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槽开挖与港池疏浚施工技术在港航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基槽开挖与港池疏浚施工技术在港航工程中的应用

杨应祥

云南水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50051

摘要:在港航工程建设中,基槽开挖技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序,也是此类工程的施工基础和前提。只有切实做好该道工序,才可以落实好填埋各类水下管道的工作,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对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基槽开挖技术在港航工程中的应用,为港航工程性能与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槽开挖;港池疏浚施工技术;港航工程

引言

并且港口和水路工程的建设涉及许多环节。作为港口和水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坑开挖影响航行的稳定性。因此,应当对基坑开挖质量进行良好控制,使港口和水道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通过有效实施基坑开挖,施工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为生产和环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且目的是通过合理利用基坑开挖技术,结合工程情况,阐明施工技术,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1工程概况

某港航工程总疏浚量约40万m3,疏浚面积约3km2,疏浚验收深度10m,平均吹距约3km。散货码头基槽的基本尺寸要求为长90mm、挖深19m。为满足安全、质量、效率、效益等多重需求,工程采用绞吸船开挖的方法。

2工程施工特点

(1)工程基坑开挖量较大。基坑开挖量影响施工现场周围水域的水质。也就是说,这个工程的开挖量对周边水域影响很大,污泥堆积严重。施工工艺检查后,施工区的污泥堆积量每天可达到约0.1m。(2)施工时间短,任务重,时间短。在设计中,每个工程的施工时间为180天,后挖泥船时间为153天,因此清除泥浆的时间间隔既长又短。鉴于上述原因,项目建设的紧迫感和灵活性显而易见。(3)技术故障严重,需要高质量的技术效果。对于地基沟渠施工,应始终将超深距离控制在50厘米,将超宽距离控制在150厘米,直到挖到中等高度的砂为止。后开挖时,超深控制距离保持不变,但超宽控制距离必须缩短50厘米。在这个环节,泥质土层和滑移层不可能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平衡机后,厚度应保持在0.3m以内。

3基槽开挖施工技术分析

3.1基槽挖泥施工

(1)要想促进基槽开挖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应给工程配置适合的绞吸船,并把它放置在码头前50m外的位置,辅助开挖设施共同作业。(2)由于部分工程基槽位置有很多砂质粘性土和全风化岩层,要想切实有效地解决土质软化情况,在基槽开挖施工完成之后马上开展抛石工作,这个时候最好是通过人工作业的模式进行。(3)在实际进行基槽开挖的时候应结合抓斗船进行,遵守从西向东的要求进行,必须要把开挖高度严格把控在1.2m~1.5m之间,单段开挖长度应设计为100m,对施工仪器和设施的使用性能进行分析,最后把单条宽度设置为10m~15m,两条相邻重叠位置到2m。(4)要想更好地加强边坡施工的水平和质量,应对工程具体状况和坡度要求进行综合考虑,最后选择并确定为台阶式开挖施工技术,落实好上超下欠的基础上确保超欠平衡,这是加强边坡施工质量的基础要求。精准掌握基槽开挖的施工量,开挖施工结束之后不能有残留点。(5)选择适合的弃置场能够更好地卸下开挖后出现的大量填料,一些使用价值不高或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填料应单独卸在规定废弃场内。(6)为了实现船舶设备的高效运行,应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好相应的检测工作,将最终获取的参数作为依据对工艺参数进行不断调整,从而使施工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具体状况。(7)炸礁前需要落实好技术交底工作,使用的炸礁船必须要能够达到工程具体要求,清礁施工活动应交给规定的抓斗船进行,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把开挖料集中放置在固定场地。

3.2GPS定位与监控

应用GPS定位技术时,由于工程领域船舶数量众多,容易受到设计中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使设计顺利进行,应提高定位精度,为设计创造相应的条件。因此,应采用GPS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定位,在基坑开挖区域设置飞机控制点,将GPS差分站作为参考,连接GPS系统,并提交监理部门检验,以便在施工中通过检验后使用。GPS定位器还应用于监测能准确定位船舶并为施工提供参考信息的疏浚工程。GPS定位器可以连接到远程终端,可以通过软件分析展开的区域,测量结果可以传输到计算机上,得到相应的图像,可以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使工作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整体情况。此外,应在地基沟渠中显示相关信息,以便以后的施工能够有效进行,并使每个施工连接更加顺利。

4港池疏浚施工技术分析

4.1边坡部分的施工

本疏浚工程逐步采用分层开挖,并根据设计坡度和泥层厚度制定适当的分层开挖参数,以确保边坡的施工效果尽可能达到设计标准。边坡施工的一部分是关键控制部分。当施工在土质滩涂或土坝脚下狭窄的侧缘进行时,应严格控制超深和超宽值,地层厚度应薄而不厚,以确保坝体的稳定性不受渠道开挖的影响。高侧缘在干旱时暴露在水面上,自然塌陷形成的边坡不规则,影响了外观。因此,应该重建滩头顶端与最低造船水位之间的坡度。

4.2航道疏浚作业

水道疏浚的目的是确保潜水管道施工的安全性能,提高运输安全指标,使工作船顺利进行施工作业。该过程必须在基坑开挖前成功完成。此外,还需要考虑季节性水位影响等渠道疏浚的影响因素,以免增加疏浚费用。潜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监控应做好。布置潜水管道之前,必须确保地基槽没有损坏。例如,普通的疏浚挖掘、水面船只锚泊等都会破坏地基沟。

4.3分层开挖深度的控制

对于带式输送机,应充分考虑砂砾的抽取厚度和摩擦刀的直径,砂的抽取应根据相应厚度逐层进行。同时,在施工期间,应使用GPS坐标编码器加强探测,及时探测沟渠深度,以便根据所得结果采取调整措施。当挖掘机的载荷或潮汐规律发生变化时,有必要正确调整摩擦杆的姿态,以确保缺勤深度的合理性。各旗开挖完毕后,立即组织水深测量。低于开挖值且超过允许值时,将返回船舶。此外,专业测量员每周测量出土地区,根据收到的资料绘制海底底栖生物图,然后结合图进行分析。当缺少挖掘时,有必要安排相应的刀吸船,以便在此时返回进行进一步挖掘。

4.4施工流程

为了加强工程的建设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明确,优化施工流程,分析基槽开挖以及港池疏浚等内容,按照施工的要求开展作业,加强施工的质量。将原地面复测做好,还应完成基槽开挖施工中泥面的标高工作,进行探测的时候,应使用GPS定位仪以及探测仪设备,使结果的精确性加强。在这个基础上,应将卸泥区以及卸渣区进行明确划分,并且对各段的开挖质量进行检测,使基槽开挖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施工中,工艺流程包括了分段、分区布置、挖泥船定位、挖泥施工、卸泥、核对标高、验收。当核对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时候,需要重新进行挖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62a1417dd6bbc_html_e688f1f0ee4828a8.png

图1施工流程图

结束语

良好的基坑开挖和港口盆地平衡是保证整个施工过程质量完成的基础。随着人们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值得研究如何提高港口和航运项目的建设效率,同时确保环境效益。只有利用高新技术建设技术支持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技术价值,进一步推动我国港口和航运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欧阳欣.港航工程建设中的基槽开挖施工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8):158-159.

[2]韩南奇.浅谈现代港航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9(06):130-131.

[3]张洪友.港航工程施工中基槽开挖和港池疏浚施工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4):146-147.

[4]傅品,罗志强.港航工程施工中基槽开挖施工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19(03):26-27.

[5]李峰楠.港航工程施工中基槽开挖与港池疏浚施工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0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