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对分课堂在《实验针灸学》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基于微信平台的 对分课堂在 《实验针灸学》的实践

敖有光 , 黄娟 , 谭亚芹 , 王琦 , 王丹 , 刘白雪 ( 通讯作者 )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 为了培养中医专业学生对实验针灸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式模式运用于实验针灸学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老师用一半时间讲授本课的框架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课后学生学习老师通过班级微信平台上传的相关的教学大纲、PPT、思考题等资料,内化吸收,隔堂用另一半时间进行生生、师生互动讨论已学的知识,最后老师解惑总结。采用这样的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弥补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不充分的缺陷,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率。本文回顾通过基于微信平台对分课堂在《实验针灸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分析比较与传统课程在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探索具体应用模式,以期推广。

[关键词]对分课堂;微信平台;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22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010-05 [收稿日期]2019-06-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因此,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开展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模式1]。笔者尝试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验针灸学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氛围,增强了学生自学的主动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实验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现状

《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本理论、作用规律和作用原理,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突出的特点是将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及技术手段与传统针灸学相结合,对培养具有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素质针灸专业人才,促进针灸学术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由于实验针灸学理论课程内容的知识几乎涉及所有基础西医学学科及中医针灸学知识,内容枯燥,理解难度大,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实验技术并能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及深入思考,所以《实验针灸学》的学习有难学、难记、难操作。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一次性将知识点系统性的灌输给学生,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学习效果差。

  1. 对分课堂的内涵及优势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PAD Class Model)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3年提出的一种基于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它简称PAD模型。它的特点是将教学活动时间明确划分为三个部分:讲授( Presentation)、内化吸收( Assimilation)和讨论( Discussion)。其核心思想是将部分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另一部分是通过学生讨论和师生互动进行互动学习。优势在于教学安排科学,课堂讨论安排合理,既可增加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率3]。张学新教授复旦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课中,86.4%的学生认为与传统班相比,对分课堂效果非常好。2014年9月,复旦教发中心将对分课堂列入学校教改研究课题,同时,陕西理工学院、陕师大等高校也将此教学模式立项研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迅速为一线教师采用,全国从中学到大学,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被多所高校引进,涵盖多门课程[2]。 同时也被引入医学教育4-5],但在中医教育中被引入还很少报道。

  1. 微信平台的应用

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学校Wi-Fi全面覆盖,为在线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上传制作内容丰富有特色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图片、微视频等多种先进数字资料手段,形象生动的高度浓缩呈现要点难点内容及教学思考题等教学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定制学习,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合理应用微信平台,为学生课后讨论和反馈等提供交流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外学习机会,而且也利于师生及时互动。

. 基于微信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在《实验针灸学》教学中的实践

笔者采用基于信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在针推班实验针灸学的教学过程中,效果显著。首先要建立教师全体班级成员的微信群平台,并对班级进行分组,每6名同学为1组,具体教学安排为在开学实验针灸学12节教师讲授实验针灸学课程内容(讲授( Presentation))课后教师在班级微信群上传教学大纲难点重点内容及相关知识点的PPT、短视频等资料,布置思考题,学生阅读教材参考微信群里教师上传的资料进行学习,并完成班级微信群教师布置的思考题,提出自己的疑惑及心得3节课上20分钟

学生就上1、2节课程内容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再用10分钟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再用10分钟教师全班学生一起交流,最后5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解惑答疑并进行总结讨论( Discussion))。4节教师讲授新的内容课后教师在班级微信群上传相关的教学大纲难点重点内容及相关知识点的PPT、短视频等资料,布置思考题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内容,参考微信群里老师上传的资料进行学习,完成班级微信群布置思考题,提出自己的疑惑及心得内化吸收( Assimilation)),5节20分钟学生就上4节课程内容小组内部交流,再用10 分钟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再用10分钟教师全班学生一起交流,最后5 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解惑答疑并进行总结讨论( Discussion)),6节教师讲授新的内容依此类推,每次上课第一节讨论上节内容,第二节老师讲授新的知识课后教师在班级微信群上传相关的资料,布置思考题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参考微信群里老师上传的资料进行学习,完成班级微信群布置思考题,提出自己的疑惑及心得。

在学期末通过学习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分析进行教学评价,考试成绩发现比以往有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同学们喜欢这教学方法,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有趣,提高学习兴趣,师生互动充分,培养了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率。

四、总结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课堂精讲知识点,课后内化吸收,隔堂讨论,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课堂安排合理,隔堂讨论充分,教师指导性教学增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学习效率高。因此,结合实验针灸学的教学特点,应大力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针灸教学中的应用,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针灸学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广泛培养高素质的针灸人才,从而促进针灸学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丹丹,潘琰. 新时代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新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04):72-73

[2]郭义 . 实验针灸学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1

[3] 张学新.对分课堂: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 5):5-10

[4] 陈超杰,梁燕妮,杨红梅,等.“翻转 + 对分课堂”混合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

药学教育,2020 ,36 (6):55-58

[5] 戴舒惠,罗鹏,李侠.基于SPOC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2,30(02) :234-237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中海紫御东郡 敖有光18513147167


[基金项目]2021内蒙古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YJXGG202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