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嘉峪关市图书馆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以嘉峪关市图书馆为例

浅析互联网 + 总分馆体系下的运行与发展

陈文

嘉峪关市图书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 735100

【摘 要】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手段。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驱动下,图书馆的服务从传统型服务逐渐转变为智慧型服务,从单一馆舍服务转变为图书馆集群化服务。论文结合嘉峪关市图书馆互联网+总分馆体系建设实例,就运行管理、区域图书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创新、空间拓展、馆员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就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总分馆体系、均等化服务、垂直化管理、智慧服务


1.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总分馆制的建设和运行是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积极实践。

为构建起嘉峪关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有效提升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及图书资源利用率,嘉峪关市图书馆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统一采编、资源共享、分级管理、馆际流通”的原则,建成了以嘉峪关市图书馆为总馆,农村三镇和社区书屋为分馆,农家书屋和智能图书馆为服务网点,流动图书车为补充和调节手段的“图书馆集群”模式,于2019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

2.嘉峪关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基本构架

2.1建设背景。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全市人口31万,是全国几个不设市辖区地级市之一,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3个建制镇、31个居民委员会。嘉峪关市图书馆始建于1980年,新馆建筑面积10858平方米,于2015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年均接待读者12万人次,入馆流通量占全市总人口的40%。

为有效促进嘉峪关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实现公共阅览资源的统一管理、通借通还等服务功能,建设十五分钟文化服务圈,2018年嘉峪关市图书馆启动“互联网+”数字化项目,全面开启总分馆制建设工作。

2.2建设规划。坚持以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化、城乡一体化为原则,以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分馆规划布局以嘉峪关市行政区域为依据,以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为主导,建设了以嘉峪关市图书馆为总馆,峪泉镇文化书屋、紫轩社区书屋等14个文化书屋为分馆,北市区智能图书馆等3个24小时智能图书馆为服务点的三级总分馆服务体系。同时吸纳其它社会资源加入总分馆制建设,先后吸收了嘉峪关市第一中学图书馆等纳入联盟分馆建设。

3.建设内容

3.1 对分馆进行智能化升级,建设智慧云图书馆。依托嘉峪关市图书馆云图书馆管理平台,整合全市图书资源,对分馆进行了硬件系统改造,安装智能门禁系统、自助借阅系统等,对图书统一编目,实现纸质图书智能化借阅,总分馆间异馆还书,通借通还。云图书馆管理平台实现了大数据下总分馆业务的智能化管理,对各馆读者信息、借阅需求、图书资源情况及安全监管等实现全方位的信息掌握。

3.2开展24小时智能书屋升级改造工程。遴选森林公园自助图书馆等2个原有机械式自助图书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安装人像识别无感通道式智能借还系统,实现开架阅读和无感式自助借阅,提供定量自修服务,打造永不关闭的图书馆。

3.3建立联合数字书屋。在所属分馆及全市36个行政村、社区等共计61个点建设了数据专网,打造数字联合书屋,进而实现总馆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建设书香雄关门户网站和研发独立的阅读服务APP,读者可在网络上随时享受全市信息检索、图书资源查询借阅、电子书阅读、分馆定位等便捷文化服务。

4.嘉峪关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运行与管理

4.1建立规范化管理,统一服务要求。总分馆业务工作由总馆统一进行协调指导。总馆负责制定了相关运行管理制度以及各项业务工作的标准要求,负责组织开展技术平台、图书编目、阅读推广等相关业务培训工作,对服务标识、服务标准等进行统一,保证工作流程的规范和顺畅。分馆要求设立相关工作人员,重点组织开展辖区内阅读推广和读者服务活动,推动和促进全民阅读。总分馆统一标牌标识,规范图书馆名称,名称设置如“嘉峪关市图书馆峪泉镇分馆”。总馆和分馆采用统一业务管理系统,实现技术统管,确保区域图书馆网络间数据流、读者流和各项业务工作的无缝对接。

4.2开展图书全流通,实现资源互通共享。分馆图书统一编目,设有代表性编码进行区分。分馆设置异馆还书箱,实现读者就近还书。归还的异馆图书由各分馆打包后,总馆将定期进行图书回流,实现图书资源通借通还。总分馆明确各馆资源归属,保留原有资产属性,除主管单位统一进行资源采购配置外,图书资产、人员归分馆所有。

4.3阅读服务总分馆联动,形成推广规模效应。提升总分馆的服务效能,依托总分馆服务体系的系统性、规模性和接近性,统一打造“书香雄关 同城共读”阅读文化品牌,在城市范围内大幅提升文化阅读品牌的识别度和推广力,以新颖、活泼的推广方式引导服务对象亲近阅读。

4.4拓宽分馆建设,开展跨界特色服务。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在藏借阅等基础服务职能上不断衍生发展,已发展为开放型、多元化、多主体跨界服务的智慧型公共图书馆。嘉峪关市图书馆立足总分馆建设,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下图书阅读服务模式,在酒店、景区等地建设文旅图书小站,提供本地特色文化和旅游阅读服务,促进了阅读服务在旅游出行和日常生活中常态化服务。

5.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1制度运行方面。嘉峪关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已具备基本制度框架,就总分馆服务、管理和运行等方面有了明确规范和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各分馆业务、人员管理从属不同,行政管理和图书业务的双重管理常涉及跨单位协调沟通。且不同社区、不同乡镇分馆建设和行政管理存在差异化,进而导致制度施行不够流畅,标准未全面统一。

5.2人员和资产管理方面。为盘活和提高全市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分馆建设原则上依托社区、乡镇原有书屋进行改造提档升级。除新增智能化图书借还设施为总馆统一配置外,其原有书屋建设用地、图书、阅读桌椅等资产隶属原单位管理,服务人员为社区工作人员。人员、资产的非垂直化管理导致后续相关软、硬件设施建设无法跟进,在人员服务积极性调动方面存在后劲不足。

5.3服务人员专业素养方面。为提升借阅和阅读服务的效果,嘉峪关市图书馆总馆每年会开展多期图书服务从业人员政策法规、图书编目及阅读推广等专业化业务培训工作。但培训工作就实际服务需求来说仍有较大差距,且分馆业务人员多为兼职且流动性较大,进而导致培训工作缺乏实效,分馆间服务运行效能高低不同。

6.下一步的思考

以嘉峪关市图书馆为例,经过了三年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能够实现公共图书资源的全面整合、互联互通,提升全市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是打通阅读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直通车,让广大群众享有了更为均等化、便捷化、智能化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快全民阅读推进工作。但在后续的建设运行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维模式,一方面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切实可行、具备长效的运行和经费保障制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性,采取人、财、物垂直化管理,建立完备的绩效考评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确保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文化惠民的主阵地作用。



参考文献:

《各地探索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2013.8.23 王思聪 中国传媒网



基本信息:

姓名:陈 文

单位:嘉峪关市图书馆

电话:13519487952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南市区明珠文化公园西侧(嘉峪关市图书馆)

电子邮箱:25537238@qq.com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