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高段提纲式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高段提纲式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方柳缘

临海市白水洋镇中心校

摘要: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构思与写作的能力。而提纲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对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下面,笔者将从写作提纲模式探究、写作提纲教学方法探究以及写作提纲评价方式探究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小学高段提纲式作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提纲式作文教学”、“小学高段”、“策略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体质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单一灌输式知识教育无法满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将目光聚焦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与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板块,因此在小学高段写作教学中引入提纲式教学这一方式,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写作提纲模式探究

“提纲”从其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概括性极高的文字形式,它是通过关键词句的形式把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地表达出来。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已经初步具备了提前构思的意识,教师只需要借助图片或者板书展示提纲模型,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提纲模式,模式的选择上遵循思维导图的形式,分层罗列写作要点,具体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括号式、圆圈式、流程图式等,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最恰当的提纲模式。

圆圈式提纲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详细展开,依据主题展开联想。一般由两个圆圈组成,小圆圈里写得是文章主题,大圆圈里放的是和这个主题相关的细节和特征。因此,小学阶段写景、状物类作文适合运用圆圈式提纲。

流程图式提纲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的展示事物发展的顺序,因此写事类作文适合运用流程图式提纲理清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括号式提纲是按照总分的格式,对写作对象做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构思。因此,写人这类作文适合运用括号式提纲,通过整体描写和局部描写相结合,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当然,提纲模式的选择是受具体题目和写作要求影响的,因此教师在教授写作提纲模式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选择恰当的提纲模式,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几种提纲模式组合运用。

  1. 写作提纲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高段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但是依旧存在写作兴趣低下,“记流水账”,文章中心不明、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而提纲式作文教学注重以中心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提前构思,围绕提纲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的开展写作。那么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提纲式作文教学呢?

1.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小学高段学生自主意识形成并逐渐增强,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写作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教学五上第二单元习作《我的“漫画”老师》为例,这是一篇以老师为写作对象的作文,习作的要点是结合具体事例突出教师的特点,适当表达学生对于教师的感受或者情感。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容易拘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创设情境,如开展“班级吐槽大会”,教师带头谈谈自己的性格特点、说说搭班老师的工作趣事儿,以教师的视角为学生提供写作灵感与素材。

2.审清题意,确定中心。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作文教学,教师要借助具体情境,教会学生仔细审阅作文题目和作文材料的方法,如轻声默读作文题目,圈话关键信息(习作的主题是什么?要写什么文体?要写几件事情?命题作文还是题目自拟?)等,教师还可以通过点评学生发言的方式将本次习作的要求渗透,教师还要借助幻灯片或者板书等形式将写作要求简洁地呈现,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避免偏题、离题作文的出现。

3.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激活思维,挖掘材料。在初期的提纲式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一个关键词,让学生围绕关键词进行头脑风暴,把所想到的全部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再依据行文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将事件大致内容分条记录,形成提纲;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部分提纲,让学生依据材料和个人的想法,补充完善提纲。以教学五上第一单元《我的心爱之物》为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喜爱”就成了这篇作文的关键词,引学生以关键词为支点,展开联想,通过思维的辐射不断去发掘与主题相关的生活积累,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学生就更容易触及到独特与深刻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小组讨论,选择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以理性的目光对素材作严格审视,以便最终拟定写作提纲。偏离中心的,必须剔除;复杂模糊的,将其舍弃;与他人雷同,毫无创新的,尽量不选择。沙里淘金,留下的便是精彩独特的内容,将它们简单记录,成为作文提纲的备选材料。

4.安排结构,拟定提纲。

结构安排是作文提纲的核心部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提纲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结构。

首先,要安排好材料的先后顺序,即引导学生清晰的知道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分为几个段落?用关键词或者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顺序把要写的内容罗列出来。其次是安排好材料的主次,确定好主要内容,重点来写。根据文章的中心,选择哪些内容要详写?哪些内容要略写?并在每一部分的内容旁边注明“详”、“略”,具体列出重点段落的写作层次、步骤、顺序等。如教学五下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例,有不少学生选择的事件是——学习包饺子,提纲中呈现为,开头简单交代为什么我要亲自包饺子;中间部分分买材料、包饺子和吃饺子三部分;结尾说说这次亲自包饺子后的感受。从整个框架来看,这样的提纲是完整的,但是学生在安排结构上就出现了问题,许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容易把买材料这部分详细来写,而包饺子部分经常被一笔带过。于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并且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将包饺子的过程写具体。

、写作提纲评价方式探究

教师在写作之前对学生的提纲进行评价反馈,评价时是要做到对象分层、形式多样。

学生自评。在提纲评价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提纲做检查和点评,通过学生自评的形式引导学生养成检查提纲的习惯。

生生互评。教师可以通过同学间互换提纲的方式,组织学生对他人的提纲进行批改与点评,遇到比自己好的提纲,学生可以学习借鉴;遇到不好的提纲,学生可以通过指正他人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提纲设计水平。

教师点评。教师可以运用整体批阅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提纲进行评价。

同时,依据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面对班级作文优等生,可以采用自我批改与组长互改的方式,拔高优等生的自我批评与学习的能力;对于班级作文中等生,采用组内优等生批改中等生提纲这一方式,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对于作文后进生,采用学生一对一帮扶和教师面批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扶贫”。

提纲式作文教学不仅仅为了教会学生学会文前构思,而是希望使学生真正掌握作文方法。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总结作文学习中的进步与收获,不断反思每一次列提纲和写作时存在问题;同时教师要及时加以评价肯定,使学生在“先构思,后作文”训练过程中,收获写作的兴趣与信心。

参考文献:

1.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M].赵明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拓.初中提纲式作文教学初探[N].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5]:101-102;

3.徐婷婷.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2020[12]:20-22;

4.王瑶.论写作提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1]:55;

5.田超.提纲式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10):127-12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