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急预案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浅谈应急预案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王向创 1 廖中意 2

宝武中南钢铁韶钢松山特轧厂 1 广东韶关 512123 ; 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 2

摘要:应急管理系统是应急体系建设的重点,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云安全技术及信息化应急管理技术,发现并筛选潜在的危险,跟踪危险源,实时监控危险源的变化情况,并快速生成智能化解决方案,可提高管理效率。基于此,对信息系统中的云安全技术、应急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本文对应急预案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应急预案;安全管理;作用

引言

为了快速应对和解决应急信息系统中出现的风险,管理人员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应急信息。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创建前,要分析应急信息来源,创建标准化数据仓库。应急信息主要包括企业、部门等信息,利用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标准,实现管理制度的制定,在应急管理部门创建标准化数据仓库,打破各部门信息壁垒,实现社会、企业和政府信息的共享,使信息荒岛、孤岛等问题得到解决。应急时,需要对各方面的应急资源进行调度,实现统一指挥,提高效率。

1应急预案管理模块

这是信息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负责保存典型信息安全事件的解决方案,具有预案动态规划、应急人员组织建设、动画模拟演练、优选方案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能够快速制定出最优的应急管理方案。预案动态规划。云安全技术将风险分类,分成业务风险、系统内部风险、网络边界风险、数据风险,并将风险分为若干等级,其目的是优先将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处理风险级别较大的事件,并向管理人员生成分析报告。实现预案需求的编制,对预案关系进行定义,包括发布、上报、分级、处理等功能。预案审核和发布。在对预案进行编制后,通过审核批准之后正式发布。因为预案是敏感文件,因此需要对发布范围、对象进行规定。

2展望产业发展形势

2.1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融合发展将是安全应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具有相同的业态属性,多年来,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并行发展,分别从预防和救援两方面推动了产业进步,也提升了我国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具有相同属性,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聚焦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四类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需求,是未来安全应急产业的目标。安全应急产业的未来发展将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科技引领作用将更加强大。企业将愈加重视研发先进、急需的安全应急技术、产品和服务,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科技对风险隐患源头治理的支撑能力将逐渐提升。如针对疫情在应急医疗物资保障方面补链、强链、扩链工作中,科技创新就必不可少。二是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安全应急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发展特色鲜明的安全应急产品和服务,提升安全应急产品供给能力是当务之急。地方将依托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现状和地区安全应急需求,发展独具特色的安全应急产业。三是先进安全应急产品的推广应用速度将逐渐加快。面向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通过实施安全应急装备和产品应用示范,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产学研用金协同推进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局面。

2.2示范基地建设将更加规范有序

政策出台将推动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更加规范有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在加快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工作中,承载着优化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责任的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更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合理规划布局,继续依托我国制造业优势,加强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发展,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和发展质量。

3提高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水平的建议

3.1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协同的部门和管理的内容较多,需要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处置流程、应急评价等方面系统地梳理,整合应急资源。一方面应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主管部门牵头的,由应急体系涉及的部门的应急管理人员、业务主管人员和岗位执勤人员组成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各部门和单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关系,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另一方面应健全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强化预案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机制建设,明确不同响应等级下应急指挥机构以及参与处置的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尤其是管制部门、技术保障部门及相关设备系统责任单位。

3.2注重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

应急演练是检验预案可行性的最有效方法,只有经过应急演练,预案存在的问题才能充分暴露。为使应急演练到达预期效果,避免流于形式,演练计划设置不能过于简单,也不宜多形式而不具体。而应定期开展演练,演练过程按照预案进行,任何步骤和环节都不能省略,应急机构和应急人员要全方位协同参与:一方面检验并完善联合应急演练机制;另一方面要检验各类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能力。演练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使预案更趋于科学、合理,着手建立完备的演练考评制度及演练台账,便于今后学习查询和对比分析。

3.3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突出实用性,简明扼要

应急预案是为了指导空管系统各单位从业人员处置可能出现的突发应急事件而编制的。首先应突出应急,具备实用特点,这就决定了预案应简明扼要,清晰具体,图表的应用则有利于一线人员学习掌握。实际上,突发事件的后续处置只要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就足够,切忌照抄大段的管理规定和要求到应急预案中,避免造成应急预案言之无物,关键时候不好用、不管用,甚至不能用。其次,应该做好上下预案层级的编制衔接,综合应急预案应侧重明确应急响应责任人、风险隐患监测、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处置总体要求、应急资源调用原则等,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征。

3.4建立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一是统筹推进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结合综合性救援队伍转型升级要求,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推动应急救援队伍多元力量联勤、联训、联调、联战,构建能够有效应对各类事故灾难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力量体系。二是统筹推进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安委会的统筹协调作用,督促指导有关行业部门坚持专业应急能力与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相结合,整合现有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加强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技术保障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专业救援和综合保障能力。三是统筹推进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制定社会救援力量培育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将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纳入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鼓励社会化救援有偿服务,支持其开展应急管理咨询、应急教育培训、应急检测检验、应急救援服务等服务活动,推动社会救援队伍发展壮大。

结束语

本文从理论角度辨析分析了安全生产以及安全生产应急能力的概念,通过责任体系、风险控制、应急指挥、预案编制、救援保障、安全培训等六个方面,对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安全生产应急能力的形成机理,阐释了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就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提出措施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时跃亮,石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和准备阶段的完善措施[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1,39(03):323-326.

[2]何苗.基层社区应急文化培育问题研究[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21.

[3]刘怡.我国政府应急预案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

[4]韦倩.加强水利工程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50(05):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