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4
/ 2

对 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思考

孔静

山东省泗水县交通运输局 山东 泗水 273200

农村公路包含县道及以下公路,即县道、乡道和村道三个层次,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建设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经济和人居环境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关系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和经济发展的大事,有利于带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泗水县县域农村公路现状

以我县为例,泗水县地处鲁中南泰沂蒙余脉低山丘陵区,是济宁唯一的纯山区县。辖13个乡镇(街道)、592个行政村、60万人口。“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7.5亿元,公路通达里程为3426.05公里。国省道129.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条、23.05公里,国道1条、48.7公里,省道2条、57.3公里)。农村公路3297公里,(其中县道211.1公里、乡道239.7公里、村道及村内道路2846.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306公里/百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全县以省道、县道、乡道为骨架,农村公路为主脉,辐射行政村的公路网络,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泗水县域交通条件发生了历史变化。

二、农村公路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要想富,先修路,解决泗水县域经济发展通达问题,打通和强化地方经济内外循环,农村公路运输扮演着先行官、保障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多年来,泗水县委、县政府尤其是县交通运输局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使县乡道路(大动脉)更畅,乡村道路(毛细血管)更通,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干线高速公路高效连接,全面构建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道路畅,百业兴。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有效推动了城市公交一体化建设,完成了建制镇村村通公交车。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逐步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和县城之间的联系,有效缩短了城乡差距,从而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变了乡村人居生活与出行环境,有效促进了村容整齐、乡风文明。把泉林泉群、凤仙叠翠、西侯幽谷等旅游景点,万亩桃园、草莓采摘园等观光农业,以及万紫千红度假村、王家庄民俗村、夹山头艺术粮仓等联系起来,有效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万紫千红景区推出的“金秋丰收季暨山楂节”和阅湖尚儒景区推出的“乡村理想生活节”活动,分别为两个景区招徕游客17000余人次与26000余人次,把泗水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2019 年,经济宁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176.67 亿元、增 长 3.0%。全县人均 GDP 达到 31941元,按可比价增长2.9%。

三、制约农村公路健康发展的因素

加强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提供了强力保证,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及其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发展状况仍然面临着起点较低、地区发展不均衡、重建轻养、建设养护资金不足等突出问题,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有如下问题需要认真进行思考与处理:

  1.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不合理。不能适应我县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约束了县域经济发展。

  2.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大,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采取上级定额补助和地方配套资金相结合的投入方式。由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县级财政困难,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难以及时足额到位,造成建设资金不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大。因受资金制约,有些规划很难实施,影响农村公路的正常建设,制约了农村公路进一步发展。

(三)部分农村公路起点低,需改造升级。原来建设的农村公路等级不高且路面较窄,一大批老油路均已接近使用年限甚至超期服役,进入大修期,路面损坏严重,出现裂纹、坑槽等问题,需要改建升级。

(四)存在重建轻养思想,公路养护力度不够。市、县人民政府没有形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相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集渠道,部分农村公路因无资金造成无人管养的局面。忽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导致乡村道路特别是镇村农村公路路基、路面病害严重,如道路山体边坡坍塌、边沟损坏、地涵阻塞,以及路基板块损坏、道路面层麻面严重等,造成道路状况急剧下降,使用期限也大大缩短。

(五破坏路产不法行为逐年增多。泗水县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对矿产资源管理力度的加大,部分运输矿产的车辆为逃避检查,绕道村级公路进行运输,对本来建设标准不高的乡村道路造成损坏。

四、农村公路发展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发展,先后作出多次重要批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渐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如何创造优质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环境,思考如下:

(一)规划完善路网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结合我县路网实际,强化 “四纵五横”骨架路网建设,一是建设北部山区旅游大道。自104国道曲阜石泉庄村附近向东,经柘沟镇北、中册镇北,在高峪镇与改建后的S103相交,继续向东经星村镇、华村镇、泉林镇北至临沂市平邑县西岭庄村附近与S240相接。二是建设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旅游道路。三是建设崇文大道东延道路。自曲阜拟建东外环曲阜高铁东站向东,经大湖村与小湖村之间、尧桥沟村以南至S512相接。形成干支相连、与邻县(市)衔接的公路交通网络,使我县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大幅度提高。

(二)加大配套资金筹措力度。建议在申报建设计划的同时,加大配套资金筹措力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二县里追加配套政策资金,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建设。三是镇村积极筹措。镇村两级作为农村公路建、管、养的主力军,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四是群众集资。充分发动广大群众树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思想观念,自愿集资,主动捐款,助力农村公路建设。

(三)重点实施14条县乡公路和乡村道路提升工程。新(改)建圣水峪镇毛沃社区南至S103段,改建星吴线西段(中册镇胡家至柘沟镇柘沟七村)、张丰线部分路段(金庄镇驻地至S512段、泗张镇驻地至泗张镇平邑界)、泉张线(泉林镇铁路立交桥至泗张镇驻地)、金柘线(杨柳镇驻地至柘沟镇圣府岭)、滕北线中册、高峪段(中册镇王家岭至高峪镇亮庄、高峪镇尧山至星村镇后河西)、星村镇林泉至华村镇演马、苗馆镇驻地至星村驻地、圣水峪镇芦沟至曲阜界、金马线(金庄镇小葫芦套至涝家庄、金庄镇立山庄至泗张镇汉舒、苗馆镇西独角至泗张镇三岔河、泗张镇北陈至泉林镇马家村)、杨柳镇老官庄至柘沟镇柘沟五村、柘沟镇宋家河至曲阜界、星村镇滕北公路至新泰界、圣水峪镇冯家庄至北三教等道路,推动农村公路提质升级,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品级。

(四)建立“建管养运并重”理念,构建新的管理养护体系。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是对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的巩固和延伸,要改变重建轻养,坚持建养并重,积极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做到修好路、管好路、养好路,切实把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明确责任,强化落实,确实维护好路产路权。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工作职责,明确职责权限, 加强农村公路执法力度,坚决制止和查处超载、超限运输及其他各类破坏、损坏、侵占农村公路等行为,维护好农村公路路产路权。

综上所述,修路永无止境,有路方能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是衔接供需两端的重要纽带,是县域经济先行官。要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发挥农村公路投资关键作用,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通农村公路堵点,连接断点,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逐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优化路网结构、养护能力、路况水平,使群众出行更方便,从而提升群众出行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