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小组活动”在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3

“巴林特小组活动” 在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黄意

赣州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 江西 赣州 341 000

【摘要】目的:探究“巴林特小组活动”在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接收的68名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生带教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情况的差异。结果:活动开展前,两组杰斐逊共情量表评分和护患沟通能力评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活动后,观察组杰斐逊共情量表评分和护患沟通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活动”在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巴林特小组活动;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

康复医学科护理是一项专业技能要求高且繁杂的工作,其要求需要护士对各种疾病的康复知识能够掌握,并且也需有与患者沟通的技巧能力,善于交流[1]。“共情”区别于“同情”,是个体感知或想象其他个体的情感,体验到其他个体的感受的心理过程[2]。近年来,随着医学及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各种新型带教模式也逐年应用在护理带教中推广。巴林特小组旨在促进全科医师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共情和沟通能力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3]。本研究将“巴林特小组活动”运用于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接收的68名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名。两组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习生带教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具体措施如下:①“巴林特小组活动”小组的成立阶段,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主持人首先为小组成员介绍巴林特小组的概念、意义、方法及对共情和沟通能力的影响。②“巴林特小组活动”开展阶段,每次由1名成员分享自己在康复医学科实习中遇到的难忘经历或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进行案例汇报和讨论,实习生依次轮流进行案例汇报。③“巴林特小组活动”总结阶段,小组成员分享参加活动的对今后康复医学科护理工作的启发和感受,并提出对活动的建议。

1.3观察指标 (1)共情能力:采用杰斐逊护士共情量表(护生版)评估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得分越高表明共情能力越高。(2)护患沟通能力:采用许亚红等[4]编制的适用于我国护理实习生的量表评估实习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得分越高说明沟通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 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共情能力评分的比较 活动开展前,杰斐逊共情量表评分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活动后,观察组杰斐逊共情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杰斐逊共情量表评分的比较(`x±s ,分)

组别

n

观点采择

情感护理

换位思考

总分

活动前

活动后

活动前

活动后

活动前

活动后

活动前

活动后

对照组

34

53.11±4.23

54.25±4.66


43.49±4.15


45.06±3.62


8.45±1.21


9.32±1.55


105.81±7.72


108.21±6.37


观察组

34

53.27±4.42


58.70±4.82


42.69±4.73


50.84±3.34


8.39±1.23


10.68±1.57


104.96±5.88


117.86±5.94


t


0.324

5.741

0.631

6.721

0.157

4.814

0.193

8.692

p


0.716

0.000

0.510

0.000

0.862

0.000

0.876

0.000

2.2两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比较 活动开展前,两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的比较无差异(P>0.05);活动开展后,观察组患沟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患沟通能力量表评分的比较(`x±s ,分)

观察时间

组别

n

计划和准备

启动

收集信息

给予信息

理解病人

沟通结束

总分

活动前

对照组

34

14.23±1.80

17.25±1.69

28.53±2.36

14.62±2.63

16.45±2.77

15.55±2.51

106.31±4.62

观察组

34

14.31±1.83

16.94±1.63

28.84±2.41

14.85±2.51

16.82±2.91

15.84±2.24

107.52±5.81

t


0.562

0.732

1.324

0.663

1.116

1.420

1.362

p


0.589

0.369

0.168

0.152

0.251

0.164

0.317

活动后

对照组

34

17.66±2.75

19.93±2.48

35.84±2.38

18.35±2.75

17.99±1.71

18.86±1.23

127.91±5.16

观察组

34

19.89±2.16

23.67±2.84

39.85±3.24

22.67±2.33

22.03±2.21

23.58±2.77

151.66±5.92

t


5.228

7.614

7.403

8.764

9.015

11.241

23.10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相关调查研究指出约90%的护理人员缺乏现代康复意识,有部分护理人员从未接受过康复培训甚至不知道医院设有康复医学科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而康复科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因其包括疾病的心理护理、共情能力、沟通能力、康复功能锻炼等

[5]。因此医院要保证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的质量,就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新的带教模式。本研究表明,“巴林特小组活动”已成功应用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并取得了不错带教效果,尤其在共情能力和护患沟通技能方面。

综上所述,“巴林特小组活动”在康复医学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康金凤.探讨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康复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7,15(7):129-127.

[2]黄翯青,苏彦捷.共情的毕生发展:一个双过程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04):434-441.

[3]董建俐,沙丽艳,伊静,等.巴林特小组培训提升护士情绪智力及沟通能力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6,31(21):73-75.

[4]许亚红,李小寒.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的研制[J].护理研究,2008(05):460-462.

[5]赵月飞,林楚华,饶静云,等.案例教学法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康复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5(1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