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感冒面具的川崎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戴着感冒面具的川崎病

殷惠霞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0

小孩子的抵抗力较差,感冒发烧时长发生,许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感冒发烧并不会过分关注,只给予正常的小儿感冒药物。但殊不知,川崎病早期的症状与发烧感冒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但感冒的症状持续时间不会很长,通常1~2周的时间就会痊愈。但随着患病时间变长川崎病患者会出现更多其他的症状,严重的川崎病还会给患者造成心脑血管的损伤。川崎病的病因不明,其发病机制也尚不清楚,但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观察提示,其可能与感染有关,但迄今无法确定微生物是致病的唯一原因,还可能与免疫和遗传因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一种或多种已知或未知微生物侵入易感者体内,激活多种T细胞和B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若同时存在基因遗传易感性,则可能引发全身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川崎病的原因仍然未知,其发生机理也尚不明确,但通过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其可能与感染相关连,但目前还无法确认微生物为发病的唯一因素,还可能与免疫和遗传因素有关。许多研究者指出是由于一个或多个已知或不明微生物进入易感者身体,刺激了许多由T细胞和B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因此如果同时产生基因遗传易感性,则可以导致身体的血管内皮受损和功能障碍。

62aac2449a37c_html_bc1989a26acf51c2.png

川崎病第一次发现是在1967的日本,一位日本的儿科医生发现。该疾病的首次报告是该医生进行的,因此以该医生的名字来命脉该疾病。这类疾病在日本的儿童当中发病率是最高的,我国也曾有川崎病流行。

川崎病的全名也叫做: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是一个变态反应性质的病症。川崎病的感染一般以婴幼儿居多,发病的孩子一般年龄在五周岁以内,且男孩的数量超过女孩,感染时期不确定,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在感染的初期其表现与一般的流感发烧十分的类似,但到后期之后,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病症出现之后,诊断就非常的容易了。

川崎病的发热症状初期并不明显,但到后期高烧持续不退,使用各种抗生素都没有效果,且长期高烧。患者在发烧之后还会出现眼底出血,患者退烧之后眼底充血的症状就会消失。嘴唇和口腔内部还会有粘膜异常,并且伴随着充血发红,嘴唇还会出现皲裂的现象。除此之外,舌面还会出现许多小突起,人们形象的称这种凸起为杨梅舌。手臂和脚上也会有一些明显的症状。患者如果呈现急性症状,手臂及腿上都会出现硬性水肿,手脚掌及指尖的前端都会伴有潮红。在恢复期间这些症状都会慢慢消失的。在恢复期间,指尖末端与皮肤交接的地方会出现脱皮的现象。这些都是川崎病的典型特征。

川崎病发病的过程还会伴随着躯干多个部位红斑形和猩红热样的皮疹。这种现象多数出现在患病的一周之后。还会出现肛周的皮肤变红脱皮的现象。严重的患者还会伴随着一侧或两侧的淋巴结节肿大,摸起来会有硬硬的感觉,但淋巴结的表面不会出现明显的红肿,待患者恢复正常之后,淋巴结节会慢慢的恢复正常。

川崎病的病症除了与感冒病症相似之外,后期的病症还会与猩红病症相似,在诊断的时候也要有所区别。这两者发病阶段有所区别,川崎病常见与4个月~3岁的婴幼儿,而猩红热常见于3岁以上的孩子。但这个年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不能根据患者的年龄来判断患病情况。医生还是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来进行诊断。如果患者伴随有心脏冠状动脉病变,那么大概率是患有川崎病。

川崎病要早发现、早确诊、早处理,特别是五周岁以内的小孩、婴幼儿在出现连续高烧五天以上并且应用抗生素无效时应及早就诊,并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处理,不能盲目的应用药物甚至是更换药品以及停药等。当孩子出现异常的时候,就需要前往医院治疗,那么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首先要完成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是否存在异常,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有贫血的情况。还要进行血涂片检查。血涂片检查主要是确定患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是否增多,确定空泡和毒性颗粒当中的中性细胞数是否上升。

川崎病的主要防治目标,是抑制全身血管炎症、减轻冠脉损害,并避免冠状动脉瘤生成和血栓性闭塞。针对急性川崎病患者,应该在感染后及时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和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对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可以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还要更加注意的是,川崎病重在早诊断、早治疗。川崎病患者的治疗周期在12~14周左右。若有心血管病变或尚未完全治愈者,可遵照医嘱长期按时口服用阿司匹林,并注意在饭后服药以减轻消化道反射。依据发病后2周、1月、3月以及零点五年内到院检查心电图以及超声波心电图,检查恢复状况,并在心肌技术研究专家中心及专科门诊随访检查,以便于进一步进行诊断与指导。无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在出院后的1、3、6个月或1~2月内开展一次全面检测。

川崎病患者日常饮食注意避免食用较硬或易造成口腔黏膜损伤的食物,如坚果、带骨头或带刺的食物等。如果合并了冠状动脉疾病,患儿还需要多食富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膳食,并且宜进食清淡、容易消化系统吸收率的膳食,并且尽量避免进食高脂类、油腻、辛辣、刺激性的膳食。

年纪小的儿童常因缺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之疾病影响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哭叫、拒食、抗拒运动等反常现象还会产生恐慌或不安全心态;中学龄期的幼儿在住院治疗后由于不上学或耽误了功课,则可形成不安、暴躁以及焦虑的心态。因此,在掌握了儿童的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等后,可以对年长儿加以情绪安抚、心理引导方法、听儿童歌曲等;对儿童则通过读童谣、听故事等方法分散注意力,从而促使儿童静心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