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音乐创作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6
/ 2

群文音乐创作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研究

张玉婷

洛阳市文化馆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也更为注重精神文明状态。而精神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水平。在群众文化中群文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群文音乐之中既包含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可充分展现出时代发展的具体特征。故而在创作群文音乐过程中应当积极融合传统文化,使群文音乐能够更为契合时代发展方向。

关键词:群文音乐;传统文化;融入


群众文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这一文化也被认为是来源于群众,而后又对群众产生作用[1]。在不同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产生的不同感受可通过群众文化展现出来。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视为是可改造社会的文化产物。在群众文化中群文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群文音乐自产生伊始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且能够对各个时期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满足。中华传统文化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不断实践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展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2]。从产生来源以及作用来看,传统文化与群文音乐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文化已然成为了群文音乐创作的主要来源,而传统文化在融入群文音乐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故而创作者在对群文音乐进行创作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融入,使群文音乐更加体现群众性。

1 群文音乐概述

群文音乐是基于已存在的音乐而改编或者创作者独立创造的某种音乐[3]。群文音乐的产生来源也就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为该类音乐的主要倾听者,而表演者也通常是非专业的社会群众。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是群文音乐的主要特点,且该音乐产生最为主要的目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行满足。由于群文音乐受众的广泛性,其在创作过程中也需包含多方面内容,并积极贴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特征及文化需求。群文音乐的出现充分发挥了熏陶作用,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精神领域,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群文音乐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深深扎根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广场舞是最近几年最为受欢迎的群文音乐形式。广场舞的普及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空闲时间身心可得到充分放松,且这一形式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但广场舞这一群文音乐形式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民。所以,为了对不同文化需求进行满足,群文音乐创作者应当在参考群众特征的基础上创造出类型更为丰富的群文音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2 群文音乐发展现状

2.1 专业音乐人缺少

音乐人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音乐人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完成作词、作曲、编曲、录制等各项工作。如若想从根本上增强音乐的创作效果,则需要优秀的音乐人与高质量的音乐设备相互配合。群文音乐创作人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将音乐内容与主题相贴合上。且群文音乐创作人也并非全部是专业音乐人,故而在运用设备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情况的限制,从而影响音乐效果。而部分基层单位由于资金的缺乏,在创作群文音乐时会出现设备短缺的现象,最终也会对音乐创作工作产生阻碍作用。

2.2 未对群众文化事业进行重视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作中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挑战。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往往将关注点落在物质层面,但却忽略了精神文化层面。而相关部门也未予以群众文化事业宣传工作高度关注。同时也存在部分单位为了对直观效果进行追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求面子工程上,而未将时间与精力真正投入到提高群文音乐创作中。群文音乐创作者创作音乐极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进行反映。但在这一过程中过于强调反映生活就会忽略音乐的欣赏性,导致形式优于内容,最终对群文事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不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鉴赏音乐的能力。

2.3 地域文化存在差异性

地域文化所存在的差异性会对群文音乐的创作效果产生直观影响。例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且开放较早,广大人民对流行文化的接受程度更高。而像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则会更加喜爱当地的民乐。故而创作者在对群文音乐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思考,在尊重本地区群众审美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新鲜元素,既保证人民对群文音乐的接受,又提高音乐的新鲜感,以此来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起到促进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对群文音乐所提出的差异性需求使得音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音乐创作者应当加强对各种音乐因素的掌握,并致力于融合各种文化,为群文音乐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2.4 群文音乐需求存在差异性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层面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这就使得群体与个体之间在对音乐的需求上存在不同。如若在发展群文音乐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宣传传统戏曲,则所吸引的群众年龄层就会偏大一些。如若在群文音乐发展过程中更为倾向宣传流行音乐,则中老年群体对该类音乐的接受程度较低。故群文音乐创作者应以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开展活动前积极进行群众调研,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机结合,以此展现最佳效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群文音乐的兴趣。

3 将传统文化融入群文音乐创作中的策略

3.1 传统文化融入至歌词创作之中

歌词是音乐作品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群文音乐歌词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使得音乐内涵大大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而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经历着思想更迭与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英雄人物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名也英雄》是最近几年受关注程度较高的一首群文音乐。这一音乐充分反映了在疫情来临之际来自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行业的公职人员均响应国家号召不畏生死、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共渡难关。同时这一歌曲也高度赞扬了无名英雄们的无私奉献与高尚品格。在这一歌曲被广泛传唱的过程中也全面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精神的传承。在群文音乐创作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并对广大人民起到影响作用,使其能够肩负起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责任。

3.2 在群文音乐创作过程中依托民族乐器

我国由于地理面积较为广阔,且不同区域的发展历程有所不同,故而群文音乐在创作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特色。而在音乐领域,我国也具有许多体现民族特色的乐器,例如箫、琵琶、二胡等。为了能够使得传统文化与群文音乐更为贴合,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可加强对民族乐器的利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提高群文音乐作品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实现传承文化的目的。在这首音乐中创作者运用了三弦、编钟、古琴等元素与上海民歌相结合。在群文音乐中加入传统乐器能够使得听众耳目一新,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悟,从而更加热爱本民族文化。

结束语:

群文音乐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创作群文音乐的过程中创作者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价值,选择适宜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 胡雨田. 传统文化在群文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J]. 文艺生活·上旬刊,2021,26(5):121-122.

[2] 司涛. 音乐创作中传统戏剧文化元素的融入研究[J]. 戏剧之家,2021,22(4):26-27.

[3] 李崇德. 传统文化在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和发展探究[J]. 大众文艺,2020,31(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