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2
/ 4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

夏丽丽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现在为止,我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日夜坚守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以“英勇请战、舍我其谁、不怕牺牲”的大无畏气概和“向阳而生、逆行为民”的争先精神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卫生职业精神。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为进一步激励我院全体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抗疫积极性和工作干劲,应该加强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本文就主要综述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疫情防控;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自疫情发生以来,相关部门也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为各地科学、规范、有序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提供相关指导。各地区在原本的心理热线基础上,统筹协调多部门、多方面的心理热线服务,努力为公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各学校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心,为疫情防控下的学生提供心理干预和咨询。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机制正在形成。

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进行人文关怀,要更加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深入落实科学防治要求,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是重中之重;及时地为医务人员提供社会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评估和缓解住院患者的情绪,缓解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以此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医院的温暖,不断提升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个人的获得感。

1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心理疏导

常态化疫情防控给个体和组织均产生了很严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长久的应对会诱发焦虑、抑郁、烦躁、恐慌等心理问题。所以,需要以其实际情况联合不同群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干预,给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病情也要积极预防、减轻和控制疫情诱发的社会心理影响。加强心理疏导,要实施分类干预。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人在面对突发性危机的时候,个体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某种焦虑情绪和恐慌心理,各种群体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应该及时将心理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有效地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以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心理疏导工作的重点[1]。应该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给被影响的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干预,病情要积极预防、减轻和控制疫情的社会心理影响。

1.1 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心理疏导培训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过程中,做好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很有必要。医院心理专家给医务人员开展了相关的心理疏导培训,让护理人员们了解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疏导专业技能,和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心理医生以工作和生活中容易发生的各种压力,医务人员比较常见的生理、心理、认知、行为等的变化,给医务人员讲解缓解压力和调整心情的方法,指导医护人员面对和接受不良情绪的发生,了解更多舒缓放松心情的方法[2]。让护理人员们可以正确认识和面对本次公共卫生事件,调整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情,调整好自身的心理和情绪,保持最优的状态在隔离病房进行工作。

1.2 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心理支持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不管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均会产生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问题。为了解决疫情诱发的抑郁、焦虑、烦躁、恐慌等不良心理问题,为疫情防控工作助力,医院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给医院院一线工作人员和服务保障人员讲解各种情绪疑虑,减轻个人压力[3]。医院会宣传报道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正能量事迹,提升所有人的积极性。

1.3 积极地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医护人员通过相关的培训后,可以有效地评估住院患者的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对其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以专业心理专家对不良心理问题进行相关评估,针对个案采取专业服务计划及方案,提供全天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给患者提供线上的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的服务,使其可以消除焦虑、恐慌和对未知的恐惧,也要积极、理性的面对疫情,提升其面对疫情的自信心,能够积极地面对和配合治疗[4]。针对心理压力比较严重的情况,在进行心理疏导后如果还是没有有效的缓解,心理咨询专家以患者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然后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1.4 常态化积极理性引导社会心态

通过疫情防控形成的立体化、全覆盖的宣传网络,整合资源,固化线上线下扩影响、主流媒体引方向、社区宣传广覆盖的舆论阵地,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宣传网络,加强宣传引导、价值引领,常态化开展健康心态教育,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性社会心态,提升应对重大事件的心理弱势力[5]

1.5 常态化评估普通人群心理状态

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部门、各相关社会团体应该通过各类专业心理人员和团体,提供简单易操作心理测评工具,引导单位内、团体内、行业内的各类人群进行自我检测、自我疏导、自我调试;选用科学高效心理测评系统,定期为各类人群开展一次科学、客观的心理测评,常态化研判人群心理状态,对评估中的异常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关注人群心理阶段性变化,根据情况调整心理服务举措。

1.6 常态化关注重点人群心理状况

政府机关部门应该根据现有各类咨询渠道,通过开通高质量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建立三级微信群(泛社群、聚焦服务群众和重点陪助群等)、成立线下心理援助干预小组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信息咨询、心理支持、情绪疏导、个案辅导服务,将青少年、老年人、患者及其家属,医疗、公安、交通、社区等一线工作人员作为重点人群,常态化关注重点人群心理状况,为其提供一个获取科学、精准心理健康服务的途径[6]

