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一些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关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一些探索

刘帅

资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仍有软弱涣散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走出“三化”问题,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攻克的重点。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也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承担着党的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任务,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是确保党建工作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开展的如何。组织力提升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因此,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就成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

一、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意义

所谓组织力,是组织在设计和运行以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合力。对基层党组织而言,组织力就是引领协调、整合力量的能力,是基层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对党执政兴国具有重要影响。早在1906年12月,列宁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首次提出党的组织力的概念,并在《论持久战》中把政治组织力的强弱作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予以深刻论述。194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专门以《组织起来》为题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使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识树起来、把责任扛起来,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极端重要性。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存在的问题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是衡量一个政党先进性和生机活力的重要指标。绝大多数党的基层组织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的决定、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以及同各种违法违纪活动作斗争的过程中作了积极贡献,体现了党的基层组织极强的组织力。但是,也有个别基层党组织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引领发动党员群众的能力不强,软弱涣散现象严重,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三化”问题突出。

具体而言,党的基层组织组织力“三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建设抓得不严不实,党支部活动开展质量不高,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格,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程度虚化、弱化、边缘化现象。二是,党内活动程序不够规范,干部管理监督不够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存在差距,对一些违纪违规问题不敢动真碰硬,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不够充分。三是,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工作不够有力,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还停留在传统的开大会、发文件和说教式、灌输式的动员方式上,工作感染力、号召力不够,群众接受性不强。四是,党的基层组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新“四风”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党的基层组织组织力出现的“三化”问题,严重影响着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影响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对策探索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盯基层党组织建设,树牢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工作导向,在创新载体、健全完善机制等方面发力,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三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质量。

笔者紧密联系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聚焦“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等关键问题,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探索形成“4543”机制,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三化”问题,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在顶层设计上,探索“四化”标准擘画顶层设计“全景图”。坚持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贯穿到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按照“抓政治站位、提升引领力,抓固本强基、提升组织力,抓锻造作风、提升执行力,抓服务中心、提升凝聚力,抓自身建设、提升向心力”的工作思路,结合支部具体工作,明确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保障等标准,细化党支部组织设置、换届选举、“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费收缴使用等工作规范,制定操作手册,指导党支部进一步明确支部干什么、何时干、由谁干、怎么干等问题,为各支部靶向式建设、条目式推进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责任压实上,探索“五抓”机制督促种好支部建设“责任田”。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明确党组(党委)、党支部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建立抓指导、抓培训、抓督查、抓示范、抓考核的“五抓”工作机制,每月印发支部工作清单,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党建工作重点任务顺利推进,每年年底对全市行业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述职评议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在考核问效上,探索“四互”模式抓实考核验收“硬杠杠”。制定《高质量党建考评办法(试行)》,探索建立“互查、互评、互学、互促”模式,通过“一对一”蹲点指导、座谈交流、观摩学习、集中汇报、分析研判等形式,对支部工作进行全面“会诊把脉”,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验收台账参考表》,将党支部各项标准的定性要求需要的材料支撑进行梳理,为各党支部达标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参照标尺。

在队伍建设上,探索“三种”途径激发党建队伍“新活力”。坚持从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业务素质、关心关爱干部3个重点方面入手,提升党员队伍活力。强化理论武装,构建专家辅导学、实地参观学、调查研究学、现场交流学、集体研讨学“五位一体”学习模式,梳理基层党组织工作“小清单”,开设“小课堂”感悟大道理,开展“小合唱”展现新风貌,为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开拓新的培养载体、搭建优质实践平台。保障活动经费,向支部划拨党费使用额度,支持支部党建活动开展,实现党员学习有阵地、开展活动有保障、相互交流有平台、党性锻炼有载体

结语:

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三个转变,切实提升支部组织力。通过将支部两化建设与抓大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做好“人”的工作,队伍的思想、作风、素能、状态持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进一步体现,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参考文献

  1. 王琳.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路径探究[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4):24-27. 

  2. 徐丙祥. 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思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4):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