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资共享平台应用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浅谈物资共享平台应用与分析

谢鹏真 1 吴常勇 1 曹伟 1 王玲 2

1.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 甘肃省 庆阳市 745000 2.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分公司 甘肃省 庆阳市 745000

摘要: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增强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共享业务得到了越来越多大型企业的应用,共享建设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和运行模式的改变,计算和模型是生产力,平台是生产关系。共享平台是多方共用的平台,把各方连接为有机的整体。从财务和人事管理,到市场推广、物资采购,共享服务的运营日趋成熟,也加快了供应链流转及创新采购模式的形成。本文阐述了物资共享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了物资采购与供应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物资供应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的对策。

关键词:共享信息 共享平台 共享物资 现场直达

进入大物流大数据时代,油、气田企业仅以其对行业发展的敏锐感,催动供应链各环节、各流程的创新升级,赋予物资管理“智慧基因”,发挥采、供、管一体化优势,实现采购、仓库、检验、结算到生产现场“全供应链”的精准管理。

1 共享物资平台的形成

当前时代,“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和做法已经过时,必须站在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高度,更加重视提高资源周转效率和使用效率,让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目前,油、气田企业已经意识到物资供应集中度不够,采购、储备和资源管理的离散度较大,资源不能有效共享,整体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的存在。

近年来,油田企业按照物资系统“三步走”发展规划和“优化一级库、压缩二级库、撤销三级库”部署安排,构建集中统一的采购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区域集中采购和现场直达、区域共享等管理模式,在整合资源、共享服务上进行探索与试运。例如授权采购中心的建立,区域物资共享中心建设,以“扁平化、集约化、专业化”为原则,全面推行“代储代销协议+订单”模式,集中仓储、集中质检、集中物流和调剂利用等模式,采取仓储共享,将计划、采购、仓储、物流业务扁平化、共享化运行,打破了厂与厂之间、油田与气田之间的物资管理界限,实现了区域内所有物资的统一计划、统一储备、统一调拨。

2 共享物资平台的构建

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充分考虑生产消耗实际,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策略,设立区域采购共享服务中心,整合供应资源,理顺业务流程,对企业所需大宗、通用、重要物资实施集中采购、集中储备和统一配送,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共享供应商、采购价格、库存信息等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供应保障度,从而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协同效应。

2.1建立管理体系

共享服务平台是一个共建共享的平台,空间信息资源来自各个不同单位,进行整合后为共享平台应用提供支撑,因此为实现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稳定性、有效性,保证质量和安全,发挥信息的集成应用模式效果,结合采购业务在统一标准的轨道高效运行。包括:预算、计划、采购、入库、存储、应用、售后等数据的标准和规范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平台有序运行。

2.2完善采购机制

优选各企业技术专家组成区域采购专家库,为共享服务平台更好地运行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区域协同采购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2.3信息化动态管理

“区域共享,信息先行”,信息化建设是构建共享服务平台的重头戏 。要抓实硬件建设、数据库构建是关键点,合理利用《D2.勘探与生产ERP2.0系统》与《油田物资共享管理平台》、《智能仓库平台应用》的衔接。通过平台应用,实现区域内企业计划和资源的统一平衡以及供应商、库存等信息的充分共享。

2.4 加强协同管理

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提高站位,抛开单位间各自为政的思想,从主观上形成共享资源、协同联合管理的意识,考虑问题从全局出发,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发扬团队精神,建立健全“大协同、大融合”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的服务大局,形成有效合力,实现协同运作效应。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协调,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区域内各企业的物资需求特点和供应现状。

3 共享物资平台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及物资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油、气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经过这几年探索实践,搭建并不断完善优化物资平台系统功能,强化预算管控、成本管控、合规管控、物资管控、经营分析水平,深化发挥账、物融合效用,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大共享”,助力智能油田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1顺势而为顶层设计“三步走”

依据物资管理“三步走”工作规划,建立物资从购入到消耗、调剂、修复、报废、处置的全流程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流程;深入开展物资精准计划管理,推行“工厂到现场直达”和“定商定价+代储代销”采供模式,杜绝新增积压物资,将材料成本与工程成本精确核算至最明细级核算载体,实现项目管理与物资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建立项目全周期闭环管控模式,将预算下达、项目立项、招标选商、合同签订、施工进度填报、验收结算、账务处理纳入闭环线上管理,实时掌握项目开展情况,有效杜绝结算失误、重复结算、超标结算、超时审批等合规风险。

3.2直达+共享 物资管理开创新局面

深入开展物资精准计划管理,推行“工厂到现场直达”和“定商定价+代储代销”采供模式,杜绝新增积压物资,实行“工厂到现场”物资直达“零库存”管理模式,以及顶层设计以“全面推进物资直达,深入开展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实现物资采供全流程精准管理”为核心的“小”物资提供“大”保障的作用。以采、供、管效率最大化和管理风险最小化为目标,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上系统思考,创新建立内部“管办分离、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通过机制倒逼责任落实,实现了“办的业务、供的责任、管的职能”既各司其职,又三位一体,既分兵突进,又协同作战。打通组织架构间的机构壁垒,打破原有模式下的管理职能边界,形成既互为支撑,又互相制衡,既提高效率,又规避风险,既体现油田企业特色,又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运行机制。

3.3 多点发力“全供应链”精准保供

供应链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实现物流的全方位管控,从而降低物流成本。物资处于企业供应链的上游,物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和成本效益。一是在库存管理方面,适时创新代储代销、准时供应、向供应商上移库存等方式,实现从实体库存管理向虚拟库存管理的转变。二是在质量管控方面,将质量管控关口前移为驻厂商检,从“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和事中控制”,确保出厂产品100%合格,实现产品质量责任的真正落实,提高产品质量和供应效率。三是在验收结算方面,配套开发“工厂到现场”验收结算操作流程,对各项物资的框架采购协议与单井需求信息,系统自动进行筛选和匹配,实现根据实收数量实时结算的功能,提高验收结算的及时率。四是在供应商协同方面,通过物资共享平台、电子采购2.0系统、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和ERP系统的深度集成和功能融合,实现供需双方数据共享和采购、生产、需求、配送信息实时更新,将供应商、物资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有机结合,建立各方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机制,进一步增强对物资的计划、仓储、采购、质检与供应的协同管理能力,提升整个供应链运行效益。

4 结束语
  改革创新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油、气田企业采供系统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物资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上快速流动,物资采购、物资管理、物资供应业务合而为一,形成了极佳的物资供应链,成为油、气田企业不断发展的坚强基石。

参考文献

[1] 赵庆楠.共享平台激发创效潜能[J].国企管理.2017(Z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