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硅酸盐超薄玻璃应用与关键生产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铝硅酸盐超薄玻璃应用与关键生产技术

淮旭光

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 054100

摘要:为了有效的分析现阶段超薄玻璃的实际应用特点,作为现阶段管理人员就应当充分分析不同超薄玻璃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特点,对相关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述。为此本文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对于铝硅酸盐超薄玻璃应用在电子显示产品之中的主要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述,从而有效的描述当前实际的发展现状以及工作特点,同时结合实际玻璃组成积极熔解的实际特性,从而细致论述微型浮法工艺手段对于生产铝硅盐超薄玻璃的技术以及装备问题。

关键词:铝硅酸盐超薄玻璃;浮法工艺;关键生产技术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手段的全面发展,近年来电子显示产品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现今的平板显示产品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转变,从尺寸大小的转变,到技术类型的转化,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电子显示产品涵盖了显示器产品、触摸屏产品、播放机等等内容,这些产品内容中,显示产品的表面内容虽然都有一定的玻璃材料作为成像的核心材料,但是这类型的玻璃本身没有进行玻璃强化处理分析,同时生产者本身也就是遇到了屏幕的保护管理基础问题,在显示产品的表面都盖着一层玻璃基础板。为此就需要在现有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特殊的平板显示产品,做好玻璃的保护,以延长整个电子显示产品的使用质量和最终的使用效果。

一、铝硅酸盐玻璃的基础特点分析

1、玻璃基础成分

铝硅酸盐成本可以有效地转化传统玻璃化学的认定性和各种质量,可以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全面降低玻璃析晶的发展特点,也是全面提升玻璃的实际强度、硬度以及机械强度的基础成分内容,其可以全面同时作为拉伸弹性模型的基础成分内容,优选的实际质量应当高于原有的16%左右。而这种材料技术的有效使用可以增进玻璃结构的稳定性,可以更好地防止玻璃生产的实际结晶特点,减少玻璃成分之中碱性的转化移动性质的变化,同时具备有效拉伸玻璃的工作特点。贱金属氧化物是现阶段玻璃制品进行制造加工之中的一种基础的易溶成分内容,可以让玻璃熔融温度逐渐的呈现下降的趋势。

2、玻璃的基础性能

按照相关的铝硅酸盐超薄玻璃的特点结构分析可知,其中所包含的铝硅基础玻璃成分内容,选择进行试验的原材料涵盖了氢氧化钠、碳酸钙、纯碱等相关的材料内容,按照相关的组合,逐渐的转化为不同的配合料,从而实现熔化制备样品内容。

二、铝硅酸盐超薄玻璃关键生产技术

1、铝硅酸盐超薄玻璃熔结

玻璃的熔解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程序内容,整个熔解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物理化学反应特点内容。这些反应之后的结果让所有的原料下的机械混合物质逐渐的呈现成为一种复杂化的化学内容,以此都熔解成为了一种熔融物质,这个物质就是玻璃液。在整个环境之中,所列出的不同类型的玻璃品种内容,从熔解的实际温度进行分析观察可知,铝硅酸盐玻璃的实际溶解温度已经逐渐的接近到了基板玻璃或派莱克斯玻璃内上,为此熔解下的铝硅酸盐玻璃需要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加工处理。同时这些铝硅酸盐超薄玻璃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玻璃表面的张力结构,让铝硅酸盐玻璃在高温环境下所彰显出来的黏度也相对较大的特点。

配料比在实现加热的过程中,应当全面加强固相反应工作推进,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气体逐渐溢出。自由水以及结构水在此基础上逐渐的分解,碳酸盐在进行分解熔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硅以及其他的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硅酸盐以及硅氧组成的烧结物质。若是再出现了较少的液体材料,随着固相逐渐的反应变化,液相逐渐的优化,液相数量不断的增加,所呈现的配合料的基础反应效果也逐渐的凸显呈现,最终的形势下,配合料也会逐渐的转变为液相内容,但是液相本身结构质量之间有着大量的气泡产生,其中也有不均匀的透明玻璃液产生。

结合现有的玻璃熔化技术手段基础上,铝硅酸盐超薄玻璃本身可以在现有环境下,采用纯氧池炉进行熔化加热,同时进一步加快熔化技术的推进,两种熔化的技术手段都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熔解环境温度以及熔化的最终效果。

