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兼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4
/ 2


设计美学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兼容

徐慧峰

身份证号: 330522198803012127

摘要:现阶段,人们对于设计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标准化设计,更加灌注设计的美学特征,设计美学是在设计发展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美学和艺术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美学是设计理论学科的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美学的侧重点不同,是一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紧密相连的综合交叉学科。设计美学既包含传统美学观念,又包括设计学科中的基础理论部分,对传统意义的美进行了新的拓展,从多方位引导艺术设计,设计美学原理已渗透到设计的整个过程之中。设计美学主要包括本体美、功能美、技术美和社会美,利用设计美学特征进行设计,可使设计作品更具美感和人文内涵,更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大众审美。

关键词:设计美学;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引言

作为实用艺术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通过艺术设计方式对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整合设计。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有不同的理解,侧重环境角度理解的人将其视作一种美化环境的手段,侧重艺术角度理解的人将其视作借助环境理论知识来从事高层次追求的艺术。

1设计美学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兼容

设计美学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兼容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第一,空间功能。不同的空间类型,受众群体也不同,空间关系的组合,使每一个空间适合于各自的功能要求,还能保证整体的合理性。第二,实用功能。无论是空间环境还是家具陈设,都将实用放在前列,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目标,设计的产物为人所用,体现出设计的实用性和实用功能。第三,技术功能。随着新技术的产生,人们利用技术营造环境氛围,也带给人们新的感官体验。如,草间弥生的作品《无限镜屋》利用镜面的反射、炫目的波点,使观众体验到包裹式的“自我消融的旅程”。这种特别的体验感只有在技术的协助之下才能产生,因而展现出设计的技术功能。第四,生态功能。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解决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预防一些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环境设计方面,植物被系统地排列组合,即可产生一定的生态功能。如,湿地可以抵御海浪、台风的冲击,防止对海岸的侵蚀,有助于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净化水源。通过发挥设计的生态功能,可以保护和维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五,文化功能。文化贯穿人类的发展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文化的保留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建筑设计师通过对建筑形体的设计,融入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文化信息以建筑为载体,传递了历史文化内涵。第六,情感功能:唐纳德诺曼在著作《情感化设计》中提出了设计产品的情感化特征,主张应设计出让人喜欢、能感到快乐和美的产品。形式和功能相辅相成地展现在设计中,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功能,不能一味地注重形式,而且要不断创新,不能墨守成规。

2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完善措施

2.1软装材料融入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完善措施之一是软装材料融入环境艺术设计。软装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要避免随意性,体现与环境装饰风格、个人喜好相适应。主要从四方面来入手:第一,把握环境整体性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要基于整个环境的艺术氛围,对各类软装材料进行恰当应用。软装设计的目标,在于装饰环境,起到烘托、美化环境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结合空间风格,进行整体设计,彰显软装材料的个性特征。第二,强调绿色、环保、自然的主题。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追求绿色、自然、环保成为主流趋势,软装材料的应用,也要体现对自然的回归。从软装材料与色彩运用中,要与环境主题相适应。如绿色环保木材、具备环保标准的原材料,让整个空间环境更健康。第三,兼顾舒适、安全、合理需要。从环境艺术设计中,软装材料很多、形式各异,不同材料的选择、应用,既要体现设计个性,还要融入环境和审美意识。软装设计的舒适性是基础,安全性是前提,合理性是保障。从环境空间的不同功能及艺术氛围中,需要综合考虑,优化软装设计手法,促进身心休养功效。第四,注重系列性与整体一致性。软装设计,对软装材料的应用,要与整个环境艺术风格保持一致性。如窗帘、地毯、靠垫、家具、摆件等,要根据空间功能及环境特点,在色彩、样式上保持系列性,体现整体视觉审美效果。

2.2太阳能LED照明系统中室内外艺术设计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完善措施之二是太阳能LED照明系统中室内外艺术设计应用。LED是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简称。发光二极管可以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现代应用广泛。白光LED灯多用于室内外照明工程,具有节能、环保、冷光源、可调光调色、低频闪、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此极受室内设计师青睐。LED灯因其特点可替代传统光源在室内艺术设计中的位置。根据建筑的使用特质、所处环境以及相应的建筑标准或技术,运用室内外设计原理设计出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室内装饰装修风格。室内灯光设计在室内艺术设计中的位置举足轻重,灯光可营造温馨的居家氛围、增加空间层次感、增强室内设计艺术感、彰显业主对室内设计的独特个性。室内艺术设计灯光照明的3种类型:直接照明、间接照明、漫射照明,分别适用于特定的环境。直接照明的明暗对比强烈,可以凸显工作面的重要地位,作为使用工作环境的主要光源。间接照明通过灯罩或其他物体使光源反射成间接光线,可与其他照明方式组合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多用于商场、艺术馆、博物馆、会议厅等场所。漫射照明使光线形成折射,漫散扩展于空间中,视觉效果柔和,适于氛围感强的空间如卧室、酒店客房等。

2.3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完善措施之三是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第一,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动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活轨迹和方式,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一定要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避免大规模改造,利用自然景观,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色。例如,花草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必备植物,不过,大多数植物都是在后期进行栽培的,若是自然生长的植物,可以结合其生长态势设计景观,使其与绿化融为一体。一些中国传统的特色建筑都是依山傍水,与外界环境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室外环境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房屋的室外实际情况来设计,站在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全方面考虑,有效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为绿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持。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维持原有的自然景观,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添一部分人工景观,提升室外环境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设计美学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在设计中体现美学特征,也要注重生态问题,彰显设计的生态性和整体性。设计师要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平衡,从而传承地域民族文化,提升大众的审美品位,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罗瑞娟.从美学角度反思城市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91,94.

[2]吉嘉芳,邱意之.现代设计美学的“四美”特征浅析[J].名作欣赏,2017(27):81-82.

[3]张硕.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96.

[4]吴佳醍.基于设计符号学视角的传统图形探讨[J].设计,2020,33(20):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