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浅析 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朱常武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县

摘要:招商引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也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在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招商引资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也成为了各个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在经济政策中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工作、如何才能够打开思路、利用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如何才能够平稳有效的使得外来的资本或企业在当地扎根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在招商引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在发展中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所在。

        关键词: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招商引资发展现状

        (1)目标设置过于简单

        有些政府思想仍然滞后在传统的仅仅引入资本方面,所以在下发招商引资政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过分注重资本引入的数量,将其视为招商成败的衡量标准,轻视招商引资的实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大部分情况下,政府为招来较高的资本而放弃目前区域现有效益。例如: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环境、生产制造等。

  (2)招商引资政策比较单调

        这些政策大部分均是通过下发大量投资待遇为主。完全没考虑这种丰厚政策会阻碍本区域内一些企业的健康成长。第一,在招引外资时,各个区域竞相下发一些鼓励政策,导致在这种不良的竞争环境下,有些区域得到了少部分融入外资,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招引外资加入。第二,在下发这些大量投资待遇时,对本区域的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局面。各种各样的鼓励政策的实行,常常以减征或免征外商税费的方式,这样一来外资的成本投入也就随之降低,其制造的产品成本小,利润却十分优厚,但本区域的企业却只能“干瞪眼”,无法享受与外商一样的待遇,甚至要面对不平等、不公正的恶性竞争,在区域经济进步中起着严重的制约效果。

        (3)招商引资行为不集中

        一方面,招商引资时,时常各个区域私自进行,为获取一些引资项目争得头破血流,互相打压,往往最终都没有获得投资商的垂怜。虽然是取得投资,也还是在经过严重的损害本区域经济效益和破坏环境的情形下交换而来;另一方面,各个区域时常进行反复的过度开发,严重浪费大量有利资源,招商引资行为实在是缺少未雨绸缪的思想和集中化特点。

        (4)政府方面

        目前,我国各省、市、县、区不但把招商引资作为审核功劳的主要标准,而且一些乡镇也在模仿这种方法。不依照自身现实经济实力开展的招商引资,毫无疑义会造成诸多问题和漏洞。首先,乡镇工作重心划定为招商引资。其次,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把招商引资细分为各个小任务,落到每个人人头上,让工作人员有紧张感,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还有安全生产的问题,一些区域能依靠煤炭资源实行招商引资。过分注重经济利益的提升和环境的维护,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有很多煤矿事故在频频发生,各区域轻视安全的做法是主要原因。

(5)业务钻研不够,新型招商方法运用不精

各地的基层招商工作人员并不是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多被日常性事务所困,系统全面掌握招商引资业务的机会少之又少,而碎片化的学习又难以达到实效,所以集中训练也多以形势、经济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而实务性的专业技能训练则较少。基层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新时期招商引资形势发展格格不入,运用创新方式处理招商引资新问题的能力不足。



  1. 创新招商引资思路

  (1)重新确定所属位置,充分体现企业主体地位

        在改革开放时期,政府一直扮演辅助、支持角色,企业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政府牵头能有效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将政策作用充分体现,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在20世纪80和年代90年代,政府出面,企业受益这种招商引资方式的的确确取得杰出成就。然而,在中国加入WTO后,无论是世界经济体系还是我国经济系统都有了较大转变,国际中招引外商的竞争环境愈来愈激烈,招商引资渐渐体现出标准化、科技化、合理化的特征。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设置了专属的外资引进组织,以此占据市场中的主要位置,招商引资操作形式和规范制度日益具有标准化、全球化、技术化、科学化。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必须要将招商引资当成一种专门的工作去落实和经营,禁止将其视为一种政治目标,上级和基层要共同作用,层层递进。与此同时,政府要从主角变成配角,放权让企业与外商进行沟通、洽谈、在盈利中求发展。

      (2)丰富引资目的,实现引资向引知、引智方向的开阔

        在各区域下发的招商引资规程条款中,无论是相关《指导》《手册》,还是各种文件,重点描述一定放在招商引资上。而最吸引眼球的内容一定是与之相对应的鼓励、激励政策,不难发现,各个地区对招资都非常感兴趣。但是,一些单一的招商引资形式,不是特别完美,无法取得良好成效。若创新思路,实行双管齐下:“引智、引知”共同效力的挖掘措施,会带来一箭双雕的双赢成果。有些区域和企业形成招资的实例说明:要想招资,需要在引智的基础上;要想融资,需要在融智的条件下。因此,这种做法能做到闻一知十,特别是为中西部区域的引资方面奠定有利基础。所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诚信引智,吸纳综合素质较高人才,还可以诚聘专业人士,招聘短时间兼职人员等。使用这些方法技能做到招资,又能完成引智;既能有效融资,又能实现融智,让企业在招商引资区域,真正的利用好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的造成的挑战和契机,实现双丰收。

