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模具加工精度控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机械模具加工精度控制探析

胡保平

身份证号码: 61212719741224****


摘要:随着我国机械产业的转型,越来越多的机械加工企业基于生产加工能力等方面因素的考量,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的引进,通过加工技术的定向升级,持续提升机械加工技术的精细化水平,强化机械加工行业的竞争力。机械模具加工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机械加工的基本要求,加速实现了机械产业的转型,厚植了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关键词:机械模具;加工;精度控制

1影响机械模具加工精度控制的因素

1.1相关从业人员水平低下

当前来说,机械模具加工与人为操作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未能完全实现自动化,特别是在部分关键性的岗位的人员专业素质以及实践技能,直接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详细来说,部分机械加工操作人员习惯性地运用传统的经验做法,不重视现代化的管控技术手段,更不用说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并且,没有系统化接受机械加工的训练,造成机械加工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失误,无法提高加工精度,造成模具加工精度低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显现出企业失信、产品滞销等问题。

1.2设备与加工工艺不适用

机械模具加工是以小批量、非标尺的方法为主,不能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机械模具加工中,要结合不同模具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对应的工艺方法和设施。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技术与新设施。可部分加工企业管理者眼光短浅,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设备更新中,未能组织工人对新技术展开学习,生产技术与加工设备较为滞后,所制定的工艺流程未能完全匹配现有设施,无法确保机械模具的加工精度。

1.3数控设备编程错误

在机械模具的加工以及精度控制方面,数控技术以及设备具备较为显著的优点,还具备非常高的适用度。依靠这一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较高的模具精准度。为了顺利展开数控设备工作,要提高编码工作的详细与完善性。事实上,部分技术人员缺少充足的知识储备能力,未能完全掌握编码知识,无法保证编码参数设施的合理程度,编码程序错误现象频频产生,无法提高数控设备使用效率,甚至不能实现自动化的调节目标。

2机械模具加工精度控制有效策略

2.1系统推进技术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

技术人员作为机械模具加技术的直接参与者,其专业性与职业性,对于加工成效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基于这种认知,机械制造企业需要组织好、策划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技术人员可以准确掌握机械模具加工技术参数设置要求、加工注意事项,减少了人为失误的发生机率。除了做好培训工作之外,机械制造企业,还应当针对培训内容,开展相应的考核,通过必要的考核,准确评估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2.2做好机械模具加工技术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机械模具加工技术涉及多个层面的内容,为保证加机械模具加工技术的合理化、规范化使用,实现不同加工模块组件的有效配合。机械制造企业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管理举措,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有效解决设备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实现机械模具加工技术的精准调控,避免出现技术设备的操作失误,影响零部件加工的最终效果。具体来看,机械制造企业应当吸收、借鉴过往经验,对机械模具加工设备的主要类别开展全面的分析评估,通过必要的情况研判,结合工作人员的年龄构成、学历结构等基础信息,制定完善的机械模具技术设备管理方案。通过管理方案的制定以及管理职责的明确,机械模具加工技术设备的管理活动得以有序开展,避免了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纰漏。同时在规范化管理制度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可以有序参与到机械模具加工环节,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动,更好地兼顾了机械模具加工技术设备运转成效、运行稳定性的需求,为机械模具加工技术的科学化、合理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2.3认真开展加工设备的选择以及应用工作

加工设备作为机械模具加工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设备类别的选择、线路的确认对于整个机械模具加工技术的应用成效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基于这种认知,在机械模具加工技术优化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观念的转变,准确把握机械模具技术应用环节。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控制不同类型加工设备的换刀顺序,并根据加工设备型号的不同,灵活调整加工设备线路,以保证加工设备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零部件加工任务,保证切削加工的精准度。机械产品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基于模具的使用需求,应当做好尺寸计算、类型确认等系列工作,以确保模具更好地适应机械产品的使用需求。具体来看,机械产品模具设计制造中,要着眼于机械产品的功能定位,对模具的尺寸形状进行计算以及审核,以确保模具可以更好地满足机械产品的加工制备要求,避免模具尺寸形状不达标,影响后续机械产品加工制备效果,造成产品生产效率不高,次品率较低等情况。除了做好模具尺寸形状的计算审核之外,还应当做好模具类型的筛选工作,筛选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分析模具设计制造影响因素分析,从而确保模具设计制造方案有效性,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推动机械产品加工、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

2.4定期做好设备的更新与升级

机械模具加工技术在开展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硬件系统与软件模块的支撑,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机械制造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定期做好设备更新以及技术升级,通过这种方式,为机械设备机械模具技术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在硬件更新过程中,机械制造企业应当投入适量资源,进行硬件模块的更新,同时对软件系统做好优化,确保硬件系统与软件模块的有效联动,更好地服务于机械模具技术,推动机械制造加工活动的有序开展。以机械模具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数控机床网为例,为保证机床的加工能力,在升级过程汇总,以太网模块作为切入点,实现系统内部信息交互方式的升级,以确保不同控制组件与PLC等智能化技术之间的高效联动。同时多数技术人员采用EMC控制架构设计方案,对系统内控制电路、控制结构进行优化,使得抗干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5提高数控编码的科学性

针对机械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展开优化当中,要对数控编码参数展开有效优化设计。针对其操作人员,要明确数控编码程序参数,正确认识机械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码参数联系得重要作用。如部分数控机床得设备编码程序中,误差现象不可避免,分析原因,由于编码控制程度开环状态较为明显,无法发挥出智能化调控作用。工作人员要分析机械模具数控加工技术要求,对编码展开优化以及调整,顺利展开机械模具数控加工生产活动。另外,针对数控技术来讲,依靠较强得自动化以及准确度,广泛运用到机械模具制造当中。可数控技术与自动化技术不同,在运用中,要合理设置程序与参数。并且要重视编码质量以及参数的准确度。换句话,依靠科学的编码以及合理的参数设置,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模具制造的精确度。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机械模具的加工精度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同样也面对着较大的考验,如人为、工艺、数控设备程序编程等因素,上述因素给模具加工带来的影响并不一样,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市场给机械模具加工精度带来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企业发展意识,做好技术工作人员的监管与培训,优化模具加工工艺,提高数控设备程序准确度,合理保管使用材料设备,提高机械模具加工精度,为机械制造业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文.浅析机械模具加工精度控制技术的使用和效力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8):194-196.

[2]霍春燕.机械模具加工精度控制技术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