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同管理在中小型电建企业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施工合同管理在中小型电建企业中的应用

赵子鸿

能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9


摘要:随着电力建设的工程数量和建设规模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合同管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施工单位的立场出发,通过一些施工合同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相应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合同管理;电建企业;


电力资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电力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而增大,而电力应用在建设过程中承担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整体需求上看来,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加大推进电力建设的力度,电力建设的工程数量和建设规模在不断增加和扩大,整体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呈上升趋势,所以对工程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过程中不可获取的重要一环,自然据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好合同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纠纷问题,尽可能地促进解决施工全过程的合同纠纷,确保电力建设工程的进度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施工单位的立场出发,通过一些施工合同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相应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一些在合同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冗长的施工周期带来的合同纠纷。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建设项目,施工周期较长是电力建设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而伴随着整个项目大多数过程的施工合同自身所具有的,生命期也相对较长,在施工企业这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中通常会带来较多的压力和问题。究其原因有很多:从整体时间跨度上来讲,施工合同本身的生命周期不仅包含施工期间,还包含招投标以及合同谈判时间以及竣工后的保修期;从施工过程跨度上来讲,很多电建施工项目无法做到完全连续施工而是由很多分散在较长时间线上琐碎的施工时间段组成,这也是与施工类型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不进一步探究,但项目整体过程牵涉到的合同管理的工作周期长,时间跨度大,与此同时整体的经济、政策环境会出现较大变化,合同自身也经常会隐藏一些无法轻易发现的风险问题,带来的合同双方的纠纷需要我们的提起重视。

2.合同双方缺乏契约精神带来的合同纠纷。施工合同通常牵涉到多方主体,而中小型电建企业在电力建设工程中时常由于合同的组成结构方式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时常会有在合同中占优势地位的一方缺乏契约精神的情况出现。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合同签署的过程中没有坚持严肃认真的态度,签订双方在没有认真了解合同条款的前提下,就随意签订合同,更有甚者无视合同的正式性和法律性,采用类似于口头性质的补充条款,无法体现相应的公平性;一方面存在执行者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的情况,直接导致最终合同缺少基本的公平公正性。与此同时,电力建设工程普遍具有专业性工程较多同时专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而通常中小型的电建企业不具有完全满足专业需求的能力,这是就会出现例如一些承包商违背契约精神及条款,偷工减料致使工程质量低下,或者私下对工程进行转包、分包等违法行为,酿成了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部分建设单位以不当理由拖欠各类工程款项,发包单位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拒付承包商应得的工程款等各类现象,这些都是缺乏契约精神所带来的合同纠纷。

3.合同管理不善带来的经济损失。当前市场环境下,处于经济利益较低的行业的企业会将完全追求经济利益定为主要目标。退一步来说,在合同执行和管理者的层面上,具有部分漏洞、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合同被通过,合同敲定时与招投标时期具有一定的冲突,合同双方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合同弱势方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这些都是常见问题,会带来利益上的损失。由于施工合同涉及诸如建筑专业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多个领域,想要做好合同审查这一工作势必对决策及参与者的要求较高,既要专业领域精通,又需要对各领域及交叉项目有所涉猎,做到居高临下掌握全局的态势,形成专业团队进行合同管理工作。反之,如若在施工过程中合同仅仅仅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与工程需求相脱节,技术人员对其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形成不连贯的体系,会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当然这种情况的成因业余中小型电建企业自身的规模与格局有一定的关系,但正因为有这一方面的因素才需要在合同管理中加强对企业合同管理一体化的建设。

在这里,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做法,加强对于中小型电建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上的合同管理问题。

1、将合同索赔作为合同管理的保证项目。对于施工周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内,整体环境与技术无法突破的条件下,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合同索赔及有效预防索赔的认知需要等到加强。大多数的索赔问题都以施工合同为基础,同时也可以说索赔是合同的时间性发展。在施工合同已经明确列出了合同价计价方式和相应的条款,这些既能够作为索赔的依据,也是反索赔的预防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小型电建企业来说,环境因素及市场价格调整一类的不可预测因素通常占据重要的部分。同样,在部分项目,特别是施工设计分离的项目中,会存在很多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的问题,这些人为因素也需要纳入考虑。因此,对于合同管理人员,越加强对于合同条款的研读和细究,越能够发现其中的风险因素,从自身出发,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2、加强对合同签订审批流程的管理。企业应组织各方面专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也可以加上企业经营的经验教训,对合同签订审批流程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存在一个合适的合同管理机构,对每一次的施工合同管理进行反思并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水平,为企业自身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相应的保障。

3强化自身具有的法律意识这种自身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完善与强化是为了能够尽量减少双方之间问题与纠纷的出现以及发展,有很多承办方由于缺少基本的法律意识,在签署合同时根本没有仔细检查并了解合同中包含的基本条款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匆忙的进行签约,尤其是在违约条款以及违约条件部分也并没有进行仔细的检查还做出具体的规定,引发了诸多问题。因此,在签署合同时,双方都必须提前认真检查好合同中包括的各项条款制度,承办方在签署时也要对合同的正规性以及谨慎性做出进一步的仔细检查,这将会大大减少出现法律纠纷的概率。

4、扩大对合同管理的认知的范围。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企业出台相应的文件和制度进行支撑。对于管理者而言,形成团队管理是进行好合同管理和其他管理项目的支点,而对于团队人员的内容分配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内。另外,在合同寿命的全过程中都需要专人进行合同管理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招投标文件,施工项目的风险分析,合同的制定、审批流程文件,都需要得到专业管理;最后要健全合同文档管理系统,对于招、投标文件、预付款保函等资料都要逐一收集起来归档方便查找。

5施工合同交底是底层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的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施工合同都与之相去甚远。为了能够做好合同管理落实到所有人这一工作,对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交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想要确实地执行好合同规定的项目,交出业主满意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参与的全员都有必要参与到合同管理的责任和使命中来。


参考文献:

[1]邓海霞.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J].山西建筑,2012,38(8):273-274.

[2]宋常青.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合同管理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3(0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