1.7 常态化提供普遍人群心理疏导服务

开展立足社区,心社联动工作模式,培训具有心理咨询职业技能的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招募一批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援助志愿者,专业心理服务资源与基层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优势互补、双向协作,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将心理服务纳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以社区为工作的基础单位,建立起一支具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心理工作人员队伍,常态化为广大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维护社会情绪健康稳定。

2 医院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做好人文关怀,需要帮助不同群体免除后顾之忧。病毒无情,人间有情。当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干部职工、科研人员和志愿者们,工作压力和强度大,生理和心理负荷高。对此,各地区各部门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人员轮休,做到张弛有度。对于长时间奋战在抗疫一线,或者已经被隔离而无法回家的工作者,也要给予他们的家庭相应的关怀和照顾,做好温暖人心的工作。充分考量心理需求,努力解决实际困难,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勇士们才能专心致志、义无反顾与病魔作战[7]。同时,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人民群众才能更加安心和放心地做好居家防护。

2.1 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提供有效地帮助,解决医患的各种问题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医院疫情防控小组需要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需要的帮助。以省、市卫健委通知要求,针对疫情防控医疗人员和家属工作、生活等各种方面进行关心。以线上的方式建立疫情防控医疗人员家属群,方便随时和疫情防控医疗队员家属取得密切的联系,积极联系相关团区委组织青年教师,为其提供线上志愿服务,通过微信、视频、图片等方式给疫情防控医疗队员进行相关课业的培训和辅导。在线下及时给疫情防控医疗队员投保“法定传染病”保险及意外人身伤害险,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有效地做好关爱保障工作,给其发放暖心联系卡,给家属解决困难的问题。把疫情防控医疗人员双职工家属安排在非一线的工作岗位,可以给他们留下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针对疫情防控医疗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孩子上学、奖励、职称等各种待遇。患者住院的过程中,主动给患者生活提供各种帮助,如果出现了情绪不良的患者应该及时地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轻身体的痛苦,和减缓其心理压力,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的温暖。针对要出院和康复的患者,要定期进行随访,咨询他们的病情变化情况,帮他们解决对疾病的担忧[8]

2.2 加强宣传,提升价值认同,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医院管理人员不光要主动积极地宣传医护人员正面典型、正能量事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医患之间对医院文化价值的认同,寻找其中感人的故事。把辛苦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的双职人员、保证为物资努力工作的后勤人员等幕后的感人事迹,采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树立典型。激励医护人员写下抗疫记录,把自身工作的感想写成文字,既可以有效地充实自身,将更多的正能量事件传递下去,以此影响更多的人,提升医护人员战斗疫情的自信心和勇气。在医院中要营造轻松的氛围,在接待患者的时候应该以微笑面对,在比较醒目的工作区域贴上正能量的标语、病房设计和物品摆设,晚上对患者康复有帮助的相关细节,让患者感到安心,提升其安全感。将室内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进行改善,设立数量够多的医生和护士更衣室、休息室,给医患双方足够的舒适感。

2.3 妥善做好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保障

针对性地做好医学观察人员及其亲属、独居老人、无法生活自理和长期患病在家等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服务。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引导,不歧视患者、医学观察人员及其亲属,切实防止对其就业、上学造成负面影响[9]。要通过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有效化解恐慌和压抑情绪。对医学观察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及有特殊需求的其他人员,了解其生活需求和困难,积极想方设法确保其生活稳定、心情平稳。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孤寡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依托社区深入细致地做好生活保障、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2.4 针对援外医疗队员的八个一关爱工程

(1)构建一个“关爱平台”。建立援外抗疫医疗队员关爱台账,汇集队员及其家庭基本现状,重点解决困难诉求,全面保障援外队员的医疗防护、生活用品,同时做好返锡后隔离场所及生活用品的应对保障预案[10]

