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M药品核对机的误报警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4


MDM药品核对机的误报警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黄利宏,关鹏程 ,王钦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0655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对减少MDM药品核对误报警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减少MDM药品核对误报警率为活动主题,调查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MDM药品核对误报警率由改善实施前的7%减少到使用后的4.32%,目标达标率为102.68%。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MDM药品核对误报警率,加强药房管理质量,同时提高了药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关键词品管圈;MDM药品核对机;误报警率


Caus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False Alarm of MDM Drug Checking Machine

HUANG Li-hong,GUAN Peng-cheng,WANG Qin-bo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zhou 51065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upply circle activity on reducing the false alarm rate of MDM drug check. Methods:A group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and the activity theme was to reduce the false alarm rate of MDM drug checking machine.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o find the causes,corrective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and the activity effect was confirmed. Results: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the false alarm rate of MDM drug check decreased from 7%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ment to 4.32% after use,and the target meeting rate was 102.68%. Conclusion: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alse alarm rate of MDM drug check,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pharmacy management,improve the pharmacists'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and enhance team cohesion.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MDM drug checking machine;False alarm rate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智能化逐渐应用到各个工作场所,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加强药事管理[1]。智能化药房是药房管理的一种科学模式,目前,全自动药品分包机、MDM药品核对机正在我国许多医院药房得到应用和推广[2],但由于药品核对机的假报警,导致MDM药品核对机的工作效率降低。

品管圈作为一种医院管理工具,已经运用于医院护理、患者宣教等多方面的质量改善中并取得了好的效果[3]。为减少MDM药品核对误报警率,科室于2020年1月~2020年6月开展了以“减少药房MDM药品核对误报警率”为主题的品管活动,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的资料来源于MDM药品自动核对机中的误报警记录:改善前从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共统计29634袋,改善后从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统计25625袋。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药师以自愿参加为原则报名参加品管圈,圈长由组织能力较强的药师担任,药房主任担任辅导员,共收5名圈员,一名圈长,一名辅导员,成立品管圈。

1.2.2主题选定

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各自列出主题,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等4个方面进行评分,最终选“降低MDM药品核对误报警率”为本次活动主题。主题中提到误报警率是指MDM药品核对机核对指示有问题而实际没有问题的药袋占总药袋比例。计算公式:误报警率=误报警袋数/总的药品袋数×100%。

1.2.3拟定活动计划

绘制活动计划甘特图,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置阶段,设定计划进度,并规定步骤的实施时间和责任人,其中每一步设定第一责任人。

1.2.4现状分析

自制查检表,查检自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MDM药品核对误报警原因,检查结果显示: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误报警药袋数量平均共693种,其中显示药品并行与重叠的药袋数量374种,显示药品透明的药袋数量153种,显示药品倾斜的药袋数量108种,显示药品位移图像50种,其他8种见表1,根据80/20原则将药品并行与重叠、药品透明、药品倾斜确定为改善重点。

表1 查检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单位袋数)


并行与重叠

药品透明

药品倾斜

药品位移图像等

其他

合计

总袋数

误报警率

2020年1月

425

153

115

50

7

750

10536

7.12%

2020年2月

369

157

112

48

8

694

10025

6.92%

2020年3月

327

150

98

52

8

635

9075

7%

月平均件数

374

153

108

50

8

693

9878

7%

累计百分比

55.49%

77.49%

91.63%

98.85%

100%




对药房2020年1、2、3月份药品核对机误报警率进行统计(袋数)

1.2.5目标设定

依选题过程中的圈能力得分64%,本题的圈能力应为80%(评价后的分数是3.2分,占总分5分的64%),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7%-﹝7%×77.49%×(2.5÷5×100%)﹞=4.39%

1.2.6原因解析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从药师、药品、制度几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用鱼骨图见图一分析得出药品透明、药品并行与重叠、药品倾斜为改善重点,并根据80/20原则,投票选出要因。

1.2.7真因验证

收集2020年4月误报警药袋数量,药品透明药袋数量153种,药品并行药袋数量212种,药品重叠药袋数量162种,根据选出的要因,设计查检表,对近效期药品693种进行调查,进行真因验证。最终确定MDM药品核对误报警的真因为:药品透明、药品并行、药品重叠。

