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在揭阳市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中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在揭阳市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中运用分析

陈填盛

揭阳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522000

摘要: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一直是保障群众不受到地质灾害迫害的重要工作,该项工作监测的有效性会决定地质灾害预警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揭阳市地质灾害特点,进一步分析了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在揭阳市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中的运用。

关键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揭阳市


引言:地质灾害通常具有着影响因素复杂、可预见性颇差等特点,因而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一向是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以揭阳市地质灾害监测为例,主要探析了监测预警系统在其中的运用。

1.揭阳市地质灾害特点

揭阳市地区的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受到地质条件、气候以及水文的影响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发生,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灾害和崩塌灾害,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到,区域内共设置了五个地质灾害的监测点,其灾害的规模有小型与中型两种,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主要为农村居民。对其地质灾害开展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隐患点变形特征以及影响灾害的因素,从而提升预警水平,为此,还结合了先进技术构建了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2.1系统结构分析

2.1.1数据采集层

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层主要是负责获取各数据的模块,包括基础地理的空间数据、灾害点的空间数据、专业属性数据、专题空间数据以及其他数据等。不同的数据在采集层还有着不同处理,像是属性数据会在采集后纳入到专用属性数据库当中,而各项空间数据会经过特殊处理后进行保密,最终运用一些入库工具存入到空间数据库,其他的调查数据则主要归纳到初建数据库中。这些数据还会通过工具被导入到地灾数据分中心模块[1]

2.1.2地灾数据分中心

地灾数据分中心模块主要是基于硬件存储环境建设以及相应的网络构建,再结合关系数据库并运用GIS技术,针对地质灾害的业务以及信息平台服务需求,最终构成的一个服务平台,可进行数据的储存、管理以及应用,许多业务的数据资源都会在地灾数据分中心集中、集成处理,开展数据分析并实现数据共享,还能促进数据与业务应用之间合理组合。

2.1.3信息系统

在地灾数据分中心的建成之上,进一步构建信息系统,该系统模块主要是对普适型地质灾害的业务决策以及防治管理提供基础服务,是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模块。在业务的应用方面,可以针对地质灾害进行稳定性评价、专业化监测以及做好预警的指挥工作,业务应用的一切软件和工具都应当具备。

2.1.4发布系统

地质灾害的相关业务支撑部门应当对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提供防治工作业务流程资料,以便于完成发布系统的建设,一般要根据各类信息来建立起发布工具,比如说其预报信息。发布系统会对地质灾害的实际信息加以公布,面向全体公众,同时也要面向政务系统进行相应信息的交互性发布。

2.2系统功能分析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功能,其面向地质灾害情况数据进行采集,基于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地区规划以及治理等方面,切实保证数据调查采集的质量,运用网络手段,提升采集的及时性并加强数据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数据进行上传;二是有效开展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主要是运用其数据的业务子系统来进行评估,随后要对气象进行预警,并做好决策应急;三是数据分中心的研究分析功能,基于硬件以及省市地质环境的总站网络,进一步研发地质灾害数据库、管理分析模块,加强对普适型灾害点的准确分析;四是地质灾害防治“一张图”功能,指的是基于三维环境,对监测预警、地质灾害分析、防灾预案确定、群测群防、属性与空间信息以及居民点信息等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为地质灾害防治业务的推进提供工作、管理以及信息展示等平台。

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实际运用

3.1数据管理的运用

主要是针对揭阳市的普适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据加以管理,除了基本的数据分析外,还需发挥出查询统计、数据监测以及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对于隐患点数据信息可通过系统的操作完成编辑修改、删除以及添加。其普适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据信息包括隐患具体位置、灾害规模、灾害类型、发生灾害的地点、规模以及时间点,针对这些信息妥善管理。同时还要对专业监测设备、应急避难点以及应急转移路线进行信息删除或增加。此外,还要对各项监测基础数据进行管理,获取监测数据主要是通过各部署按照的监测站来提供,包括地表裂缝倾角监测站、地表位移监测站以及降雨量监测站等,这些监测站都设有专业监测设备,对相应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获取,最后可以自主调整选择时间段,将数据获取并整理后的统计图显示处理,通过统计图可以对各项地质灾害监测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解。

3.2分析预警的运用

基于专业的监测设备数据以及构建的预警模型,进一步开展分析运算,将实时生成相应的预警区域分级图、灾害预警模型。对于系统的预警等级总共可划分为四级,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以及Ⅳ级,其分别表示为警报级、警戒级、警示级以及注意级,所对应的颜色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以及蓝色,不同预警等级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以当地的滑坡地质灾害为例,其中注意级的预警表示监测点处于初始变形阶段,已经存在了变形迹象,也有着滑坡灾害发生的可能,但在一年以内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并不大;警示级的预警表示监测点处于匀速变形阶段,已经存在了明显变形特征,发生灾害的概率要更大,可能会在一年,甚至数月内发生滑坡灾害;警戒级的预警表示监测点处于初加速变形阶段,显现出短期内临滑前征兆,其可能会在几周,甚至几天内发生滑坡灾害;警报级的预警表示监测点处于临界变形阶段,短期内临滑前特征会更加显著,可能会在几天或几个小时内发生滑坡灾害,不同预警等级达到时就会发出对应的预警信号。在分析预警来完善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层次分析模型,对各种导致地质灾害的因素加以分析,确定其发生的权重指数,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确定最终的预警模式。区域分级图的生成则是基于地质灾害点的稳定性、规模以及威胁程度获得指标权重,最后获得范围图

[2]

3.3预警信息的发布

一方面是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基于监测预警来进行区域内地质灾害信息发布,相应的发布平台可以通过网络、自动短信、微信以及广播等手段,对相关群测群防负责人、防灾责任人、管理员以及区域内群众发送预警信息。另一方面是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预警信息发送给相应负责人、管理员、专管员以及群众,防治灾害的技术支撑单位需要将信息录入到监测预警的平台当中,还要及时对信息更新。在信息发布后要做出相应,做好现场监测、落实群众避难准备,若一级预警需要采取紧急避难措施。

结论:综上所述,揭阳市采用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来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为了提升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充分运用了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由本文分析可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在揭阳市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中的主要运用形式包括数据管理、预警模型构建、预警等级的合理设置以及预警信息发布。

参考文献:

[1]李长山.中山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9,29(08):159-160.

[2]张军,李进财,马维峰,罗欣,高锡林.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9(04):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