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

王育珊

厦门市梧侣学校,福建 厦门 361100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应用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师生关系改善、学生快速成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养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教师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小学学生的学龄特点和学龄兴趣做出有效的考量和分析,利用激励机制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构建措施

引言

想要更好地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益和质量,激励机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就小学学生的学龄特点而言,激励机制可以充分地调动小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关注教师所规定的规章制度。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应用激励机制的优势和影响有很多。

1.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中构建的重要性

首先是激励机制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毕竟小学的孩子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困难,而激励制度的运用,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别人交流,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氛围,从而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其次,如果能够有效的运用激励制度,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毕竟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找老师和父母帮忙,老师和父母都会认为这种依赖是比较严重的,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更好的回报。

最后,有效的运用激励机制可以缩短师生的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关系,降低老师在教学和管理上的困难和困难,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指导,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也能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学生,制定出更好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2.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

2.1.构建目标激励机制

想要更好地落实激励机制,首先则需要明确相应的目标,而目标的设定不应当从整体出发,而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地设置目标,秉承着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需要根据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并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们朝着小目标进步,引导学生们对于以后的发展有具体认识。此外,教师还应把握好每个学生的差异,制定出符合学生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根据学生们做题的数量或者是记单词的数量来相应地减少学生们的作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制定一个高一点的小目标,而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教师要适当地减少目标,并且更多地给予这些同学鼓励与帮助。

为了保证目标激励机制有效地落实于实践操作当中,教师应当构建多方位的沟通渠道,首先教师应当加强与其他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的沟通,在沟通和交流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每一个学生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教师需要认识到家长的教育价值,与家长积极沟通,家长可以较好的洞悉学生的变化,而教师也可以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学生,例如学生在学习某门学科过程当中的情绪变化以及学生在某门学科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进而推断出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通过多方位信息的有效收集,对学生进行精准描像,了解学生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作出有针对性的目标设定,提高目标激励机制落实于实践当中所能起到的实践效益。

2.2.构建竞争激励机制

竞争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缩短他们的成长周期,老师们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竞争机制来约束他们,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建立竞争机制时,教师可以利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比赛经验。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处理问题的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都有相同的工作,然后根据他们所做的工作,对他们进行客观的评分,从而确定最好的一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教师要从实际工作实际出发,分析怎样才能有效、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推动班级管理水平的不断优化与提升,同时,在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公平、公正。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除此之外在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学应用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小组的合理分配,小组的合理分配将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益,为了让小组竞争更加激烈,也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竞争激励机制当中,教师就需要将学生合理分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人数以及学生学科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划分为a层,b层和c层,然后再次根据小组的数量以及班级整体数量,分析每组学生当中a层学生数量,b层学生数量和c层数学生数量,以此为基础来展开小组分配,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保障小组之间的综合实力相当,这样在竞争的过程当中也不会因为某一个小组遥遥领先或者某一个小组持续落后导致小组竞争的兴趣较低。另外一方面通过a层,b层,c层学生的合理搭配,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实现相互帮助,在共同探讨的过程当中,共同提升,共同促进。

2.3.建立感情激励机制

情感的沟通,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上一层楼,成为老师和老师的朋友,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们接受、接受、习惯这种管理方式,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氛围。情感激励在实际运用与建构中,应该以学生为基本指导,并透过情感激励机制的建立与优化,使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引导与教育措施,促进班级制度的实施,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情感激励机制的运用上,教师要注重语言的艺术和功能,通过语言的调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气氛;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小,认知能力尚有欠缺,而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言语可以激励他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语言具有着不容忽视的张力和影响力,它可以有效地搭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情桥梁,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扶,让教师的引导具备更好的效益,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推动学生成长和进步,教师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见证学生的成长,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尊重和认可,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加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是重要的教育单位,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而班级制度的确定则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长,就小学学生而言,小学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自控力与学习能力都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在小学班级中建立激励机制,这是较为契合于小学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的,通过激励机制的引入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有爱的学习环境。在小学班级中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学生可以起到较高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武玉雪. 分析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163-164.

[2]吴楠. 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 学周刊,2021,(20):171-172.

[3]谭炬. 分析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1147-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