1.2.8对策拟定与实施

根据真因,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及小组讨论提出对策。通过评价法,从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三个方面评分,最终确定4条可实施对策[4,5]:①药品本身原因-透明,原因:部分药品颜色较浅,在药品照片建档时没有调节好光线强度,导致光线直接透过药品。对策:在照片拍摄时在药品下方垫上纸张减少光线强度,调节相机摄入亮度,从而增加照片清晰度。②药袋问题-并行和重叠,原因:由于药袋是统一规格和大小,内科患者口服药品种类较多,同时探头识别时认定多种药品连在一起为一种不规则药品,在与档案库匹配时找不到相应的药品档案。对策:设定每袋药品上限数量,减少由过多药品导致的重叠、并行等假报警。③药品位置问题-倾斜和位移图像,原因:当药袋进入自动核对机时,药品位置不当,未显示出药品正面、背面或侧面,无法匹配;位移图像是由于在探头拍照提取图片信息时,药袋移动造成模糊不清的位移图像,无法匹配。对策:在整理药品进入MDM核对机之前,平铺药品,避免堆积;需检查MDM核对机的运行情况,确保信息系统的正确。

2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在2020年4月到2020年6月收集到的药品核对误报警药品袋数369种,较实施前693种减少了324种见表二,图一,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4.32-7)/(4.39-7)×100%=102.68%,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7-4.32)/7×100%=38.29%。

表2 改善前后核对机误报警袋数对比(n,%)


并行与重叠

药品透明

药品倾斜

药品位移图像等

其他

合计

总袋数

误报警率

改善前

374

153

108

50

8

693

9878

7%

改善后

175

69

75

47

3

369

8541

4.32%

提升率

53.2%

54.9%

30.55%

3%

62.5%

47.75




62a99ecc7a5ff_html_2fb6b8bba5e2362.png62a99ecc7a5ff_html_d867e224a890fe30.png

图1 改善前后核对机误报警柏拉图对比


3讨论

药品核对机可以提高核对效率,但核对机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每包药品较多时,核对机无法准确的识别,从而误报警[67],这时需要药师找出该包药品重新进行手动核对,重复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品管圈是一种持续性的改善质量管理的组织形式,无论是对医院还是患者均有助提升药学服务质量[8]

通过仔细寻找导致差错的原因[9],寻找解决方案,规范操作,坚持日常维护,做好核对前准备,才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高临床效率[10],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将MDM药品核对机的作用最大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11]。采取预防优化措施:①定期更新核对机资料库内药品档案,及时更新更换规格的药品和新入药品的信息;②每日检查记录MDM核对机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定期保养。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参考文献

[1]李晓平,姚梅.药房自动化设备[J].医疗装备,2016,29(05):42-44.

[2]Tsao NW,Lo C,Babich M,et al.Decentralized automated dispensing devices: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and economic impacts in hospitals[J].Can J Hosp Pharm,2014,67(2):138-148.

[3]胡玉娟.运用品管圈提高护士对住院患者入院宣教质量的研究[J].临床研究,2016,24(04):16-17.

[4]王钦波,周圆,区颖涓.自动药品核对机应用问题分析与探讨[J].现代医院,2019,19(03):342-344,347.

[5]刘欢,邓霞,秦燕,等.品管圈在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问题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4,13(19):2538-2540.

[6]张钰宣,吴斌,史亦丽,等.自动化药品检测机检测单剂量口服分包药品的准确度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20):2111-2114.

[7]顾君,雷琼,张倢,等.自动包药机串联自动核对机调剂模式在我院中心药房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药房,2018,29(15):2135-2138.

[8]许燕玲,张伟萍.药师参与品管圈活动的实践及体会Δ[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3):409-410,411.

[9]梁丽梅,黄惠燕,许百虹,等.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件数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2,23(25):2350-2352.

[10]姚洁文,陈燕鸿.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在医院药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4):189-190.

[11]于嘉.自动化药房:让药师走近患者[J].中国执业药师,2008,5(10):3-5.


作者:王钦波,E-mail:wangqinbo@163.com


收稿日期:2020年11月10日

出刊日期:2021年1月10日

引用本文:黄利宏,关鹏程,王钦波.MDM药品核对机的误报警的原因分析及改进[J].当代介入医学, 2021, 1(01) : 1-2. DOI: 10.12208/j.ddjryx.2021.0078


Copyright:© 2021 by author(s) and Open Access Journal Research Center.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62a99ecc7a5ff_html_fb17a695465e8001.png62a99ecc7a5ff_html_4a7841fc2f0d3302.png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