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化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消肿化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张峥 张淼 张振宝 郝萌

昌平区中医医院 脑病科 北京 昌平 102200


摘要:目的:针对消肿化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6月-2021年6月,纳入10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消肿化瘀汤治疗(观察组,n=50),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n=5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展开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7.14%)高于对照组(82.86%),(p<0.05);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指标对比,ADL评分值观察组患者(33.11±2.7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29.65±2.55分),(p<0.05)。结论:围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消肿化瘀汤用药,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生活自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消肿化瘀汤;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的常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危急的特点,同时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因此,如何针对高血压脑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其针对性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临床中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以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压联合脑保护为主。有研究指出,中医治疗方案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上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佳的优势。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消肿化瘀汤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6月-2021年6月展开研究,纳入10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观察组中(消肿化瘀汤治疗,n=40),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大者73岁,年龄最小者45岁,平均年龄(57.41±4.8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6h,平均时间(4.20±0.33)h。。

对照组中(常规对症治疗,n=50),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44岁,平均年龄(57.52±4.9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8h,平均(4.24±0.36)h。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予以患者心电监护,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进行掌握,针对脑出血症状,进行止血处理,同时予以患者营养支持,保护胃黏膜,抗感染等治疗;对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症状进行处理。

观察组患者,消肿化瘀汤治疗:消肿化瘀汤方剂组成及剂量分别为三七粉(冲服,6g)、全蝎(6g)、血竭(3g)、川芎(10g)、大黄(10g)、水蛭(10g)、红花(10g)、桃仁(10g)、珍珠母(10g)、胆南星(15g)、石菖蒲(15g)、郁金(15g),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晚)口服用药。

疗程:2个月。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1]:治疗后,综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与病残程度进行判定,前者降低幅度在85%-100%,病残程度0级,以上为显效,前者降低幅度在50%-85%,病残程度1-3级,以上为有效,其他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效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进行评定,在ADL量表中,评分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正相关。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62aaecd20a622_html_1e8dba5d43747fbc.png ”,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疗效判定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7.14%)高于对照组(82.86%),(p<0.05)。见下表1:

表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34(68.00%)

15(30.00%)

1(2.00%)

98.00%(49/50)

对照组

50

30(60.00%)

13(26.00%)

7(14.00%)

86.00%(43/50)

X2

/

/

/

/

4.8913

P

/

/

/

/

0.0269

2.2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效果

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指标对比,ADL评分值观察组患者(33.11±2.7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29.65±2.55分),(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高血压严重并发症,高血压诱发的微小动脉损伤,是此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基底节区动脉是主要出血部位。当出血后,患者会出血脑缺血、水肿、脑疝甚至是局部神经细胞的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性脑出血一般被归结为“中风”,其病理机制为“出血致淤”,因此,在治疗上,应当围绕“活血散瘀”进行[3]。本次研究即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应用消肿化瘀汤进行治疗,消肿化瘀汤中包含三七粉、全蝎、血竭、川芎、大黄、水蛭、红花等成分,其中血竭、三七粉具有止血、化瘀的功效,大黄具有化痰、止泻、通腑的功效,全蝎具有潜阳熄风的功效,水蛭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4],诸药合用,能够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现对症治疗,达到清热祛痰、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的治疗目的[5]

综上,围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消肿化瘀汤用药,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生活自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董芸. 消肿化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5):199-200.

[2]马维龙. 探究消肿化瘀汤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 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4):78.

[3]宋述强. 消肿化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0):1830-1831.

[4]齐风燕,王淑贞. 颅脑消肿汤联合西药治疗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4):3440-3443.

[5]王伟东,杨少清.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7):18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