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引领小学英语情境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思维导图引领小学英语情境教学

齐爱营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窝洛沽镇孟二庄完全小学 064103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基础还很薄弱,帮助学生对英语单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教学环节会显得十分枯燥,学生无法提高学习兴趣,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的效果。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生动形象且直观地呈现出英语知识,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得到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为其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情境教学

引言

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创建而成的,通过他的理论研究得出,思维导图能够借助于图文并茂的方式,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的提升带来帮助。如果将其与小学英语课堂相结合,则能够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图示将英语单词、短语、语句等串联在一起,然后对其中的关键词进行阐释与讲解,逐步扩大学生的思路。然后借助于问题导入、情境创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知识归纳与梳理能力等。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又名心智导图,由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东尼·博赞指出,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以关键词和关键图像的形式,通过图形和网络结构来存储、组织和优化信息。思维导图在结构上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聚焦性,聚焦于中心主题,以呈现主要观点;二是发散性,主干从中心主题发散至分支;三是分层性,分支由节点连接构成,具有层次等级;四是关联性,每条分支的节点具有逻辑意义,以连线、颜色关联。也就是说,思维导图是利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等元素,围绕主题关键词,连接并呈现各级关键词之间的相互隶属或关联的层级关系,以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可视化工具。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需要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时,对学生当前的实际认知能力及英语知识储备情况有具体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明确教学方式,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与现阶段小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保持一致,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思维导图模式与情境教学有天生的契合性,思维导图是将某一个知识点纵向及横向扩展,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丰富这一知识体系,且确定多个分析角度及分析思路。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则是为了将原本抽象化的知识点通过更为具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及接受。

三、运用思维导图引领小学英语情境教学

(一)利用思维导图设定故事情境

小学生往往好奇心较强,喜欢一些较为新奇的小故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角度越来越多样化,这时候如果教师依然应用传统单一的口述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使其觉得英语课堂较为乏味。而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教学情境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同时能使课堂氛围更为活跃。英语单词往往与句子密不可分,句子又与语篇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构建起一个系统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串联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记忆英语知识点。例如,人教版 PEP 六下 Unit1 Part A Let's learn 这堂词汇课,它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正好与之不谋而合。刘老师在适当的热身之后导入 a little sad boy——Jim, 鼓励学生猜 测 Why is Jim sad?,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Maybe he has a lot of homework to do.Maybe he can't play computer games...”自然创设与之密切相关的Mum 和 Dad 两个接情境地气的生活人物,导入对话式语篇“Jim,are you sad? Why? Jim says: I'm 12 years old now.But I'm too short and thin.”之后铺垫更多为导 入和操练新词汇而做好准备的人设——Zhang Peng\Mike\Wu Binbin\John,通过对比呈现和教授本课时重点词汇和句型:“taller \ stronger \ bigger \ heavier \ longer \ , How tall\heavy are you? How big are your feet? I'm___meters \ kilograms. I wear size ___.”。之后刘老师抛砖引玉地问学生 :“What should he do?”再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Maybe he should sleep well. Maybe he should do more exercises....” 之 前 创 设 的 人 物 Dad 和 Mum 再 次 发 挥 作 用 :“Jim, come on! Run, run, run. Jump, jump, jump. Eat more vegetables. Sleep very well.”并通过 chant 加强情感。“How time flies. One year later, what's Jim like? He meets John.They're talking.”播放录音,回答 2 个问题 :Who is heavier,Jim or John? How heavy is Jim now? 呈 现 对 话 式 语 篇,填空所缺单词,即本课时重点词汇和句型。Meet other friends,make a new dialogue,继续操练本课时重点单词和句型,最后设置“Jim writes a diary:Dear diary.I'm 13 years old. Now I'm not ___.I'm ____ than before.I'm not ____.I'm _____ than before. I'm not ____.I'm ______ than before.Come on!I keep going. Jim”。

(二)利用思维导图设定阅读情境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以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并快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根据阅读的线索以及目标来对阅读材料的重点句子与语法进行思考、探究与掌握,有助于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水平以及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以以人教版 PEP 教材三年级下册“My family”为例,Unit 3“It is... /It has...”。这两个句型的转换对于低段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一则需要理解两者的区别,二则需要实际运用于人物介绍和动物介绍。动物介绍符合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 而人物介绍则要整合三个单元的语言知识。设计活动需要由易到难,化繁为简。首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小宠物,如“This is my fish. It is small. It has a small tail”,从最简单的两三句出发让学生体验,然后参与介绍,获得成功的小体验;然后同桌进行介绍,完成从 it 到 he 和 she 的转化,如“This is my friend. He is short. He has big eyes.”让学生通过试错和纠错,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如此一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呈现出阅读材料中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理解,并提高其英语阅读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利用思维导图设定写作情境

长期以来,困扰小学英语教师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大部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难点,也是存在的一个薄弱之处。因为学生的认知、思维、表达、组织等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此,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往往会遭遇到一定的阻力与干扰。所以,在写作课堂中,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方式鼓励学生对文章的写作脉络进行梳理、分析,然后通过一些分支布局图、关键词梳理等方式进行逐层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把写作从“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转变成“遇见一件有趣的事情并积极实践与体验”,由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活力,促使其内动力大大提升。

(四)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英语记忆能力

对于英语初学者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基础任务就是背单词,但是对于单词的记忆而言,学生记忆起来较为吃力。思维导图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背单词的好感,提高了学生背单词的效率。记忆单词的思维导图通过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呈现,通过不同的线条连接和颜色的变化,先让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视觉上的冲击,再通过颜色和线条来配合学生记忆,这样的做法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了单词的记忆。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行发挥想象力,把不同的动物涂上不同的颜色来让思维导图变得更加生动,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例如,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的学习中,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学生开学时的画面,学生通过画面,可以感受到开学的那种气氛,仿佛置身其中, 然后引出课题“Welcome back to school!”,然后通过电脑设计导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引出 Miss White 、 Amy 与Zhang Peng的出场学习句型“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the UK.”学生通过看课件就可以及时作出回答, 接下去的教学也会顺着多媒体的展示而迎刃而解。学生通过看课件就可以及时作出回答,接下去的教学也会顺着多媒体的展示而顺利的解决。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英语课程教学时,应该注意对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兴趣进行深入分析。思维导图模式可以为小学生搭建起完善的思维框架,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点,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教师应该意识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需要有一定耐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及想象力进行长期培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珊.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1(52):174-175.

[2]张柳.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1(10):50-51.

[3]顾志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校园英语,2021(39):121-122.

[4]刘丹.利用思维导图,创新小学英语情境教学[J].校园英语,2019(37):172.

[5]祝春婷.思维导图引领小学英语情境教学[J].教育,2017(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