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分析

白季明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摘要: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也开始对自身的居住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生态化的居住环境是人们高度追求的一个目标,但随着城市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导致城市污染问题不断突出,这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生态问题也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并为广大的城市居民创建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就需要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新时期的先进技术设备与技术措施,结合综合管理工作,把城市中突出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加大环境污染防控力度,从根本上抑制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并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的提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引言

生态城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属于最新的模式,此种方法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共生方面,并且凭借着自身强大的优势与特点,在各个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占据关键的位置。虽然说我们国家对生态城市的分析和研究还处在初期阶段,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并不会有“畏难”的工作心理与态度,对于城市规划转型当中的生态城市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必定会认真的分析,之后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方法,结合城市发展的情况与特点,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帮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更好、更长足的发展。

1生态城市的含义分析

据了解,生态城市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有学者认为,生态城市指的就是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在相辅相成当中获得共存;还有些学者站在了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认为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就是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真正地实现城市发展的一体化。

2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意义

环境卫生管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环境卫生监测、分析评估、质量管理、整改治理、维护等,保证环境健康和卫生安全,尽量降低对人们生存、生产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信息时代下,大数据技术作为新兴产物可有效支持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高效、全面地展开。比如运用云计算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可在管理中及时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和卫生事件,从而指导环境修复及整治工程的推进。同时也能够基于大数据分析,结合环境实际要素和参数,从而降低环境治理的难度,制定针对性的环境整治方案,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大数据可利用信息收集、高效共享和传递、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等功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的时效性,提高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效率,有效控制环境卫生问题的出现,以此增强环境及卫生管控能力,保证环境整体发展趋向健康形势。

3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策略

3.1强化环保宣传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为全面发挥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还需要从构建社会氛围开始入手,通过不断宣传环保知识令广大的城市居民能够正确了解自身所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从而能够在提升环保意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为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贡献自身力量。另一方面,关于宣传方面,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可通过充分利用媒体平台或目前普及性较广的自媒体平台,向广大的城市居民普及更多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知识,城市居民社会公众进行长期的思想熏陶,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并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令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规范自身行为,充分节约资源,从细节开始做好,共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同时也为各项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2编制环境管理规划

在以往的环境卫生管理规划的编制中,大多是以历史统计数据为主,按照所涉及到的要素进行规划,难以保障管理方案符合实际需求。而在信息时代下应用大数据技术编制环境卫生管理规划,则能够实现管理技术方法变革,实现迅速处理、实施展示以及多因素分析、智能决策等,确保环境卫生管理规划编制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充分将环境统计数据的实时性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并综合联系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信息,保证分析结论更具有精准性。并且通过大数据对各项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获取有价值数据后可建立环境数据与污染扩散模型、预测模型等,有效模拟复杂的环境演变过程,掌握未来发展趋势等。因此大数据技术可收集实时的环境信息,建立动态性数据库,以此为环境规划以及管理工作提供量化的、合理的决策支持。

3.3帮助区域合作与城乡和谐发展

首先,针对现阶段城乡之间有着很大不同与差异的问题,需要找到正确、科学的乡村发展道路,尤其要避免高能耗、高污染的错误发展模式。在未来,可以发展与乡村联系密切的小镇,并将小镇作为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帮助城乡在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共同协调发展,快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次,改变传统的重视城市、轻视乡村的错误认知,新建成的生态城市与已有的城镇都需要向着生态城镇转型的方向发展,只有将乡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对象,才能够真正的将生态发展的目标实现。最后,技术创新也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能够把生态理论应用到规划建设过程当中来的基础和支撑。所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相关的技术,帮助生态城市建设由单一的功能向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和前进。在能源方面,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并且正确的引导清洁能源的运用;另外,在交通方面,鼓励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这样不单单能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帮助绿色交通更好地发展。

3.4完善城市环境管理机制

城市环境管理机制是城市环境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为突出城市环保成效,相关领域人员还需站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以环保管理机制的合规完善为着力点,确保环保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践行主体责任制。在环保部门内部贯彻逐层管理,构建各岗位互相牵制、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有序性管理新局面,防止城市污染发生后责任定位不到个人而衍生出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二是明确管理责权范围。城市环保部门应清晰划定各岗位、各人员的具体作业范围,可以管理项目划分,即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或是以管理辖区划分,即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等。避免城市环保管理出现漏洞或是重复管理等现象。三是实施奖惩机制。为调动城市环保部门日常环境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可推出合规性奖惩办法,敦促管理人员自觉履行职责、承担责任,多方位强化城市管理实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下,环境卫生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快速有效地整治各类污染问题,打造宜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蒋慧.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方法及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9):170-174.

[2]徐鹏,徐千淇,包存宽.论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环评与“双评价”的整合:基于规划环评技术导则和“双评价”指南的制度文本分析[J].环境保护,2020(增刊1):82-88.

[3]孙宇红,白宏涛,王会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学研究现状及对策探讨[J].环境科学导刊,2020(4):84-87.

[4]张霞,黄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环境保护措施[J].环境影响评价,2020(3):51-54.

[5]蒋慧.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方法及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9):17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