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强化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强化策略探析

庞伍德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200

摘要:近年来,电力自动化设备为我国各领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现代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然而,一些企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重视不够,大大增加了电气设备的失效概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本文阐述了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强化策略

1 引言

现阶段,随着国家大力倡导自动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电力自动化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电气自动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展起来。它是集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机驱动技术于一体的设备,能够完成设备的自动控制功能。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此外,电气自动化也在逐步向模块化、系统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工作环境通常更复杂和多变,提高其运行可靠性是保证生产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

2 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设备硬件因素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本身设备硬件存在质量问题,是影响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不稳定和其他故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设备硬件存在质量问题,电气自动化设备是由众多零部件构成的,而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在性能或者质量上存在着问题,就会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相关零部件由不同厂家提供,然后由应用方根据使用需求对其进行组装,这些不同厂家提供的零部件质量方面参差不齐,而且很多企业在使用时也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选择一些质量不合格的零件,这些都会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2.2环境因素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借助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极为关键。相比较于之前传统的控制系统而言,现代化电气控制系统应用作用较高,进而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是,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环境比较复杂,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比如,机械制造行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的材料在加工时或多或少都有粉尘的出现,那么在系统运行当中,就会导致其中线路出现不良接触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短路现象,最终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2.3人员操作不规范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水平对设备的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操作人员若没有操作经验,或者无法按照操作手册进行严谨的操作都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耗甚至直接导致设备的无法使用。在设备日常运行中相关操作人员没有专业能力以及意识对设备进行专业的维护,以稳定仪器设备的可靠性。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结构以及性能没有充足的了解,无法在解决设备的简单的运行故障,也增加了设备的负担,降低设备的可靠性。

3 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3.1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增强设计可靠性

要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首先就要重视设备的设计方案,制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应结合设备实际使用方向和设备特点,分析设备的设计参数,确保产品的使用性能和条件,制订科学、合理的设备设计方案。

3.2掌握检测要点,提升设备可靠性

加强设备可靠性检测是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举措,而只有企业掌握了设备可靠性的检测要点,才能提升检测的针对性,确保设备可靠性的有效提升。①要结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环境来选择测试场地,因为环境的不同将对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②因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在测试时需要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设备进行测试,并结合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实际来有针对性的选择测试产品。③在测试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测试,这是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关键,因此测试必须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开展。④在测试过程中还要及时排除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各项故障。在测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部分设备出现一些故障,为了有效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就必须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分析其成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排除。在故障排除之后,还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再次进行可靠性测试,确保其可靠性得以提升,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3.3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的加强

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作为一种高科技且复杂的设备,因此会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存在。通过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对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有效且熟悉的掌握,对设备性能的了解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灵活控制。当有故障出现时,能够达到冷静处理的效果。定期清洗设备,将设备操作人员自身对设备的爱护意识得到提升。

3.4为设备运行提供良好环境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容易受到运行环境的影响,对于高湿度环境而言,会对元器件产生影响,如果是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湿气过重会使元器件出现短路故障,损坏元件。因此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将设备与环境进行隔绝;对于高温环境而言,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避免设备长期处于高温运行环境中,并做好设备的散热维护工作。因为温度对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功率大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热能,一旦外部温度过高,内部温度就难以扩散出去,这时便需要人力来为设备进行散热。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能够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大大提升,进而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3.5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首先,操作员应采取观、闻、听、摸的方法,对设备开展科学性的检查,了解设备是否存在散出烧焦的气味、是否杂音重、是否温度过高等多项问题,简单、直观的从中查找设备的故障。若无法简单的查找出设备所存在的故障,检查者应对设备的基本结构予以系统性的把握,禁止发生对设备故障进行随意检查的行为。其次,检查者还要对主电路、电动设置情况等进行仔细的检查,对设备触头、熔断路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此同时,检查者还应仔细检查线路的连锁节点、电磁线图等是否符合标准,考虑控制电流与主电路间的联系情况,对整个系统状态进行排查。再者,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所存在的故障后,设备管理者应及时对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检修措施,将控制设备的故障进行科学的排除。最后,对检修完毕后的设备应进行再次的检测,对之前所存在的故障进行重点检测,检测无误后,才可正常运行,是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控制,除了需要安装人员技术水平良好,还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电气自动设备稳定性控制方面进行分析,重点主要对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措施进行探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此为电气自动化设备稳定性控制奠定基础,为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吕志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8):391-392.

[2]陆晓昌.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提升措施[J].南方农机,2020(8):190.

[3]裴星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6):

[4]梁智.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探讨[J].云南化工,2019(12):169-170.

庞伍德,男,汉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983-10-10,大学本科,河北衡水市人,副高级工程师,20088月参加工作参与京唐公司炼钢部工程建设,参与精炼系统、上料系统、二次除尘系统和水处理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20095月至今任精炼区精炼系统电气及自动化点检工程师,负责精炼系统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设备改造,保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