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对人文护理教育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对人文护理教育的启示

隋海臻 1 孙鹏 2

1.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262500

2.青州市弥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262500


摘要:人文护理是讲求在护理上给予患者人文上的关怀,能够舒缓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更好的战胜病痛,本文结合相关数据和文献,研究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现状,找到能够促进人文关怀护理的因素,结合国内外的护生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为今后在护理专业开展人文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文关怀;教育;人文护理。

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医疗救护的时候,能够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抚与辅导,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帮助患者减少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使得患者能够有精神层面的关照。随着医疗改革的实施,人文护理成为当前医疗改革的重点,国外在人文护理上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文护理的教育。

一、 浅谈当前我国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我国护生人文关怀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上比较欠缺,当前的形式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1.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

我国护生人才缺口大,整体基数高,这是一个基本的现实情况。在以往的护理中,护生往往在专业性上要求严格,而对于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属于长期被忽略的地位。导致我国现在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普遍不高,护生在这方面的素质教育没有及时的跟进,有些学校在该方面的培养上还处于空白阶段。加上人才缺口巨大,岗位人员匮乏,护生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都较大,很难保证情绪上的和谐,因此在人文关怀能力上表现得不够也是基本的现状,这样的现状更我国当前的医疗形式和人员构成有着很大的关系。

  1. 我国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国外相比现状分析

国外专家经过研究和分析,已经确定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护生的人文关怀的模数值:CAI>220.30大于这个数值,表示处于较高的人文关怀能力之上;CAI<203.10 分表示人文关怀能力水平低。国外的医学护理专业的人员在校期间的测试现实,人文关怀的模值能够达到207-209左右,这样处于一个中等水平,可见外国在护生人文关怀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我国经过调查和研究,多数学生人文关怀的模值处于190-200之间,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我国在护生人文教育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水平,促进我国医疗向着高质量发展。

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包含的因素

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印象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及教育和社会方面,都对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是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最主关的因素之一。一个有着良好道德素养的学生,从事护士的相关职业,能够表现出更好的上进心,能够以更加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从而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与病人的交流过程中,也更能表现得委婉和富有关怀性,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相对会高一些。

  1. 社会认同方面的因素

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社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新闻,这样对于护理人员提升人文关怀能力是一个不利因素。试想,在一个不安全的社会环境下,护生对自己的安全有所顾忌,就很难在人文关怀上有所提升。而良好社会氛围的构建,最近医生护理职业的有效宣传,提升护理人员待遇,将能够帮助护生重新塑造人文关怀的能力,提升整个护士队伍人文关怀的素质。

  1. 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

学校在进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时,缺少人文关怀能力相关的拓展和辅导,这样导致学生在学校受教育期间,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一些必备的人文关怀方面的知识,例如一些心理学等,这样使得步入岗位的护理人员,在人文关怀方面有所缺失,或者是不知道用科学的方法来提升自身的认为关怀能力。

  1.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对人文护理教育的启示

针对以上问题,立足当前高质量的医疗改革,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对于人文护理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 学生自身要加强道德素养提升职业认同感

学生自身要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从主观方面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认同感。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高尚以及与患者相处的关系,多参加学校只的社团和实践活动,热忱公益服务,这样都能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道德素养的基础。

  1. 开展相关人文护理课程

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学校,研究开设专门的人文护理的相关课程,例如必要的心理学课程,语言表达课程等,来从专业性上提升学生对于人文关怀能力的认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人文护理能力的提升,从而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当前医改的形式。

  1. 社会舆论的积极有效地引导宣传

社会方面加强积极正确的舆论宣传,塑造医生护士的职业形象,在缓解医患关系上,做出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人们对于医护人员的职业有崇敬感,这样能够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共处,也能进一步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结束语:

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追求高质量的医疗发展,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将会有效地促进医疗改革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护生培养的主要机构,学校要在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才能有效地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腊年,李小峰 ,张琼.阶梯式培训考核对年轻护士人文素养提高的影响效果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 2019,16(17):139-142.

[2]何张儒涵,淮盼盼,薛俊琳等.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