(2)赠送一份“养生礼包”。组织开展上门慰问,为每个援外医疗队员赠送中药辟瘟香囊及保健茶饮,做好指导使用。

(3)专设一条“心理热线”。为每位援外医疗队员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和解压服务,指定本院心理专家随时给予专业指导。

(4)落实一套“政策待遇”。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按相关规定申报“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优先推优入党入团,优先评定年度考核“优秀”。落实好队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政策,包括履职中确诊感染后的工伤保险待遇、人道救助以及专项慰问金等。

(5)营造一个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作用,大力宣传报道在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感人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支持、参与疫情防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6)配备一个“后援团队”。组织医院志愿者服务队、青年突击队为“后援团队”,为队员家庭提供消毒杀菌及未成年子女、高龄老人关爱照顾。同时,按要求为每户家庭落实好相关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护物资的配备[11]

(7)组织一次“健康体检”。为每位援外的医疗队员及时组织安排一次健康体检。

(8)组建一支后备队伍。在全院范围内组建一支疫情防控后备队伍,充实防控力量,采取轮休、补休等方式,保证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及时得到必要休整,防止带病上岗。

2.5 针对本院一线员工的五个一关爱工程

(1)构建一个“关爱平台”。由党办、工会牵头,将一线员工按党总支、分工会所属,党支部与工会小组为单位划分包干区域实行全员关爱,为一线员工发放中药预防汤剂,实施各种关爱提醒措施,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安全等保障[12]

(2)专设一条“心理热线”。为一线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由本院心理专家随时给予专业指导。

(3)健全一支“保障团队”。充分调动医院党政工团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性,对抗疫一线人员在不能顾及家庭的情况下,负责对接落实子女和老人的关爱工作,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同时,合理安排一线人员的值班与轮休,确保员工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工作状态。

(4)落实一套“政策待遇”。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按相关规定申报“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优先推优入党入团,优先评定年度考核“优秀”[13]。落实好队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政策,包括履职中确诊感染后的工伤保险待遇、人道救助以及专项慰问金等。

(5)组织一次“免费体检”。抗疫工作全面结束,医疗秩序恢复正常后,根据相关政策,第一时间安排落实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免费体检、健康促进等专项行动。

3 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合理统一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院管理应该加强重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主要偏向被动,但是人文关怀比较重视主动;心理疏导主要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人文关怀主要是为了构建价值认同。所以,在医院的管理期间应该做到两者的合理统一,必须有效地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才能够有效地减轻一线工作的压力、提升医患之间的满意度,以此建立健康、积极、和谐的医院内部环境。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从个人层面讲,要保持理性平和,对疫情有科学认知,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不偏听偏信、不盲从跟风、不信谣传谣,坚定战胜疫情信心。从社会层面来说,要涵养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氛围。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

4 小结

医院在工作中应该不断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且也要做好由于疫情需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自主医学观察员工的人文关爱工作,不断促进关爱工程的完善实施,让我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切实增强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疫情防控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动员和激扬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参考文献

  1. 张亚军,吴丽华,邵杰.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院管理中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32(2):2.

  2. 彭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为例[J].管理观察,2013,(017):83-84.

  3. 张于,王舵.建立和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调查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J].2021(2017-8):38-40.

  4. 陈雅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养老机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20,(03):124-128.

  5. 宋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稳定工作[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07):81-82.

  6. 王秀平,孙玺璋,邹昕迪.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品质培育提升路径研究[J].心理月刊,2020(20):3.

  7. 迟璐,曹晓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J].西藏教育,2020(10):37-40.

  8. 闵金荣.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实现途径[J].中外医学研究,2010,8(7):2.

  9. 白学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国心理服务机构如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J].2021(2020-6):730-731.

  10. 包晰,沙丽娜,池朝霞.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实现的路径思考[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1,39(4):4.

  11. 段伟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现代企业文化,2015(14):51-51.

  12. 李刚,黄思枫.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升级应对策略分析[J]. 2021(2020-7):13-16.

  13. 吕佩源,高文娟,何其慧.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综合医院防控体系的构建[J].2021(2020-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