2、铝硅酸盐超薄玻璃澄清技术

在铝硅酸盐超薄玻璃的澄清的过程中气相排除或是在继续吸收的过程中,当熔化之后的玻璃继续的进行加热处理,其本身的黏度也持续性的降低推进,玻璃之中的气态混杂物质因为膨胀上升优化,气泡逐渐地浮出玻璃的溶液表面,当整个玻璃的小于一个程度的情况下,降低了气泡排出的粘滞阻力。玻璃表面的实际张力在多数情况下,有效地决定了气泡的成长速度以及溶解的管理,提升了玻璃液之中的气泡消耗和排解的实际速度,玻璃的实际表面张力有着一定的定额数据,而铝硅酸盐的表面张力多数都会大于常用的玻璃张力大小。这就说明在整个环境基础上,所出现的气泡的不断增大也会出现更多的作用力,若是在整个环境下气泡可以在现有环境下充分地排出,则必须在现有环境下有效地提升环境温度质量,增大气泡的实际体积,从而实现浮力的不断提升。

当玻璃的实际成分以及最终澄清的实际温度进行明确之后,在工艺环境下操作过程中的气氛性质也和分压环境下的澄清效果产生出较大的影响。池窑的环境基础上,气氛的基础形式对于玻璃的熔体结构吸收的实际表面张力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多数情况下,还需要加快还原气氛的优化,促使玻璃表面张力往往相较于氧化气氛下的张力增大了大约20%的质量。为此将配料的氧化还原指数设计,最终变化了氧化势效果,同时也采用了一种全氧燃烧的方式方法,从而有效的获得最佳的澄清效果特点。

3、铝硅酸盐超薄玻璃成型技术

铝硅酸盐超薄玻璃的实际厚度有着较为规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之中所提出的铝硅酸盐超薄玻璃厚度大约小于1.5毫米,全球超薄玻璃生产技术多数都是以浮法工艺、窄缝下拉法、溢流引下法,从现有的工艺基础原理进行分析观察可知,现阶段获得最佳铝硅酸盐超薄玻璃的生产的技术手段为溢流引下法,这种技术手段可以称为垄断技术,专门使用液晶基板玻璃以及保护盖板的玻璃生产方式为基础。窄缝下拉法更多的是一种溢流法以及浮法之间的技术工艺,这种技术手段的版面的实际平整度质量相对较差,尚且不能生产大幅度的超薄玻璃。而浮法工艺技术手段的发明制造,相对较早,这项技术手段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内容,整个技术手段也逐渐地呈现出成熟完整的发展趋势,也是现阶段我国使用的一种较为可靠稳定的平板成型技术手段和技术工艺。现阶段的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我国的浮法生产线数已经有了上千条,因为技术的反复创新,生产出了0.55毫米左右的产品内容。

结合当前的铝硅酸盐超薄玻璃实际成分以及实际的工艺特点进行分析,对当前市场以及资金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观察,比较适当的方式方法,应当采用高质量的微型浮法工艺手段对铝硅酸盐超薄玻璃进行生产技术管理以及技术创造。对于微型浮法生产技术手段以及工艺技术参数内容,可以针对铝硅酸盐超薄玻璃的实际温度和黏度工艺及你选哪个参数分析,选择熔化能力相对较强的池炉,经过唇砖进入到了整个锡槽之中,自然进行摊薄处理。

总结:铝硅酸盐超薄玻璃是现阶段电子显示产品急需使用的一种显示产品急需的保护盖板玻璃材料内容,更有甚者在军工高强度的玻璃材料方面也有着特殊的作用。其本身的硬度质量相对较高,同时自身的韧度也较好,也具备抗划伤的优质特点。需要充分结合玻璃材料组成的设计管理技术、化学强化技术手段和技术工艺,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探索铝硅酸盐超薄玻璃的熔解以及各种浮法成型工艺特点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福,刘心明,武丽华,等.超薄高铝电子玻璃的成形方法[J].玻璃.2016,(10).12-15.doi:10.3969/j.issn.1003-1987.2016.10.003.

[2]陈福,续芯如,冯建业.超薄高铝电子玻璃成型方法对比[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