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畜牧兽医预防管理及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农村畜牧兽医预防管理及发展

郭德疆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人民政府 黑龙江牡丹江 157041



摘要:随着时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城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畜牧业规模逐年扩大,畜牧业所占农村经济比重全面增加.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形成,但要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现代化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质量和生活水平,提高新技术引进和使用效率,进而提高相关人员的收入,提高畜牧兽医行业的综合效益。但现代化的趋势会逐渐演变,畜牧业的投资少,收入高,这在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同时也对人多地少的问题有效避免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畜牧兽医领域的新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兽医微生物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兽医预防技术等在现阶段应用广泛。

关键词:农村畜牧兽医;预防管理;发展

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畜牧养殖业的健康水平与人们的食品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防疫工作非常必要。

1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1.1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落实

在畜牧业的养殖工作中,无论是兽医还是动物,做好疾病防控措施,才能保障工作更好地开展,必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病调查和记录,将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工作和规划中,有效提高防疫工作的实际成效,确保畜牧产业的安全开展。

1.2防疫基础设施的设置

在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防疫工作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和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与防疫工作能够取得成效有着必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因此,完善防疫基础设施的设置和建设,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

2农村畜牧兽医预防管理

2.1加强培训工作,强化养殖户防疫意识

在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是否强烈,直接关系到动物是否安全健康。基于此,一方面,相关部门领导应加强对养殖户防疫意识的培训工作,确保养殖户对疫病危害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加强养殖户在防疫工作上的正确开展;另一方面,在现如今的法治社会中,无论是在任何行业,都应该要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引进官方兽医人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区域内畜牧养殖业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动物卫生、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检疫工作,在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和促进畜牧养殖发展上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2严把动物防疫质量关口

动物防检疫的重点在基层,村级防疫员是动物免疫的主力军。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搭建动物防疫检疫一体化管理和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对所饲养动物防疫情况的全面掌握,与监测平台、屠宰行业监管系统、兽医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信息资源耦合,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申报、检疫、监督和标识的电子化管理,强化兽医行政运转效能。同时,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动物检疫程序,实现省、市、县和乡级间信息资源共享。一是发展基于RFID天线系统感知技术的电子耳标,形成升级版的电子标签、读卡器、天线和应用系统。二是建立资源信息数据库,以养殖场(户)为原始单元,通过电脑或手机APP“移动端口”等设备,按照属地管理将其基本信息录入数据库,收集记录动物品种、类别、健康状况以及出栏等信息。三是对畜禽运输车辆进行备案和登记,通过GPS跟踪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查看运输车辆运行轨迹,实现对运输车辆和动物的动态跟踪监管。四是加强对动物的落地监管与定点屠宰。对进入二次饲养环节的动物,及时更新记录,继续进行养殖监管;对进入屠宰环节的动物,做好宰前查验和登记,实现肉类产品养殖、屠宰、销售与质检全程追溯。五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建立信息资源智能风险评估体系,实现对动物分布、发病情况、产品消费的宏观掌控,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六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借助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对畜种类别分布、畜牧生产、疫情预警进行掌控和评估,分析和挖掘各类数据的相关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

2.3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养殖行为

首先,针对一些落后地区的养殖场,政府应重视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在发生疫病后及时对各区采取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疫苗和药剂的充分供量,全面落实防控物资的及时到位,同时也要监督防疫经费的去向,是否真正落实到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投入,确保防疫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对于基层畜牧养殖业在防疫基础设施的缺乏,政府应积极投入设备,例如,加强兽医实验室的建设,甚至是引进专业的医疗团队,保障区域内对动物防疫政策的开展;最后,对畜牧养殖业的工作做到上传下达,针对防疫设施匮乏的地区,及时上报上级部门进行资源补充,确保区域内的养殖场、养殖户都能在防疫设备完善、防疫技术先进的环境下开展工作,提高防疫工作效率,减少动物发病概率。另外,区域内也要严格监督各大养殖场、屠宰场对所在区域的防疫措施进行清理维护,保证防疫措施的卫生干净,促进防疫工作的优化发展。

结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动物防疫工作,如果在养殖的动物中有患病的,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由此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大范围传播而造成严重的损失,不仅会给畜牧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导致风险问题。畜牧兽医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对动物防疫工作充分了解,基于此对当前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认真分析,具有针对性地将防疫措施制定出来,对传染性疾病有效控制,避免在动物群体中流行,确保动物养殖安全,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钱顺.农户生猪养殖新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J].科学种养,2018(3):154-155.

[2]王建辉,魏杰,赵辉,等.肉用山羊多胎繁育与饲养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12):12-13.

[3]索南措.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及开展对策[J].工程与管理科学,2020,002(4):125~126.

[4]杨杰斌.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研究[J].畜牧业环境,202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