       (3)淡化鼓励政策主要动力,让优质服务变成主要优点

        出台的各种鼓励政策大部分以减收、免收税费、减少利润形式为主,虽然表面来看十分吸引人,但是站在公正、平等的角度来说,这些鼓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一些不平等性和不公道性。这是由于一些企业表面上看是有很大惠顾,但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明显是不平正的,二者绝非完全相同。再加上一些惠顾政策弄虚作假,有很多内容的诠释权由政府负责,往往依据一些白条或者不符规定的政策下定论,甚至还存在一些欺上瞒下且无法实现的“空头支票”。不难发现,这些鼓励政策法律法规是不予维护的,而且还不符世界性招商引资的标准化操作的发展需求。所以,各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过程中,要转变视政府惠顾为主要动力的观念,把所有能力和时间放在完善投资环境氛围中,为商户给予一致、稳健、安全的法律保护和优质服务,切实可行的将真诚和标准服务视为本区域招商引资的主要力量。从而让人民群众对政府重拾信心,建设公平合理的市场运行机制。与此同时,还要全力体现中介机构的指引和优化意义(例如一些地方前往烟台进行招商引资,这时就要有效展现烟台上千家中介组织的服务指引作用和智力传输),完善投资专门组织,运用多样化模式快速培育掌握国家内外标准操控的高超招商引资精英。

        (4)转变明细单式推荐习惯,打造全面盈利形式

        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在搜集30个区域的招商引资项目简章时,全部使用明细单、表格的方式进行推荐介绍,无一例外,而且基本都是没有经过专业修饰的有错项目。其内容几乎都是公文型的模式:项目介绍、投资范畴、惠顾政策、通讯方式。这种招商引资明细单,一成不变,毫无新意,没有亲切感,不但无法调动外商的投资积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让各区域的招资人员的真情实意遭受冷落。从客观角度分析,各地这种顶礼膜拜或者热切期盼外商来投资开拓,自身却没有独特的想法和创新精神,敷衍了事的推介方式必然会造成与之相适应的不良后果,除了自食其果别无他法。

(5)健全管理制度,汇聚合力

在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对接前期,要加强各项信息研究工作,从行业准入、经济效益、安全环境、集约土地、行业先进性教育等方面对招商引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审查,做到前紧后松,将难点和问题都摆在最前面,以开局即领跑的速率引进建设项目。要加快“放管服”改造,实施负面名录,有力实施标准出让、一网审批、容缺预审、片区整体重新统一评估等机制,更加标准化的明晰项目管理落户过程,在机制层面为建设项目落户提速。要有力实施市级干部包联招商建设的机制,实现高位引进,力求有效。

(6)压实责任,严格考核

要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组织者主导,在省市级层次上强化招商引资管理工作的协调监督、通知组织调度、活动推广,为招商引资营造良性气氛。要继续对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引导,制定规范、科学有效、合理有效、平等、公正的考评细则,指导各单位严格履行建设项目落户程序,并进行招标引资考评排名。对于市直机关企业,要充分发挥其业务主管优势和服务能力对标贯彻政府“管行业必管招标”的规定,主动投身招商引资工作,为招标引入事业奉献一定能力。

        总结:招商引资不但要能吸引到,还要坚持住,更要有发展,政府要明确自身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和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原则,切实的为企业和外商的真正利益做考虑。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让招商引资的重要意义完全体现出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马顺龙,程靖.引进项目有高招——安徽凤阳创新思路强化招商引资纪实[J].农村工作通讯,2012,(20):57-58.

        [2]周名东. 千方百计“寻源头” 另辟蹊径“引活水”[N]. 盘锦日报,2017-04-05(003).

        [3]市招商. 创新招商引资思路 全面提升招商成果[N]. 晋中日报,2016-10-25(006).

作者:朱常武;出生日期:1979年9月9日;性别:男;学历:本科;籍贯: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县;在职研究生专业: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