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高产水稻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浅析绿色高产水稻栽培技术

瞿家旺

独山县 麻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贵州黔南州独山县麻尾镇 , 558206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十分重视发展水稻栽培技术,这也给提升了农业的发展,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粮食提出了绿色、无公害的要求。在水稻栽培中通过对绿色高产技术的推广,可以使广大人民的需求得到满足。本文主要探讨了水稻栽培种所应用的绿色高产技术,对各环节做出了详细的介绍,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保证水稻的绿色无公害特性。

关键词:绿色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农作物属于高产型,能否成功种植关系着民生社稷的稳定发展。在各种水稻栽培技术中,绿色高产技术可以提高水稻栽培的质量和产量,保证其健康、无公害的特征,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水稻良种的培育已经完成,然而人们对绿色高产技术的掌握并不全面。所以,想要在栽培水稻期间,保证其产量和质量,就应当做好各环节,如此才能够栽培出大量绿色水稻。

  1. 绿色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1. 体现了水稻育种的现代化技术

我国在水稻种植方面长期保持领先地位,这不仅是因为我国是最早发现水稻的国家;还因为我国的袁隆平在水稻栽培种应用了杂交育种技术。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所以,应当创新农业技术,主动创新,人们在新时期对水稻提出了绿色高产的要求。所以,我国应当积极的将绿色高产技术应用到水稻栽培中,并全面推广该技术。

  1. 优越的水稻种植条件

水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喜阳、需要大量的水分等,我国南方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水稻的种植,为绿色高产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客观条件[1]。此外,东北地区和黄河一代的环境也适宜水稻种植;南方环境没有受到严重污染,更加便于绿色高产技术的全面推广。

  1. 有利于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相比普通的水稻栽培技术,绿色高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绿色、高产,我国在水稻栽培领域通过分析和研究绿色高产技术,可以促进该技术在水稻栽培中的全面推广,有效提升水稻产量,给水稻栽培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1. 绿色高产水稻栽培的技术要点

  1. 水稻种子的选择

想要在水稻栽培中应用绿色高产技术,首先需要做好对水稻种子的合理选择。一般来说,水稻种子是由供应商提供的。在水稻种子的挑选环节,应当做好对如下因素的考虑。首先,是供应商的选择。不断发展的生产经济降低了农作物的质量。种植者想要在种植期间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就应当选择优质、正规的供应商,如此才可以避免种子质量出现问题。其次,应当保证种子符合审定标准。通常来说,相关部门应当对供应商提供的水稻种子进行审定,优质种子都具有合格审定结果,因此,种植者应当将此作为选种依据。最后应当保证有效的生产日期。市场上主要有包衣水稻和非包衣水稻两类种子,种植者在购买时应当详细了解具体情况。例如,在一些种子中应用发芽实验,将发芽率作为种子质量的检测依据。一般来说,应当保证96%的种子发芽[2]

  1. 营造良好的水稻种植土壤条件

将绿色高产技术应用于水稻栽培种,主要是为了获取到绿色高产水稻,因此必须做好对整地环节的重视,保证水稻种植土壤条件的适宜性。所以,在整地期间,应当保证有机肥的有效运用(一般来说,翻耕所需的高效复合肥和有机肥分别为230kg、1.1×10'kg/hm²),在确定化肥实际用量时,需要考虑种植地的实际环境和水文条件。同时,应当保证水稻具有合适的间距,应当重视田块落差和平整情况。此外,应当保证田中杂物的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到水稻种植。

(二)水稻播种育秧技术

在育秧环节应当结合水稻品种和种子的具体情况,做好合理密植,组装集成符合良种良法要求的现代适用技术,为各地和各类水稻提供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当结合水稻品种和田块质量等,做好对播种量和秧田面积的精确计算,保证秧苗的足量、健壮。尽可能地实施旱育秧法,种子消毒应当在播种前。在移栽期间应当保证移栽质量。移栽前做好对送嫁肥和送嫁药的施浇,带土移栽应当保证带肥带药,此外还应当合理密植。

在播种期间应当以0.067hm²亩为单位控制播种量,保证每0.067hm²亩的杂交稻播种量为11-13kg,每0.067hm²大田按照1kg配种;保证每0.067hm²亩的常规优质稻播种量为20-30kg,每0.067hm²大田按照3kg配种。在移栽期间应当保证早栽浅栽,选择健壮带蘖的秧苗栽插,保证每0.067hm²亩插植的杂交稻大于1.2×104丛,每株心苗为2-4条;每0.067hm²亩插植的常规优质稻大于1.4×104丛,每株心苗为4-5条[3]

