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泽县人工智能在城管执法中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浅析会泽县人工智能在城管执法中的有效运用

李显林 1 晏美香 2

1. 会泽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云南曲靖 654200 2. 会泽县自然资源局 云南曲靖 6542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越来越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管理领域,促进了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与处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会泽县正积极探索将高新技术与城管的融入,以促进智能城管的建立。文章总结了高新技术在全县城管执法中运用的成效,并指出了推广高新技术在城管执法中运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字:城市人工智能;城管综合执法;公共监管

2017年以来,会泽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服务领域的现代化工作。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基本服务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性管理水平"。认为:"我县正致力于促进高质量经济蓬勃发展,新型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强力推动全县现代化管理水平,高效改善县政府服务"。刚刚结束的十三届县委、政府工作报告又更进一步明确提出"推广‘智能+’"。县政府将牢牢抓住我县新型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会,积极探索我县新型人工智能在城管领域的高效运用,为居民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

一、人工智能,在城管执法中所使用的技术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在城管综合执法中的有效运用,使城管部门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城市各个角度的发展动向,从而有效避免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合理地分配了城管综合执法资源,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监管效能。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将智能城管和传统城管执法模型加以比较分析,并研究总结了人工智能在传统城管执法中所使用的有效性。

解决了传统城管无法进行即时监督的问题。由于传统城管执法重点是对群众非法犯规的行为进行事后发现,而无法进行事前预防制止。所以这样的执法模式效率低下、准确性较差,也不能进行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即时监督,而城市中的人乱摆设摊位、侵占路面、交通拥堵、私搭滥建等问题,都严重地损害了县容县貌。而传统的城管执法方式一般都采取流动执法模式,摆摊设点的小贩们和城管执法玩的都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当小贩们听说城管执法来了,就匆匆地收拾摊位,躲进了大街周边的小区。针对常规城管无法完成的即时监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也可轻松地实现,如曲靖市城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利用视频图像对城市管理范围内实施了即时监督,能自动识别商贩占道经营、机动车随意摆放、非法施工等情况,同时城管执法机关还利用人工智能的传输系统找到了违法违规的地方,并适时组织执法到达现场,以此完成对城市管理的即时监督。

二、推进人工智能在城管综合执法中运用的措施

怎么样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公众监督,还要求县政府在实践中针对所出现的问题,继续加以摸索,加入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水平,使得公众监督更加规范,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当前,我县的城管仍然采取劝导式、高压型、运动式、固守型等传统执法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化发展的新需求。因此总结了最近5年的城管执法成功经验后,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运用到了城管执法中。

()县政府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城市管理的合理谋划。把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运用到城管执法,就是要求县政府进行合理的城市管理谋划,并自下而上、从点到面地推动智能城管建设。也就是说,县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基础工作,并整合有关政府部门的大数据资源,以破除政府部门的大数据管理壁垒。包括与城市交通智慧体系、城建系统、电子警察体系、环境监察体系等实现深度融合,以充分发挥已有数据管理资源的最大效能。县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把目前已建成的城市交通等监测体系和大型商场、居民区治安监测体系融合,使各独立的信息系统所收集的监测数据形成价值,达到城市综合管理的源头处理。

()引进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城管实施。由于智能城管工程建设,包括项目计划阶段、设施安装阶段、设备运营阶段,都必须有充足资本的支撑,对会泽县城而言,仅靠政府公共财政还远远不够。对于智能城管的建立,可引进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由政府部门统一编制建立智能城管计划并投入一部分,将剩余资金通过社会进行融通,以缓解智能城管工程资金的不足问题。为实现政府部门与社会资金在智能城管工程建设上的协同共赢,政府部门要强化合同理念,根据协议条款有效履约,共同承担政策、法规等风险,维护社会资金的权益,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的工程建设,并加强智能城管工程建设力量,积极推动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城管执法。

三、人工智能在城管执法中应用的效果

人工智能在城管执法中的应用,使得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可以及时了解城市各个角落的动态,及时规避城市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地配置城管执法资源,提高城市管理的监管效率,克服了传统城管难以做到实时监管的弊端。传统城管执法主要是对市民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事后查处,难以做到事前预防约束。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面积扩大的出现加剧了城市管理的复杂度,城管部门承担的责任也在随之增加,但是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与时代的要求不相匹配。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存在着“突击整治”“突击创建”依赖症,存在监管时紧时松,效果时好时坏的情况。由于城管执法人员只具有行政处罚权,这就导致城管执法人员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只能采取禁、罚、赶、围、追等方式,难以根除此类事件的发生。传统城管执法模式由于缺少远程监管设备,没有形成城市监管的系统化、规模化,缺少城市管理自动鉴别、识别公共危机的能力。人工智能应用于城管执法,可以使城管部门通过镜头监管全局,比人力巡查或车辆巡查省时省力,针对流动摊贩,智能城管系统可以及时记录,派临近违法违规现场的执法人员到达现场,从而提高城管执法的工作效率。智能城管将公共区域囊括在监管平台之内,自动识别公共危机,提高城市监管效率。

结语:城管综合执法在保障县容环境、缓解社会纠纷、推动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建成文明都市的重要守护者。智能城管是一种智能的、惠民的应用平台,给居民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服务,便于居民直接参与管理和掌握都市管理信息,从而缩短了居民和城管综合执法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推动管理不断创新。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城管执法中,为城管增添了生命力,城管执法机构利用人工智能监测城市建设中的任意摆摊设点、私搭乱盖等严重危害城市建设公共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准确掌握了其所管理范围的城市建设动向,从而采取了相应的管理举措,以减少了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危机。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城管综合执法已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马春莉,乔真,崔迪,等.数字城管迈向智慧城管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8).56-59.

[2] 韩志明,潘辰子.当代中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及其反思[J].秘书.2020,(4).22-30.

[3] 陈斌.智慧城市新型应用技术的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0,(8):36-37,77.

[4] 杜浩钧.研发原创技术,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智慧城市设计[J].中国高新科技,2020,(7):10-12.

[5] 杨庭军.城管执法问题及对策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7,(13):109.