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6
/ 2


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探讨

李晓鸣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天津市, 300456

摘要:科技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而人才竞争更是关键一环,企业如果想解决自身发展难题,必须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本文针对当前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了新形势下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探讨

引言

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培养、储备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工作方向为强化企业领导人员战略意识,提升企业中层干部多维度管理技能,完善基层员工队伍建设,提升员工能力素质等。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队伍建设,企业管理提升的的重要投入和必要手段,目前很多教育培训项目存在预算编制不精确、控制不严格,培训师契合度不高,培训内容枯燥、培训手段单一,员工应付差事、缺乏兴趣等现象,不能达到企业预期的培训效果,浪费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本文重点对新形势下如何提升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效果,培训成本精益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1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国有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监督制度不完善,使用过程不规范

由于国有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监管不完善,很难保证职工教育经费实际使用去向,职工参与培训的热情也无法调动。一些企业在资金较为短缺的时候会直接把用于职工教育培训的专项经费挪用,造成专项经费短缺。企业的职工教育部门认为教育经费可以作为部门的经费使用,混淆了专项资金的作用。相关的经费不是用在怎么培训上,而且把教育经费作为一种奖金或福利发放给员工,这种做法背离了职工教育经费应有的激励作用,相关的培训沦为空谈。有的企业为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便采用以考代培、以会代培的方式,尽管此种方式短期看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计,这些不规范的使用资金情况会浪费企业的专项投入,还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

1.2内部培训师资理论和实践融合度不够

为了提升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水平,提高员工岗位胜任力,打造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标准,应提高课程设置标准。企业内部培训师大多属于兼职,虽然岗位的专业技术精湛,但缺乏授课经验,选出懂技术、懂实践、懂理论的培训师较为困难。目前,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师都来自科研机构、高校,但与企业生产实际契合度不高,虽然具备授课培训能力,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培训师应以企业生产实际为标准,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师资能力。

1.3思想认识

开展好教育培训的重要前提是提升职工的思想认识。只有让职工在思想上认识到教育培训是“为自己学”,才能促进职工主动学、主动接受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才会有效果有质量。对职工参加教育培训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消除抵触情绪,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思路

2.1建立国有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监督体系,确保教育经费使用途径

国有企业尤其要通过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来保证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通过年初的计划、年中的检查、年末的报告实现监督全覆盖。还要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挥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作用,使更多的职工参与到教育培训中来,在法律源头上保证职工享有培训教育的权利。

2.2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第一,制定岗位教育培训达标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动态修订现场各岗位适合的培训达标标准,对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技能和个人素质提出具体标准。第二,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增加技能、专业能力等级考核级差,拉大考核差距,提升职工技能培训积极性,在评先、评优、嘉奖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鼓励职工自主学习。第三,合理安排培训学习时间。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制作新媒体短视频、音视频教材,挖掘间休、待班等时间,改变传统召集全体职工集中培训形式,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确保职工培训时间有保障。

2.3创新教育培训方法

企业教育培训形式固化影响企业自身发展,因此,在开展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对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帮助企业找准工作角色,适应当前业务开展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在培训中通过理论培训,还应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并整合员工在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纳入培训内容,并通过反复实践印证结果,提高培训的时效性,促进职工专业技能的提升。

其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应多利用信息化手段,使职工在培训过程中充分融合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提高教育资源的多元性,与面授课程进行互补,通过录制视频课程进行远程培训,利用微信群进行碎片化的知识普及,利用直播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利用VR及5G技术对员工技能实操进行培训,可达到场景再现的效果,加深对技术的掌握能力,帮助知识内化和输出,提高教育培训方法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同时,为了创新教育路径,可引入EAP测试机制,员工可以自主尝试测试,经过测试结果可以帮助员工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做培训教育,使职工融入案例情境,不断提升应变能力,促进企业在新形势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2.4推动构建教育培训项目标准成本体系建设

推动教育培训项目标准成本系统实现,促进标准成本的本地化应用:一是教育培训项目费用组成精细化、系统化应用,基于项目管理平台、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设计教育培训费专业模块,实现教育培训项目精细化成本分析、标准成本的系统实现;二是建立教育标准成本调整系数,基于经济发展、教育业务特点,设计标准成本的调整系数,适应不同情况下使用需要,建立调整机制,动态调整。

2.5树立科学教育适时培训意识

企业在制定职工教育培训目标过程中,首先,应具有宏观的发展战略眼光,确保员工所培训内容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例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即将迎来技术变革或者业务转型,应首先培养员工对新型技术和业务内容的掌握,为企业各项工作推进管理赋能,避免因业务转型或技术变革而影响企业发展,实现宏观发展战略;其次,企业应根据每位职工个人能力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方案,让职工培训工作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助推作用。例如,某施工企业承接污水处理厂运行项目,可第一时间组织项目经理、总工进行培训,对有关当下污水处理技术手段进行掌握,对污水处理厂运营知识深入了解,抓住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关键点;最后,企业架构变化、战略调整后,应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和方法,重组培训资源,提高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培训工作满足新形势下市场竞争需求。

2.6完善内训师的管理

内训师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教育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企业内训师的管理更加规范与合理。完善内训师师资库,定期对内训师进行培训,提升内训师的授课技能。合理的薪酬制度有利于激励内训师在公司内部培训项目中的核心作用,实现公司内部知识积累、共享和传播,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学习型组织。

结语

教育培训是提升职工管控能力、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需要企业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升职工教育培训质量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培训方法和手段,完善培训机制,激励职工广泛参与,从而不断提升职工教育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 温小群.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J].现代企业,2021(7):48-49.

[2] 侯光菊.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培训工作探讨[J].商讯,2021(20):83-85.

[3] 朱琳.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1(19):113-114.

[4] 梁和倩.YD集团A公司新员工培训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21.

[5] 苗晋刚.国有企业职工队伍技能素质提升的对策及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