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探析

张俊

安徽省合肥市 庐江县城北小学幸福校区 安徽省合肥市 231500

【摘要】作业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学以致用、提高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借助作业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对教学做出调整和完善的有效措施。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所学,提高运用能力。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紧扣“学情”这一中心,设计要符合小学生认知需求,难度适宜,分量适当;要打破单调、唯一、封闭以及题海战术式的传统作业形式,凸显新颖性、灵活性和多元性,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批改方式以及作业形式,从而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语文课业负担的同时,提升作业改善语文学科教学和巩固学生语文课堂所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

前言

“双减”政策备受社会关注,从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来看,应做到精简化、层次化、多元化、理性化,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真正落到实处。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类型单调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让学生抄写背诵,而是要立足实际进行设计。在现实情况下,教师所采用的作业形式仍然是以机械化的背诵、抄写为主。“完成这些作业的时候,学生基本只需要付出大量的机械性的劳动即可,这样的作业并没有真正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机械化的死记硬背,过度的抄写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磨灭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还使他们感到疲惫,产生厌烦的情绪。有一些教师甚至错误地把它当成是对学生某种不良行为的惩罚,想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既惩罚学生又让学生记住知识的目的。这种方式非但无法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反而会使学生的主动性降低,影响教学质量。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了机械化作业的弊端,也在试着改变现状,但由于教师一直保留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一时难以改变,出现了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二)与现实生活脱离

语文课堂与学生的生活、思想脱离开来,仅仅传授应试的技巧;教师采取讲题做题的方式,导致学生压力变大。当前教师也是更多把作业集中于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强化,布置的作业极少涉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作业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并且紧跟时代和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相联系。教师要通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促使自身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不合理

教师是学生作业评改的主体,而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的一方。在班级授课制下,一个教师要对一个班的四五十个学生进行评价,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教师难免会出现笼统评价的现象,难以做到客观公正;教师在评价方法上关注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努力与付出,他们经常用书面的分数评价学生,致使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分层现象会比较明显,这不利于学生提升信心和本领。

二、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策略

(一)实行多元化的作业设计

在作业布置中,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做量越多,则会记得更牢,理解得更透彻,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但实际上,这些机械单调、重复与封闭式的作业,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书写作业,不仅让学生产生了一种负担,更使得学生对作业丧失兴趣。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切实关注这一作业设计的内容是否具有启发性,以此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教学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多样性,既内容丰富,又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采用分层作业设计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设计作业类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教师围绕某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设计,让学生进行选择做题。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主要以背诵、默写或者是抄词注音为主,同时辅以课内经典课型,让学生了解生字词的具体应用,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而认知水平较好的学生则是课堂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既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其课外的阅读,提高其阅读能力以及解题能力。分层次设计作业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减轻课业负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作业评价多样化

作业批改可以分为多种情况,首先可以由教师进行批改,尽量做到面对面的评改,使得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所获得的反馈信息中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与完善,加强针对性的练习与讲解。通过与学生面批,对学生掌握课堂所学有一个全面了解,也能够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掌握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还有的评改方式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批、互批。在课后完成的家庭作业,属于巩固性,让学生自己进行批改,或者是生生之间进行批改。而学生也需经过一定的培训,如何正确批改作业、清楚批改的具体要求,以及每道题具体的批改方法。学生在批改中出现错误时,要及时进行错误的分析。当下作业批改的形式还可以拓展到线上批改,也就是学生通过班级群的建立或者小组群的建立,将自己所做的作业拍照上传到群中,由教师所指定的小助手进行批改,或者是学生之间进行批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线上形式批改采用优秀学生批改中等学生作业,中等学生批改学习水平低的学生的作业,而教师则是既对整个班级作业的批改情况进行浏览,同时提炼出大家所存在的共同问题,以及一些个性化的个别问题,从而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关注整体,也关注个体,加强个别辅导,不断提升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三、结语

语文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这也对语文作业的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也就是在设计中关注人文内涵,注重设计作业内容、设计形式到批改、讲评等多个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通过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思考,认真对待作业,并积极乐于完成作业任务,同时也在互批互评之中,实现互促共进,互补发展。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增强自控力,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师霞.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及作业有效设计分析[J]. 电脑爱好者(电子刊),2021(3):3412.

[2] 甄良玉.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J]. 文渊(高中版),2021(7):1940.

[3] 周洁. 教学做合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J]. 读与写,2022(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