png

图1.教员“教”的过程 图2.学员“学”的过程

四、应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授课教员应强化个人“内功修炼”

油料管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之初教员就必须熟悉了解油料管理工作特点,并了解油料业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员要坚持持续充电,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拓宽知识面。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广泛阅读、收集、整理、筛选油料管理工作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了解油料管理发展方向、焦点、热点问题以及外军油料管理工作相较于国内的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可以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到实际工作岗位中搜集资料和素材。为了提高调研效果,必须在调研前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或与学员交流中了解基本情况,有针对性“选点”,并制订详细的调研采集计划,以便在有限的调研时间内,收集到所需要的资料素材。

(二)施教过程要发挥教员“穿针引线”作用

该教学模式中教学效果发挥如何,教员必须准确定位,如果教员参与过多,总结的面面俱到,会抑制学员的思考空间;如果教员没有说不到位,没有起好引导作用,又有可能使学员误入歧途,认识和理解产生偏差。因此,教员应及时了解各种施教方法和思路,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并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情况,不断修正课堂组织方式,不断强化自己在施教过程中对课堂的把控能力。教员的问题设置是否贴合岗位实际、难度状况以及教员的正确导引直接影响学员探索欲、求知欲和参与度,学员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率。教员可以通过对学员在课程中所展示成果的肯定和激励能够进一步激发学员对该课程的兴趣。要发挥学员在该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了解学员的思想、兴趣、关注的问题,教员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调查、与学员交流等形式,了解学员的需求状况。总之,教员要着力研究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争取以“是什么?为什么?”来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

(三)院方应扮好新模式教学建设的“后勤部队”

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员应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更需要学院做好各项教学保障工作,给予大力软硬件支持,比如可以针对油料管理专业建立训练模拟系统,为没有体验油料工作的学员一个初步了解业务工作的机会和平台。院方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学员第二课堂的开设提供支持和保障。比如,在研讨活动中协调多媒体教室,积极购置相关图书资料,拓宽教学通道,灵活组织学员参观了解实际情况,协调外请专家来院开展知识讲座,加强院校与院校、院校与用人单位交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最大程度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学院应在制度建设上做文章,利用制度建设提升教员教学积极性,激励教员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度建设中学院首先应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教学评价机制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办法,树立一种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导向,解决教员后顾之忧。同时,应结合教学开展情况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防止教务部门权力放得过开,而造成课堂秩序失控,教学效果背道而驰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程飞,丁国勤,丁泽中.油料勤务教学方法研究[J].高校教学研究学报,2011(1):80-82.

[2]吴家锋,王智源.对推进油料勤务学科体系转型的几点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01-204

[3]田敏.我国军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2008:15.

[4]徐继存,王传金.教学模式研究:何去何从.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2):75-83

[5]亓鸣.科学建构军校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军校教育质量[J].科教文化,2012(10):234.

[6]刘红梅.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J].江苏高教2016(4):3.

[7]郭际,赵绍丰,李春昉.浅谈案例教学在军队院校课程中的应用.经济研究导刊,2010 (2):286-288.


作者简介:闫莉,女,汉,河南周口,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