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旅游的必要性及经济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高铁旅游的必要性及经济性分析

刘晨辉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063035,河北唐山

摘要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广大居民的通常选择。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完善,铁路部门应利用已有运输能力,瞄准国内中长途旅游市场,开发高铁旅游项目。中车唐山公司研发的共享工业化平台高速动车组,在旅游专列列车档次、席位种类、服务等级等设置上,可针对客源层次的不同作出相应的安排。经必要性分析及效益计算表明,开行高铁环游项目的高效性、高舒适性、高安全性和大运能将带动全国高铁旅游狂潮,为营运部门带来巨额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为当地创造较多的经济收益,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捷高效路径。

关键词 共享工业化平台高速动车组;旅游专列;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由编辑部填写)

DOI: (由编辑部填写)

1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1.1旅游市场高速增长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13-2017年,国内游客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1%以上,国内游客总花费平均每年增长15%以上。旅游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2旅游形式不断提升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会从观光游提升为休闲游;超过5000美元时,会提升为度假游,旅游时间逐步延长,旅游产品及形式逐步丰富。

2发展高铁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2.1我国高铁路网基本成型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14万公里,其中高铁3.6万公里,客运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高铁线路也将越来越多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连接起来;高铁列车的安全、高速、舒适,让乘客日行千里而不知疲倦。

2.2我国高速铁路网东西部利用率严重不均衡

中国的高速铁路网,除东部线路(京沪、京津、沪杭、京广等)利用率较高,京广线以西的大部分铁路,如兰新、沪昆、贵广、西成、哈齐、大西等,线路投入运营后的利用率都远在50%以下,且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高。同时东西部铁路的乘客上座率也不均衡,京沪线高峰期上座率在95%以上,平日上座率也在60%以上;而兰新高铁的大部分区间,平日上座率仅为44%左右,高峰期才有部分短途交路能够达到满员。

根据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建成后,60%以上的高铁路网在京广线以西地区。如何快速提高西部地区的高铁路网利用率,既是高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是高铁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需要。

2.3高铁线路客流量与地区间经济的关系

高铁线路的客流量和地区间的经济是相互作用的,高铁的开通可以增加城市间的经济、文化、旅游、卫生等事业的相互交流发展,拉动地区间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后,也会反映到高铁客流量上,使得高铁旅客上座率持续提升。

2.4高铁旅游专列拉动西部经济发展

我国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人口旅游需求日益增长,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国家AAAAA(5A级)景区的数量多达76处,4A级景区的数量更是多达468处。大力开行西部高铁旅游正是社会发展所赋予的契机。

本文以兰新高铁为例,选择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两个方面来分析高铁的开通对沿线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4.1兰新高铁沿线地区旅游人数变化分析

629fefdabe14f_html_5d231892bf8dc3a9.png

图1 兰新高铁沿线2011-2016年旅游人数变化 单位:万人次

629fefdabe14f_html_2d43b2e77f366e76.png

图2 兰新高铁沿线2011-2016年旅游人数增长率变化单位:%

从图1可知,在2015年兰新高铁开通后,各地旅游人数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从图2可知,2015年兰新高铁开通后,沿线各地区旅游人数增长率均有所提高。

2.4.2兰新高铁沿线地区旅游收入变化分析

629fefdabe14f_html_f169dfb5a8165dd.png

图3 兰新高铁沿线2011-2016年旅游收入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629fefdabe14f_html_5f27007b83590811.png

图4 兰新高铁沿线2011-2016年旅游收入增长率变化单位:%

数据来源:2011-2016各地区统计公报

从图3可知,高铁开通后,各地区旅游收入年增长额超过了开通前年平均增长额。

从图4可知,高铁开通后,各地区旅游收入增长率都有明显上升。

因此,兰新高铁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1]

3高铁旅游专列及班列效益分析

3.1 共享工业化平台旅游专列功能优势分析

首先,高速动车组列车具有准时、安全、快速、舒适、载客量大、受天气影响较小等优势。

其次,旅游专列的编组要以大众需求为主,兼顾中高端旅客。旅游线路的制定需兼顾旅客对景点的偏好、旅游时长、旅客对列车服务水平及车辆档次的要求等。共享工业化平台高速动车组可根据线路需求调整编组方案,在列车档次、席位设置、服务等级上,可针对客源进行灵活调整[2]

3.2 共享工业化平台旅游专列经济效益分析

(1)旅游专列效益分析

基于上述前景分析,可以使用共享工业化平台动车组,开行高铁旅游列车。

表1 16辆编组新型纵向卧铺与坐卧转换软卧旅游专列定员情况

车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合计

定员

20

40

36

40

60

60

52

60

60

0

60

60

52

60

60

20

740

上表方案是利用新型纵向卧铺中的60人硬卧和40人坐卧转换软卧,设计的16辆编组的旅游专列,总定员740人,列车提供卫生和餐饮等[3]

可安排列车夜间运行7-10小时,时速250km,每晚运行1000-2000km。

(2)全国范围开行旅游专列效益预测

按照国内超大城市每天开行4个旅游专列,特大城市每天开行3个旅游专列,I型大城市每天开行2个旅游专列,II型大城市每天开行1个旅游专列的安排,全国每天可安排旅行专列129列,每列上座518人(按上座率70%计算),票价按照每人1千元计算,每天可收入6700万,每年运行300天,可创造200亿元收入。

4结论及展望

高铁旅游专列的高效、高舒适性、高安全性和大运能将带动全国高铁旅游狂潮,推动旅游由“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拓展转变,对各地经济发展和提高高铁经济效益都有巨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宁.兰新高速铁路区域经济效应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19):75-80.

[2]肖翔,黄俊辉,康洪军等.新型中国高铁动车组创新功能优势及经济效益评价研究[J].综合运输,2015(4):1-7.

[3]黄俊辉.可变编组动车组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