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供给侧改革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进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邮编 610017


摘要:教育供给侧改革一直是近些年教育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多元化思潮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落后、手段陈旧,与社会新特征相脱节,难以吸引学生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更好的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就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本文简述了当前高校学生思想发展问题,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供需矛盾及供给侧改革价值,并对供给侧改革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育;供给侧;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特殊性,是通过教育将正确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传达给学生,并通过日常教育管理有目标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促使学生形成社会所需的意识与行动力,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大多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开展,既缺乏吸引力又缺乏实践性,教育效果不佳,需要在供给侧改革导向下寻求创新路径,提高教育质量,更好的为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

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发展问题

一是教育思想落后,在现代化教育中仍旧将应试作为侧重点,忽视实践性教学,思政教育也通常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灌输,这样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形式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成长。二是校园文化导向性不足,大学是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校需要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如有效利用歌舞、运动等校园活动,但目前有些高校受到社会影响校园活动内涵脱离了文化轨迹,不利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三是校园文化思想性不足,社团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社团建立的意义是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一个团体,互相学习进步,但很多高校社团发生了质变,变得庸俗化、功利化,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

  1. 高校思政教育供需矛盾及供给侧改革价值

  1. 高校思政教育供需矛盾问题

首先是教育资源供给问题,以供给侧思维看待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无法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等问题,而且思政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很多教师自己都难以做到将马克思主义、各种方针政策与社会矛盾问题相结合,缺乏信服力,致使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思政教育更加抵触,甚至反感,这种无效供给模式自然难以得到良好效果。其次是供求不平衡问题,高校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不够,更多强调专业课程,对于思政引导方面的讲座、宣传占比过低或者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大学管理相对宽松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实现,但学生已经疲于应对专业知识考核,更加不愿意花费时间关注思想价值观教育,以至于高校思政教育供求不平衡影响着教育质量。最后是缺乏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但在海量的媒介信息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才能避免受到客观思想冲击,这就需要高校强化对舆情的监控。而且大学生求知欲旺盛,高校思政教育能否满足学生的思想需求,教育形式是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活动开展是否是学生自愿参加的,这些都影响着思政教育质量与发展[1]

  1. 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价值

一是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高校在经历了扩招、合并改革后,规模、层次都有了突破性发展,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伴随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扩招吸纳了更多地域的学生,有着多元化背景,这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打破了原有的供给平衡,产生了供小于需的情况,需要以供给侧为导向进行思政教育优化调整。二是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科技的发展对思政教育有着较大影响,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得到了普及,学生的关注点也越来越多,意识形态领域会产生新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就会产生各种思想问题,因此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以供需侧为导向推动教学载体及方式的改变。三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思政教育水平影响着学生的政治素质水平,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要在继承传统优良经验的基础上,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就业难就是学生、群众及社会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需要利用思政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职业观念,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

  1. 供给侧改革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 建立需求侧思维,健全咨询体系

需求侧思维强调学生需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开展特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要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目标,深入研究学生在想什么、希望什么、能够接受什么,通过需求侧思维实现“应该”到“需要”的思想转变,为思政教育改革设计提供新思路。在建立需求侧思维的基础上也要建立健全咨询体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提供可行性建议,为学生的发展引路,首先要健全发展咨询体系,建立咨询网络平台将被动咨询与主动咨询结合,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供针对性咨询服务,保障咨询服务同步于学生咨询需求,或者结合重大时间节点设置特色咨询服务活动,提高咨询的凝聚性,促使学生更加准确的寻找到发展定位。其次要构建不同类别的咨询机制,一方面是全分类指导咨询,一般以辅导员为主解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通问题,成为学生发展道路上的指导者,例如:采取团体辅导、当面咨询等方式解决学生的咨询问题。另一方面是分阶段咨询,要在学生的实际需求基础上结合长期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如就业咨询、职业咨询。最后要设计多元化咨询服务项目,如个体辅导、心理测试等,项目方式要多样化,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行咨询服务项目定制,使服务关键词更加细化服务效果更加高效

[2]

  1. 提高课程供给质量,优化供给内容

以供给侧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要提高课程供给质量,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在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为核心基础上,强调培育增量,删减与理论法则、实践等不协调的内容,保障课程内容与创新理念同步发展;强调课程内容的立新,开发精品课程,既要涵盖丰富理论知识又要紧密联系社会热点与学生需求,使思政教育与现实需求更加契合。思政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如专业思政课程教师、社团组织、专业课师资、辅导员等等,需要建立多元共治教学格局。目前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存在内容单一、目标狭隘等问题,需要以供给侧为导向优化供给内容,提高思政教育品质,如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联动,在多元、优质的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一方面要提高思政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由于思政教育是一个复合体,内容结构既有横向结构也有纵向结构,需要把握好辩证法结合学生的精神需求构建与其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育结构体系,也就是根据需求侧受教育者层次进行因材施教,使思政教育内容呈阶梯分布结构,促进思政教育的系统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政教育适应性实现有效供给,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机理是将社会思想准则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质想,要化解供给侧与需求侧间的矛盾就要重视需求侧的内心诉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各种思想文化浪潮对学生的影响,采取更加对象化的载体使教育内容更加趣味,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应用新视野、新话语讲思政教育内容讲透、讲到位[3]

  1. 创新供给手段,建立多维教学体系

传统的思政教育都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单调内容枯燥教育效果不佳,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育要创新供给手段,拓展教育阵地,实现供给智能化,例如:采取互联网+供给模式,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育内容传播,实现私人定制、按需推送功能,促进思政教育与学习的交互化。并打造专业的维护团队,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答疑解惑,打破学生与学校沟通壁垒,随时掌握学生舆情动态,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条件。也要建立多维教学体系,一方面将情感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利用情感互动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教学情境化、情感化,实现理论教育与娱乐的结合。另一方面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融合,利用课外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内化所学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时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在实践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意义,或是利用社会调查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况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也可以采取模拟式、访谈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加深学生的领悟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自身思想、品质。

结论

总而言之,供给侧改革强调各要素的最优配置,高校思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要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增强学生理想信念为目标,但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时代相脱节,难以发挥出教育实效,因此,需要以供给侧为导向进行教育改革,建立需求侧思维,健全咨询体系,提高课程供给质量,优化供给内容,并创新供给手段,建立多维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成睿.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1):73-74+77.

[2]冯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07):126-128.

[3]李思为.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