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锅炉循环泵选着及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供热锅炉循环泵选着及注意事项

赵琨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 要:在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是连接热源热备、供热管网和用户采暖系统的枢纽设备,通过它把热媒送到用户采暖系统中。在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泵在系统运行时能耗较大,且在很多供热锅炉房中循环水泵的流量及扬程选着比系统实际运行时需要的流量及扬程都大很多,这就造成能浪费较大。本文通过简单适用的计算方法来合理确定循环水泵性能参数,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关键词:供热锅炉房循环水泵;流量;扬程。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相继供热锅炉房的建设也随之增加,为居民生活提供热源的锅炉也越来越多。而在非锅炉行业的企业中精通锅炉和锅炉辅机的人很少,这就给企业在锅炉辅机的选型上带来一定的困难

往往造成循环水泵在系统运行时能耗较大。

  1. 循环水泵参数的确定

  1. 锅炉循环水泵流量G的计算:

方法一:根据热源设备额定负荷计算

62a041d9af727_html_c0f82baddb73dba6.gif

式中 G——锅炉循环水泵的流量,kg/h;

K——热损失系数,一般取1.05~1.1;

Q——计算热负荷,就是热水锅炉或热交换器产生的热量,W;

T2——热水锅炉供水温度,℃;

T1——热水锅炉回水温度,℃;

C——循环水的平均比热容,C=4.187kJ/(kg*℃)。

方法二:根据实际供热面积计算

62a041d9af727_html_f308ebd6375763ed.gif

式中 G——锅炉循环水泵的流量,kg/h;

qf——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W/m²;它表示每1 m62a041d9af727_html_1f2de79cdd81948.gif 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见下表表;

F——建筑面积,m²;

T2——热水锅炉供水温度,℃;

T1——热水锅炉回水温度,℃

2.1-1 采暖面积热指标推荐值q62a041d9af727_html_643fa5eb5190d192.gif( W/m2)


建筑物类型

住宅

学校

医院

旅馆

商店

餐厅

影剧院

热指标

40~45

50~70

55~70

50~60

55~70

100~130

80~105


  1. 锅炉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闭式系统):

H=K *(H1+ H2+H3+H4)

H—循环水泵扬程(m);

K—安全系数,一般取K=1.05~1.1

H1—热水锅炉或换热器内部阻力(m);该值见设备厂家计算书,一般强制循环热水锅炉为8~15m;

H2—锅炉房内循环水系统的阻力(m),一般为5~8m;

H3—室外热水管网供回水系统总的压力损失(m);

H3=∑LxR+0.3∑LxR=1.3∑LxR

∑L—室外热水管网供回水管总长(m);

R—比摩租,一般为0.006m/m,局部阻力按沿程阻力30%计算;

H4—最不利用户单体内部循环系统压力损失(m),一般取5m。

  1. 计算循环水泵匹配电机功率N

1)轴功率的计算公式:

N=62a041d9af727_html_e2805309aefe25ab.gif

其中:

ρ----介质密度,单位为kg/m3;

g----重力加速度,9.8m/s²;

H----扬程,单位m;

Q----流量,单位为m3/h;

η----泵的效率;

N----轴功率,单位KW;

2)电机功率计算

电机功率的选择要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P=N x K

轴功率N 安全余量K

0.12-0.55kw    1.3-1.5倍

0.75-2.2kw   1.2-1.4倍

3.0-7.5 kW    1.15-1.25倍

11 kW以上    1.1-1.15倍

(4)热水锅炉循环水泵一般按热水锅炉台数一对一台,多一台备用泵的原则确定。带压热水锅炉循环水泵安装在锅炉的进水侧;常压热水锅炉循环水泵安装在锅炉的出水侧,且应采用耐高温热水泵。

4.水泵选型注意事项

(1)一台水泵单独工作时的功率要大于并联工作时单台泵的功率,所以选配电动机时应根据一台水泵单独工作时的功率来进行选择。

(2)由于循环泵工作量大,使用频繁,故电机在结构形式和绝缘等级应满足安装和使用环境温度的要求,确保电动机安全运行。同时传动轴的密封,尽量选用机械式密封,使用寿命应大于8000h。由于系统回水温度≤60℃,因此在选用水泵时要考虑选用材质、结构和防汽蚀能力。

(3)如果选用变频供水,则选用的水泵扬程应比设计值H略高。

(4)水泵并联工作时的总流量并不等于单台泵工作时流量的之和。根据经验,两台泵并联时流量减少5%—10%,三台泵并联时流量减少20%左右。

(5)可以通过开停水泵的台数来调节所需要的流量,以适应用水量的变化。达到节能供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林宗虎,徐通模,实用锅炉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