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任丽娟

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80

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52例孕产妇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随机抽取76例患者,前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后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研究表明,在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产科患者而言,风险管理的实施不仅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更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关键词:风险管理;产科护理管理;应用

引言:产科本就有着较高的风险性且较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此实施风险管理就可以提前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来进行规避。本次研究对比了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差异表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所纳入研究的152例对象均为院内产科收治孕产妇,时间在2019年5月~2020年4月区间,2019年5月~10月为实施前,2019年11月~2020年4月为实施风险管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分别为(27.68±4.01)岁、(38.05±1.25)周与(29.16±3.47)岁、(38.79±1.38)周,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疾病以及意识障碍,各项资料较为均衡。(P>0.05)。

    1.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遵照医嘱在患者饮食、锻炼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指导,同时做好产前产后健康教育、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等知识的宣教工作,并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其不良情绪。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对以往较易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实际风险因素所在,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以此来起到有效规避作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组建风险管理小组,为保证后续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需在护士长带领下成立风险小组,组内成员需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及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并划分实际责任范围,以此来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使其能够规范自身操作行为,降低因个人因素所引发的风险事件发生[1]。(二)风险识别与评估,因产科风险因素相对较多且有着繁杂性特点,对此还需要有前瞻性,对极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明确高危风险事件,并评估每一位患者的风险等级,根据等级实施不同护理模式。(三)风险处理措施①强化护理培训,护理人员作为主要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其专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与护理质量有着密切管理,对此还应当定期展开培训,将各类风险所产生的危害性一一为其讲解,同时告知其具体风险管理实施步骤,如交接班、护理文件书写、日常巡查与仪器的查看等,以此来提升其风险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少差错问题发生。②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病房内温度、湿度控制工作,确保其处于较为适宜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其次在病床前、走廊、卫生间张贴小心跌倒坠床等标语,以此来起到时刻警示作用。最后病房内早晚均需消毒清洁,降低交叉感染问题的发生率,将危险物品远离孕产妇[2]。③产妇与新生儿基础护理,因孕产妇在该时期情绪波动较大处于极其不稳定状态,对此护理人员还应当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辅助患者做各项检查,并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患者各项需求。同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按摩乳房以此来加快泌乳,在产后观察产妇的阴道分娩物形态、总量等,以便于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等风险事件。其次还需要保证新生儿呼吸道的顺畅性,防止因堵塞出现窒息,并做好身体的清洁与护理工作,如脐部、眼部等区域,从根本上保障新生儿及孕产妇的生命健康。

1.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及体态特征,在发现异常时应当及时展开救治,并做好详细记录与工作,将对患者的影响降至最低。若观察组的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该护理管理模式具有一定效用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在此次研究实验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时可采取SPSS19.0,计量资料等各项指标可用(x±s)表示,计数资料可用[n,(%)]表示,将t及X2作为检验所用。其中数据比较后若P<0.05,则证明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通过所记录整合的数据来看,与对照组相比,实施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有所减少,总发生率分别为13.16%、3.95%,经对比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格1所示。

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n

跌倒坠床

产后出血

新生儿窒息

伤口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76

2

4

1

3

10(13.16)

观察组

76

0

2

0

1

3(3.95)

X2


5.869

4.622

5.179

4.021

6.37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与其他科室相比,基于孕产妇的特殊性,产科的风险因素相对较多,对各环节的护理要求也相对较高,而且任何操作的不规范性均有可能给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并引发护理纠纷事件,影响医院的声誉。对此护理人员不仅需规范自身操作行为,增加巡房次数,还应当对各风险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前制定防治措施,将风险降低最低。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通过数据来看,实施风险管理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的实施,不仅可以降低产科各风险事件的发生,更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产科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萍,凌劼慧,赵伟萍,俞玉莲,邵红,吴菁,叶旭春,崔静. 产科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206-208.

[2]王莹,白丽娜,顾婷,范静,李靓. 产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的调查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2021,27(01):173-175.


作者简介:任丽娟(1987年7月)女;民族:汉族;籍贯:北京;职称:护师;本科学历;

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