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简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2
/ 2

幼小衔接简义

黄透嵩

龙里县醒狮幼儿园 贵州省 黔南州 551200

摘要:近年来,在各级领导、上级教育职能部门的关怀下,幼教事业蓬勃发展,办园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师资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让我镇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这是我镇人民的福音。

关键词:幼儿;小学;衔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直在成长,每三年一度就要上小学,进行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学习,为了孩子们顺顺利利在小学时期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大多数家长和一年级新生老师对公办幼儿园产生了质疑,家长:“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天的学了什么东西哦!”小学老师:“天呐、这帮孩子太难教了,名字都不会写,笔也不会拿,坐起也是东倒西歪的”!纷纷吐槽来自我们公立的孩子业务能力差,让家长老师一个头两个大。

首先,介绍一下公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公立幼儿园的办园环境和教育执行方式都按照国家颁发的《3—6岁儿童发展与成长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指南,对孩子进行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的智育培养!是让孩子以游戏为中心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幼儿时期轻松、愉悦地学习。在小、中班孩子家长不以为然,是能得到认同,但是大班孩子家长就会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没有帮助到孩子进步,反而让孩子的玩心更大了,对以后上小学会拉胯,这样的忧虑不由得涌上心头。

其次,说说私立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执教标准和公立幼儿园大同小异,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督促评估下慢慢的执教方式也像公立幼儿园靠拢,但确实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为了留住生源,过早教授幼儿一些基础知识(读写拼音、背写汉字、背读古诗)!对于家长来说!谁不希望自己孩子的成长是立竿见影?和邻居闲聊孩子的时候就会显露出得意的笑容!所谓“起跑线”也体现在这些地方。这就是作为孩子家长!在孩子入大班时更愿意选择私立幼儿园或者一开始就会选择私立幼儿园的原因。

“幼小衔接”这几个字在近几年愈发受到重视,顾名思义就是将幼儿园大班到一年级这个阶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但要做到大班家长放心、一年级老师省心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领导们也很关心孩子上一年级的接收能力和心态变化!在幼小衔接工作上也做了批示,和幼儿园积极有效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认真落实幼小衔接之间的问题!为解决家长们的忧虑小编给大家来支支招:

一、大班在小学语文方面孩子学什么?

1.大班年纪的孩子可以尝试握笔前书写,内容不宜太难,可以尝试汉字笔画顺序!拼音字母表书写!以及田字格、横格、拼音格本子的基本使用方法。

2.词语的练习可通过小朋友组队或教师介入!人物形象具体表现:高矮、大小、快慢等词语简单的表达。

3.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去传达让孩子记住,家长要肩负起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4.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和条理清晰的回答老师提出的简单问题。

5.老师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6.孩子们做好前书写准备。

二、大班孩子在小学数学方面学什么?

1.有了前书写的基础!尝试书写1—100,难度看孩子个体差异来增加,注重笔画顺序。

2.尝试1—20加减法的运算!方式可以通过夹豆子、搬积木等方式进行操作!根据幼儿智力了适当增加难度!

3.家长可以在家利用家中物体帮助孩子进行练习加减法运算!小的物体可以是小棒、玉米粒、其他颗粒状态的实物也可以!大的就可以物尽其用适合的都可以。(作用的时候注意安全,提醒孩子别误食,避免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三、上一年级前有哪些行为准备?

1.大班后期训练孩子在教室坚持坐小学一年级一节课的时间。中途不能随意交头接耳和大声喧哗。家里有哥哥姐姐上小学的可以让其分享小学生活,让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和兴趣。

2.老师、家长可带孩子提前体验小学生活!也可以请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分享上小学的注意事项。

3.教师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意愿。

4.家长要注意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扼杀孩子的兴趣!一两集就好。

5.尽可能的让孩子储备社会经验!上小学后大胆与人交往!

6.良好的作息习惯能让孩子学习更加仅仅有条!教师在幼儿园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家长朋友们没有没有对孩子进行监督,容易导致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园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家长是否能监督到位?

幼小衔接工作的复杂性给大班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国家明文规定禁止幼儿园倾向小学化,可家长管不了这些!只看成效和收益。作为公立幼儿园的我们如何做到既不违背国家政策方针的同时又能满足家长的心里需求?首先老师们要理解“小学化”这个词语;只要把我好尺度一些简单的知识是可以传授的!满足孩子兴趣需求的同时以游戏为载体有效的开展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孩子的理解能力范畴内进行简单教学也不会违背教育方针!

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戏,这是由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段身心特点所决定的,“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的教育原则是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学”,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学习,从而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同事也得到动手、动口、动脑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作为家长首先要认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老师对孩子的爱和期望不会逊色于家长,两者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为孩子的成长做出引导。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的学生,这就说明了老师的行为、言谈等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成长。试问,家庭教育的影响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家园之间达成良好的共识,同时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出发,至少才能让孩子的成长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样子。


参考文献:

[1]许培培.如何做好大班幼儿的幼小衔接工作[J].科普童话,2019(45).

[2]梁东红.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06).

[3]陈雨诗.新时期幼小科学衔接教育模式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