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应用水筋针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预后改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应用水筋针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预后改善分析

敖仲梅

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 62001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促进应用水筋针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预后。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接受水筋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未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0例: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持续干预6个月后视觉模拟VAS量表、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水筋针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局部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提升。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水筋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

近些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渐激增,该病确诊人数逐渐增多,该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物长期用药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物理治疗起效缓慢,手术治疗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大,近些年,部分临床研究已证实水筋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但是部分护理研究学者提出对应用水筋针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开展早期护理以提升预后效果[1]。本次研究为论证上述观点,比较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6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以及早期护理干预接受水筋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0例早期护理干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15例、女性患者共有15例,患者年龄在35岁~70岁、平均年龄(53.51±1.45)岁。对照组30例未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护理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16例、女性患者共有14例,患者年龄在36岁~70岁、平均年龄(53.50±1.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且结合浮髌试验、膝关节X线、CT检查、MRI检查以及关节镜检查均确诊膝关节滑膜炎,且患者接受三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效果较差。(2)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获知本次研究目的且均为住院患者。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2) 伴风湿类疾病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炎、痛风等其他疾病致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患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精神、肿瘤等疾病患者。(4)孕妇。

1.3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接受水筋针治疗。

1.3.1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水筋针治疗操作完毕,拔出水筋针器械,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术后3-5天借助拐杖下地行走,每日2次,每次10-15min。患者术后1周若术区消肿,则指导患者患侧膝关节主动伸屈运动,伸屈角度应根据患者耐受能力逐渐增大,每日锻炼1-3次,每次持续锻炼10-15min。患者术后3周若膝关节屈伸锻炼时未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则护理人员可准许患者尝试独立行走、快步走、奔跑以提升患者下肢耐受能力,并在术后6-8周,患者无不适感的前提下准许患者开展负重训练,每日锻炼1-3次,每次持续锻炼10-15min。

1.3.2实验组(早期护理干预): 该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术后24h护理人员即指导患者行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者取平卧位,足尖朝上,绷紧大腿并同时保持膝关节处于伸展位,持续5-10s,而后放松,再次收缩,患者术后1-3天,每小时行20次,术后3-10天,每小时行30次。同时患者在术后24h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的基础上行高抬腿训练,患者每次尝试抬高患侧下肢,抬高至距床面20cm,持续5-10s后放下,每次持续锻炼5-10min,每隔2h训练一次。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膝关节疼痛以及膝关节功能,VAS量表0分不痛,最严重疼痛为10分,0-10分伴随评分的提升,患者局部疼痛逐渐加重。Lysholm总分0 - 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状况越好。

1.5统计学处理

SPSS19.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VAS量表得分以及Lysholm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感以及膝关节功能[χ±s、n]

例别

例数

VAS量表

t值

P值

Lysholm评分

t值

P值

治疗前

6个月后

治疗前

6个月后

实验组

30

6.08±0.11

1.63±0.17

23.165

<0.05

0.58±0.15

2.78±0.35

25.258

<0.05

对照组

30

6.11±0.14

3.11±0.14

23.362

<0.05

0.57±0.16

2.03±0.34

23.573

<0.05

t值


0.564

23.471

-

-

0.561

27.673

-

-

P值


>0.05

<0.05

-

-

>0.05

<0.05

-

-

3讨论

膝关节滑膜炎是膝关节软骨发生退变或损伤后继发滑膜组织的异常增生,水筋针技术是以西医解剖、手术操作为基础,根据中医经筋理论,利用水筋针治疗系统及相关经筋器械,疏通关节内外经筋,运行气血,祛除关节内外的横络病变[2]。对于接受水筋针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在术后24h护理人员即指导患者开展患侧膝关节康复训练,可增强患者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提升膝关节的稳定性,提升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止痛因子的吸收,进而缓解局部疼痛,提升后期膝关节恢复效果[3]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6个月后膝关节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水筋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早期护理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晓燕.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3):95-98.

[2] 周蓓蓓. 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与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 健康必读,2021,15(19):30-31.

[3] 王杰. 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的护理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76):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