此外,在确定播差期时应当考虑各类综合因素,例如气候条件以及品种生育期等。早稻的播种适宜在“雨水”至“惊蛰”期间,并在育秧时应用尼龙薄膜和塑料软盘,移植应当在四月上旬。晚稻的播种应当在大暑前后,插秧应当在八月上旬至中旬完成。

在匀播种完成后,通过对水稻种子的轻轻按压,可以避免水稻种子渗出土壤中,然后在种子上覆盖腐殖土或碳灰,保证覆盖厚度在2cm以下,保证种子萌发具有足够的空气和水分。然后应当做好除草封闭,更好的预测预报病虫,以病虫发生规律为依据,在统一的时间施加相应的除虫防病药剂。

(三)田间管理

1.施肥管理。在栽培绿色高产水稻时,应当保证前攻、中稳和候补,在水肥施肥期间,想要保证施肥的合理性,就应当考虑水稻的具体需求和品种。一般来说,绿色高产水稻涉及到了如下施肥步骤:(1)施基肥;应当有机地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费,按照合理的比例使用氮磷钾肥;(2)施羹肥:按照大田翻耕亩,施加500kg农家肥或100kg有机复合肥,30kg复合肥,应当保证早追羹肥;(3)施穗肥:在抛殃完成后的6-8d,每亩施加7.5kg的尿素、2.5kg的氯化钾以及40kg的丁苄,在拌匀后才能够使用追肥除草剂和穗肥。此外,早稻主要以复合肥为肥料,可以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晚稻应当以氮、磷、钾肥为主,结合水稻具体的生长需求,做好对有机肥的适当施加[4]

2.杂草处理。在生长中期应当做好对水稻的除草管理,保证杂草不会在其生长期间争夺营养成分。除草应当以稗草的防治为重点,通常来说,封闭处理应当在插秧前后实施,抛秧田道的封闭除草一般在抛秧3-7d后进行。此外,化学药品和人工这两类除草方式是最为常见的,在化学除草药剂应用期间,应当综合考虑空气温度和施药水层等因素。在锄具除草期间,应当避免尊尚秧苗。

3.灌溉管理。在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应当保证寸水层在秧苗返青期为5-7d,灌水应当在干后实施;保证水层在分蘖期为3-5cm;干湿灌溉应当在分集期后实施,也就是自然晒干田间水分直到露白消失,然后在实施灌水湿透,如此可以保证土壤具有更强的通透性,对禾苗新根起到促发的作用,还可以获取到籽粒更加饱满、结实的水稻。

4.病虫害防治。在栽培绿色水稻期间,经常会遇到病虫害,这会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想要解决该问题就应当重视预防工作。首先应当观察病虫害,在实际防治病虫害期间,应当以生物防治为重点,辅助采用药物防治法,选择高效、低毒性的农药,并且应当做好对农药使用量的严格控制,避免影响田间环境。此外,还应当防治好飞虱等虫害,天敌治理只用于预测难度较大的虫害中,如此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病虫害影响水稻生长。

(四)适时收获

如果变黄成熟的籽粒有90%,1/3的穗轴变黄,想要获取到优质高产的水稻,就应当结合水稻品种特性,做好及时收割工作;如果还有未成熟的水稻,过早收割会导致立粒重不足,进而出现减产问题;过晚收割会遇到霜冻问题,进而导致掉穗率的增加,出米率的降低,并影响到稻米品质[5]

结束语:

在种植水稻之前,应当做好对水稻品种的正确选择,然后结合相应的施肥原则,对不同土壤中种植的水稻实施科学施肥,保持水稻水土的科学性,具有充足的水分,并且应当加强防治病虫害,通过抗灾来实现丰收的目标,将防灾减灾工作落实到全年。此外,还应当加强监测预警自然灾害,坚持结合防灾、抗灾等手段,做好对相关技术方案的完善,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引导广大农技人员为农民的救灾减灾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保证水稻的增产丰收。

参考文献:

[1] 党英喆, 董希磊, 李刚.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J]. 农家致富顾问, 2020(2):1.

[2] 王永普. 浅谈优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绿色病虫害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2):3.

[3] 孟忠雷, 徐军, 金玉芳,等. 2019年平湖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 2019(24):1.

[4] 陈佳, 黄锦敏. 优质水稻品种"武育粳39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机插绿色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 2021(5):2.

[5] 冯博, 刘丹. 水稻耐低氮胁迫相关QTL定位和耐低氮特性数量性状分析--评《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技术》[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10):1.


作者简介:瞿家旺(1980年11月--)男,彝族,贵州六盘水人,大学本科,独山县麻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