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漏电保护器检测仪硬件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智能型漏电保护器检测仪硬件设计

王瑾、殷明阳、谢忠君、孟蓓、李莹秋、程千、孙子涵

山东理工大学 255000

摘要 漏电保护能够有效避免由于间接或直接接触所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控制或消除所有类型的单相接地,控制或消除低压及以下配电系统中的所有类型的单相接地。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智能型漏电保护器检测仪的硬件设计。

关键词 智能型漏电保护器检测仪硬件设计

引言

结合实际的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以及检测方法,设计相应的智能漏电保护检测仪。该设备基于带键盘和LCD的单片机。外围电路主要包含直流稳定器、数据采集电路、D/one开关电路、可调电流源电路、EEPROM外部电路、日历时间电路等等,同时还需要噪声也会对检测精度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对抗干扰系统进行设计。

一、触电风险

在低压电击下,人体对电流的反应程度以及损伤程度是由人体电阻确定的。当电流通过头部时,将导致昏迷,造成严重的脑损伤甚至死亡。流经脊髓的电流会麻痹下半身,对中枢神经系统或相关部位造成严重损害,并导致死亡。电流最危险的路径是从胸部到左手,电流流经心脏。由于路径较短,心脏颤抖,脉搏停止,血液循环中断,患者死亡。手部心律失常不太可能发生,但更危险,因为电流也会通过心脏。从胸部到腿部的路径是一条低风险线,但会因癫痫发作而减少,从而导致二次伤害,如电流通过身体或掉落、高接触电压和长电流。高频电流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皮肤相对湿润,接触的面积比较大,接触后损伤大,反之亦然。

二、漏电保护器检测仪的重要性

漏电保护器检测仪器是电力安全使用的主要保护措施之一,接触的原因很多,但人的主观因素不容忽视。电工应牢固树立“先安全后预防”的原则,电工也应普及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根据规定,安装在水中的电气线路和设备、安装在潮湿腐蚀场所的电气设备、便携式电气设备,所有建筑的暂用电气设备及任何类型的出口电路,均须装设检漏仪器。但是,应当指出,这并不是保护直接接触的唯一手段。

三、漏电保护器检测仪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检测仪是低压电网安全使用的保护装置.安装和使用本电气设备是防止发生电流事故、断电的有效技术措施,短路、点火和电气设备损坏。短路断路器是一种电流互感器信号检测和紧急断开装置,按电路总开关,故障时切断电源,防止事故发生,检测电击信号可防止与电击直接接触,检出漏电误差信号可以防止间接暴露在电击中,如果发现电击信号或泄漏信号,故障信号可能以电压下降的形式出现,因为电流(包括冲击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或传感器元件发生故障。在没有电击和泄漏保护电路故障的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通过泄漏保护器中一回路互感电流之间的零序电流相位为零。因此,电流的工作线是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芯内循环的,磁通量为零,漏电保护不工作,系统能够正常供电。在发生保护电路故障或漏电的情况下,通过运用变压器零序进行所有阶段的充电电流相位(包括中性线电流)不是泄漏电流的存在。磁通量之和不等于零,二次绕组零序电流变换器在二次绕组中工作时产生感应电动势。信号电压由中间通信信道进行处理和匹配,当在预期值时,可以驱动主开关快速切断保护电路电源,避免接触。

四、智能防漏检测仪硬件设计

智能防漏检测仪开关CPU采用PIC16F877单片机PIC型号,具有以下技术优势:一是使用哈佛总线结构设计,数据线以及指令总线进行单独的设计,并通过运用不同的宽度来保证指令的提取。提高CPU指令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二是MCU指令系统包含35条指令,非常方便编程和后续修改。三是代码的压缩率很高,这有助于压缩程序空间。四是在单片机中运用哈佛总线结构,能够进行快速的指令的读取,响应的运行速度也有了极大的加快,有效地提升了CPU的执行速度。

智能漏电开关的硬件系统配置如下:第一,电流互感器模块。电流互感器铁芯采用高性能粘接材料,输出线性度更好。信号处理模块。在开关运行过程中,工频奇异谐波电流是影响开关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决定安装有源低通滤波器,以有效消除滤波后奇异谐波转换和交直流的影响,从而提高开关的运行精度。CPU模块。该方法选用的CPU主要由ram、flashrom、串行to/D通信等组成。在10bit和20MHz时,转换器/D的单次转换时间仅为1.6us10。第二,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主要由显示屏和工作电路组成。显示屏用于显示系统的线路泄漏电流和快门延迟,包括数字驱动电路和LED显示屏。动态显示模式的选择考虑了人机交互模块的操作功耗。工作周期是人机交互模块的执行周期,包括光电隔离和继电器。第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包含一系列隔离电源的微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人机接口电路。人机接口电路的功能是设置快门延迟,保护值和标准数据存储在EEPROM中。智能丢失开关启动后,定时器1定时停止,信号频率为1ms。信号被发送到单片机,然后给出响应并发送到处理程序。根据判断结果判断RB端口中断或定时器1中断,并输入计算/D程序或键盘计算程序的时间中断。系统将转换后的信号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超过标准值时提供激活动作,并发出报警提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相关信息。

五、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噪声干扰对智能仪器的影响非常大,可以混入智能仪器的信号中,影响仪器的有效分辨率灵敏度,造成测量结果出现重大误差。首先,选择合适的组件。在选件时,需要结合以下两点:首先,HC类零件的优先权;其次,电气参数需要具备足够的余量:功率应与电压降低一起使用,电压安全系数为2-3。目前的安全系数在1.5到2之间,高速仪器提供了时间储备。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是按照抗干扰的基本原理构造的:合理的器件电路、合理的布线和解耦电容器的设计。

结语

总之,漏电保护器检测仪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必须了解和掌握避雷器的使用案例、保护形式、保护对象,才能选择合适的避雷器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接线。确保各级用电安全,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赵亚洲.剩余电流断路器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2]徐晓安.漏电保护技术及其应用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8):235-236.

[3]赵海斌.漏电保护器在洗煤厂的安装使用探讨[J].煤炭工程,2019,51(S2):124-126.

[4]孙伟.一种带故障报警的漏电保护器电路设计[J].电子测试,2020(07):27-28+114.

[5]谢平.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简易漏电保护器设计[J]. 电子世界,2019(20):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