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可持续发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黑水县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可持续发展初探

康晓燕

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林业和草原局 623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自然保护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此同时还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本文回顾了黑水县天然林保护的现状,论述了天然林保护对林区的社会经济影响,包括政府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以及管理不善、林业发展滞后等。此外,还提出了促进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社会保障; 问题对策


天然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保护天然林可以平衡生态系统,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黑水县介于东经102°35′-103°30′,北纬31°35′-32°38′之间,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北端的岷江上游,与九寨沟毗邻。黑水县总面积4356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72.5公里。黑水县森林面积209186.15公顷,森林覆盖率50.48%,全县林地上森林面积209186.15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0.48%,占森林总面积的100%。黑水县经营的林区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强,是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基地,也是当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保障。现在天然林保护设施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天然林保护的不同领域存在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天然林资源的枯竭,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特别注意保护天然林,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丰富的天然林资源得到保护。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存在的问题

对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天然林资源的研究表明,我国许多地区的植被为天然次生林,沙漠山区相对广阔而集中。黑水县位于岷江上游,地处川西北高原东南缘、邛崃山脉东侧,四川盆地西北部,大地构造属四川西部地槽区、金汤弧形褶皱带。由于地壳活动频繁,故山势陡峻,地形复杂,境内峡谷幽深,山体高大,坡谷陡峭,平均坡度多在30°— 40°之间,最大坡度达到60°左右,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黑水县总体属北亚热带气候类型,按“全国气候区划”属高原气候区的波密-川西区。地区气候湿润,适合森林生长。天然林覆盖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优化管理方法,禁止在生态脆弱地区砍伐森林,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避免天然林保护与发展之间的严重矛盾。天然林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高效利用和保护以及资源的枯竭。然而,由于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林业活动的分类认识不足,森林管理的概念没有在森林产品的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甚至由于各级政府缺乏对既定目标的问责,对既定目标的问责重视不够,政府对既定目标的问责只是一种问责形式导致林业责任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个人无法履行保护责任,劳动保护责任被弱化。此外还存在缺乏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及保护森林健康的技术体系;获取天然林资源动态变化信息、趋势分析、评价预测、决策支持技术等问题。

  1. 解决天然林保护工程技术问题的对策


2.1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天然林资源的保护与我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确保执法和刑事诉讼的“严法”。恢复天然森林资源是自然保护的重点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强天然林的保护,有计划地开展该地区的森林保护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选择地采伐,不得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促进森林生长。为了尽快恢复森林覆盖,采取了造林、再造林和植树造林措施。

需要注意,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黑水县商品林建设,加强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的宣传,严格打击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的违法事件,明确天然林与人工林界限、范围与规模,、强化天然林区管护力度。加快存量增长,平衡木材供需,提高效益。以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为核心,以森林资源管理、公益建设、林区民生改善为重点,以调整完善政策为保障,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林区改革,提升发展能力,努力实现质量提高、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民生改善、林区和谐的总体目标。

2.2统筹做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

将林区的后续发展作为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以林场为单位,编制好生态发展规划,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的旅游总体规划之中。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和资源特点,建立以县 为单位,规划和发展以就业与经济双重目标并存的资源利用项目;以林场为单位,规划和发展以森林旅游、种植、养殖和服务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和自然保护 区的建设。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地方旅游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根据当地特点和县级资源特点,制定就业与经济相结合的资源利用和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发展以森林旅游、农作物、养殖业和服务业为重点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2.3植树造林应注重树种多样性

目前,在天然林资源保护项目下,有必要改变公共部门和林业企业的思想,对人工林采取科学的态度,因地制宜地规划人工林,逐步恢复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森林,保护现有的次生阔叶林。因此,有必要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了解和应用黑水县森林的自然特征、关系、发展趋势、生产潜力和制约森林发展的因素,培育近天然林。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先选择优良的本地乡土树种。随着许多国家开始转向综合森林管理,几乎所有的天然林管理方法都重新受到重视。从概念上讲,可持续森林管理基于对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系统多样性和缓冲潜力的分析,植树造林应注重树种多样性。


2.4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

在禁止开采天然林或逐步调整生产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天然林资源和发展替代性林业是保护自然、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根据黑水县天然林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特点,结合不同的耕作方式,优先利用菌、药用植物、森林花卉等非木材资源。研究实施农业、生态旅游和非用材天然林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2.5退化天然林的恢复与重建

森林结构和功能的退化导致的环境退化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黑水县森林的恢复和重建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无用的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要素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方面,如退化天然林物种的分类和评估、人工恢复、森林覆盖恢复,退化天然林的人工恢复有利于更有效地发展自然工程。对江河源头、库湖周围、水系干流两侧及主要山脉脊部,以及地带性顶极群落对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态重点区与生态脆弱区进行重点区划。



三、结束语

保护区分布广泛,受到自然地理、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黑水县天然林保护的矛盾和技术等影响存在着不一样的问题。因此在天然林保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结合自然保护区和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才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我县林业的发展,实现林业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白山稳."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种子科技 .(2020):97-98.Print.,庞金峡."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探究."农村科学实验 .(2018):53.Print.

钟晓辉."探析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产业 .(2016):286.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