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泥处置和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生活污泥处置和管理探究

刘蕾

湖南陆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摘 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泥产量不断增加,而部分地区由于对生活污泥的处置和管理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污泥产生量占处理水量的3‰~8‰,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泥沙、腐殖质等杂质,需不断提高污泥处理水平,从各个处理环节入手进行控制,完善生活污水防治体系,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和综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

关键词:生活污泥处置管理


为实现生活污泥的妥善处置,降低处置成本,促进城市发展,分析了生活污泥的成分及性质,指出了影响生活污泥处置的因素,包括污水处理厂自身因素和生活污泥处置单位因素。提出了生活污泥处置和管理措施:应合理选择生活污泥处置工艺,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生活污水。污泥产生单位应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生活污泥管理责任制。要重视生活污泥收集、运送、处置等各个过程,实现对污泥的有效管理。要科学登记保存生活污泥产生量、处置量、去向、处置方法等资料,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泥管理台账,确保生活污泥的安全处置及监督管理。

1 生活污泥的成分及性质

1.1 生活污泥的形成

生活污泥是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除了生活污泥以外,还包括工业污水污泥、河道清淤污泥等多种类型。在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污泥中,以生活污泥产量最大、污染程度最高,也是最难处理的污泥。生活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通过污水处理技术将污染物大量转移到污泥之中,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此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污泥为生活污泥,即浓缩了的污染物。生活污泥具有危害性,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1.2 生活污泥的成分

生活污泥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是其主体部分,还含有N、P、K等元素,具体如下:微量元素主要包括Na、P等元素;无机营养元素主要有Ga、Mg、S元素等,Ga元素主要来自于处理过的石灰石及污泥自身,Mg元素含量约为0.3%,多来自于污泥自身,S元素的含量约为0.8%;有机物质,生活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污染物质,生活污泥中含有大量无机、有机化合污染物,如Pb、Hg等;微生物,生活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寄生虫等。

生活污泥中既含有大量的污染成分,也包含多种可利用的营养元素,如植物营养所需元素、微量营养元素、无机营养元素等,污染物质则是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成分。生活污泥中的微生物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提高生活污泥利用率,也会影响污泥处理效果,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病毒感染,根据相关性质可以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置及管理。


2 影响生活污泥处置的因素

生活污泥处置存在着较多问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常因污泥浓度过高而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位等因素,若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势必会污染城市环境。应对生活污泥高浓度原因进行分析,为生活污泥处置及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2.1 污水处理厂自身因素

污水处理厂污泥浓度高有着自身因素,由于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能力不足,在污泥集中脱水区域存在存泥空间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备用泥斗及备用存泥设施,污泥在初步脱水后(一般脱至含水率80%左右)主要存放到泥斗内,需要等到料仓清运后才能再次脱水,这导致泥斗卸泥时间与运输车辆之间出现了时间差,影响了生活污泥脱水的正常进行。


2.2 生活污泥处置单位因素

污泥处置单位的实际状况是影响生活污泥处置的重要因素,对于多数污泥处置单位来说,特别是污泥集中处置特许经营项目,其污泥处理能力有限,可能无法满足处理需求,处理能力与污泥产生量之间极易出现缺口,这将导致污泥处置单位污泥存量高居不下,污泥收运问题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污水处理厂排泥工序无法正常运行,污泥浓度显著上升,污水处理厂抗冲击风险能力显著降低,严重影响城市污水的稳定处理。


3 生活污泥处置和管理措施

生活污泥的产生控制和管理极为复杂,我国多地存在生活污泥处置能力不足、监管缺位、非法处置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生活污泥的安全处置及监督管理,实现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

3.1 生活污泥处置措施

应减少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即污染物质、有机物质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遵循生活污泥处置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在对生活污泥进行处理时,初步沉淀的是体积较大、水分较多的污泥,因而存储及运输过程不便,需要在生活污泥处理中遵循减量化原则,有效降低污泥处理成本,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稳定化原则。生活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因而降解过程会散发出恶臭味道,技术人员须采用稳定化处理技术对污泥进行降解,防止出现二次污染。无害化、资源化原则。无害化、资源化是生活污泥处理的最终目标。生活污泥处理过程中,由于其存在较多病菌,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才能使生活污泥达到标准。

在掌握生活污泥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探究处理方法。一是建材利用。生活污泥处理后可用于建筑材料,制作成砖和纤维板材。其中,生活污泥制砖有干化污泥制砖和污泥灰渣制砖两种方法。前者需要对生活污泥成分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与制砖黏土的化学成分一致。后者化学成分较为相近,适宜的配料重量比为灰渣∶黏土∶硅砂=100∶50∶(15~20)。二是堆肥处理。堆肥处理较为常见,城市固体废物及生活污泥都可采用堆肥处理,污泥中含有很多营养元素,堆肥前应清除其中的有害物质,防止其在农业应用中造成二次污染。有害物质清除一般采用厌氧处理或降解,能够达到堆肥农用基本需求。三是污泥焚烧处理。焚烧是处理城市污染物的常用方法,其能够有效提高生活污泥中有机物的碳化效率,焚烧高温能够杀灭多种病菌, 避免污泥污染环境。卫生填埋是生活污泥处理的重要手段,填埋前应进行无害处理,否则会对填埋场造成严重危害,无法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但卫生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不适用于大中型城市。

3.2 生活污泥的管理措施

在对生活污泥进行管理时,污泥产生单位应发挥主体作用,将污泥交由具有处置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置,要建立健全的生活污泥管理责任制,防止污泥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污泥产生及处置单位要重视生活污泥收集、运送、处置等各个过程,对负责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紧急处理知识培训,实现对污泥处理的有效管理。要科学合理登记保存生活污泥产生量、处置量、去向、处置方法等资料,污泥产生及处置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泥管理台账,落实好记录工作。


4 结语

生活污泥中存在较多有害物质,生活污泥的妥善处置是城市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应合理开展生活污泥处置及管理,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生活污水问题,降低处置成本。对生活污泥处置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活污泥处置工艺及管理方法,为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处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洁.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43-243.

[2] 周祥.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6,(17).126.

[3] 王腾远.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路径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