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治安一键报警系统设计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塔河油田治安一键报警系统设计及应用

张效卫 刘香爱

乌鲁木齐赛瑞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830003

摘要: 通过对塔河油田安全保卫的需要分析,针对油田治安防控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一键报警的及时上报警情并减少伤害的系统应用施。

关键词: 油田安全保卫一键报警应用  

塔河油田主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部分区域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负责勘查、开采的区块合计44个,矿权登记面积14.4万平方公里,生产和生活区域分布较广,尤其是部分偏远地区安保防范力量相对薄弱。同时随着城镇防范力量的加强,使不法分子可能将袭击重点由城镇转向油田,致使油田反恐维稳形势的日益严峻。

  1. 塔河油田治安防控的问题

1.1主要问题

多年来塔河油田面积不断扩大,传统的保卫治安队所靠人防人治的方式已经远远达不到管理的要求,由于油田地处戈壁沙滩,红柳、胡杨丛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场所,不法分子利用治安防控人力资源的不足伺机作案,盗取油田财产,严重时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为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及联合处置能力,急需在油田内有人值守地点建立一种长期、快速、有效、便捷的报警方式。通过网络实现跨区域、大范围的警情快速传递。为应对当前防恐防暴形势,急需在油田内部进行信息化、科技化的技防系统来补充人力的不足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实现联网联动。

1.1.1 人防

负责勘查、开采的区块合计44个,矿权登记面积14.4万平方公里,生产和生活区域分布较广,尤其是部分偏远地区安保防范力量相对薄弱。总共配置有9个治安检查站,每个站配置一个班组7人,24小时工作。承担正常油区进出物资的检查、和周边生产场所的日常治安消防管理,点多面广,人少事多,工作量负荷极大。

1.1.2 技防

目前各站安装有治安卡口车辆抓怕,站点监控点位巡视周边,现有报警设施为警铃警号与中心不联网,属于信息孤岛,报警设施单一。当发生警情时候只能通过电话或按响警铃,当多点出现警情时,报警接警电话容易占线打不进去,影响警情上报,现场的警铃警号容易刺激不法人员冲动不理智对安全保卫人员产生人身生命危险。

2、针对治安防控体系的设计和解决方法

通过塔河油田一键报警项目的建设,组建一个由区域、单元、网点构成的油区网格化防控体系,加快警情传递及应急反应速度,全面保障油田员工的人身安全。

2.1 实现方法

通过一键报警系统的建设,实现油田区域内快速警情传递,实现网格区域内的联防、联治。 具体功能如下:

2.1.1报警功能:

当现场人员按下一键报警按钮后,立即将报警信息传递至网格区域内责任主体单位处,责任主体单位对报警信息进行研判,并可将警情信息通过客户端实时发布,该片区内所有点位可通过客户端及时了解周边时间状态,实现联防联治。

2.1.2防区管理:

按照分公司网格化管理要求,将油田划分为4个区域15个单元,每个区域和单元设置责任主体组长单位各1个,责任主体组长单位可对辖区内的单位进行新增、删除,新增单位必须在油田治安消防中心治安综合登记管理系统中录入。

2.1.3地图系统:

系统将所有报警点位在地图中进行标识,根据用户权限设置,显示模式共分可为三种方式:一是全面显示油田内所有点位信息;二是显示管辖区域内所有点位信息;三是按照治安网格化建设,显示本区域或单元报警点位信息。

同时在地图中应当能显示该单位录入信息,例如:归属单位、人员、防暴力量,装备配备等情况。

2.1.4 手机短信功能:

当各责任主体单位确认警情的真实、有效后,可通过平台立即将信息发送至相关领导、人员手机中,实现快速警情传递,为处置提供宝贵时间。

2.2 网络架构 

目前油田内大部分厂、站、生活区均已接入SDH光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具有24小时网络监控功能。当网络故障时,信息中心将立即收到报警信号并及时处置,同时根据VLAN划分设置,可保障一键报警系统专用链路通畅,不会受到其他网络业务影响。该网络路径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优点。

62ac14b77f985_html_c750dc35d81f6da1.png

2.3系统管理构架

2.3.1网格化:

按照中心网格化建设方案,将油田划分为4个区域15个单元,各联防区域责任主体组长单位负责片区内报警点位的管理,油田治安消防中心负责各责任主体单位报警点位使用、维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62ac14b77f985_html_a061cce9a05dc7ad.gif








2.3.2 系统分级管理

针对生活和生产区的点位特性,体现出点多面广的特征,根据系统框架设计,共分为三级防控建设,具体设置内容如下:

三级网点建设:各个计转站、单井、各分队生活基地等小型人员聚集区域为主体。

二级单元建设:生活区主要是如轮台基地、联合基地、油田建设联合生活基地和以各采油(气)厂的机关生产生活基地和下属的各分队生活区。以上生活区都有专职保安队伍和基于各自单位的安保人员,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基本完善,相对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一级区域建设:以区域责任主体组长单位为主体,以联合站中控、值班室等 24 小时有人职守地点为依托,按照区域网格划分范围进行管理。

结束语:以油田治安消防中心为主体,信息中心及各采油气厂、单元组长单位为技术支撑和业务支持。对油田一键报警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具体设置如下:

1、油田治安消防中心将发挥安保监督检查的职能,定期检查各单位一键报警系统的建设、使用、维护,并纳入安保考核项目中。

2、为油田一键报警系统的使用、维护、后期新增点位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和标准: 

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2.《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 670-2006)

3.《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A/T 514-2004)

4.《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JT/T 455-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